【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转化
及产物分离工艺,主要涉及一株能将甘草酸单一、定向的转化为甘草次苷(GAMG)的东乡野生稻内生真菌及GAMG分离纯化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甘草酸(GL)是甘草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是甘草中含量最高的三萜类化合物,结构如图1所示,是由五环三萜皂苷通过糖苷键连接两个葡萄糖醛酸构成的。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甘草酸具有抗炎症、抗病毒、抗过敏、抗肿瘤等药理作用,还是一种高甜度、低热量的新型甜味剂,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甘草酸经β-葡萄糖醛酸苷酶水解去除其末端的一个葡萄糖醛酸基就生成GAMG(如图1),是甘草酸的一个重要的衍生物。甘草次苷又叫单葡萄糖醛酸基甘草次酸(GAMG),其应用价值远大于甘草酸。首先,在食品中应用方面,GAMC的甜度约为蔗糖甜度的941倍,是甘草酸甜度的5倍多,GAMG不仅有较强的持续性甜味,是一种高甜度、低热量的新型甜味剂,而且可有效减少因高热量甜味剂的摄入引发的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症、龋齿等疾病;其次,在药物方面的应用,GA ...
【技术保护点】
一株转化甘草酸为GAMG的内生真菌菌株,其特征在于:命名为DX‑SES3,分类为小球壳孢属菌Microsphaeropsi sarundinis,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时间为2014年5月3日,保藏号为CCTCC M 201417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转化甘草酸为GAMG的内生真菌菌株,其特征在于:命名为DX-SES3,分类为小球壳孢属菌Microsphaeropsi sarundinis,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时间为2014年5月3日,保藏号为CCTCC M 2014177。
2.一种内生真菌生物转化甘草酸为GAMG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内生真菌的活化及种子液的制备;
2)GAMG生物转化:将步骤1)的种子液按质量分数20-40%的接种量加入到转化培养基中,进行GAMG的生物转化;
3)GAMG的分离制备:生物转化后的GAMG富聚于内生真菌菌球的表面,布氏漏斗抽滤或六层纱布过滤,收集菌体,用体积比为20%~100%的乙醇溶液冲洗菌体3-5次,收集乙醇溶液,后减压浓缩,再喷雾干燥,获得纯度较大的GAMG成品,并用HPLC、LC-MS进行检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生真菌生物转化甘草酸为GAMG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生真菌DX-SES3(Microsphaeropsis arundinis)在PDA培养基中,28±1℃培养7 d,菌落的直径为28~30 mm质地绒状,中部凸起,同心轮纹状,菌落灰色,边缘色浅,无渗出液;菌落反面中央为黑褐色,其外围为棕褐色,再外围为淡黄色,培养时间菌落颜色变深为深灰色至褐色,但菌落不不变大;在CA培养基中,28±1℃培养6 d菌落直径为37~39 mm,菌落起初白色后逐渐变成灰白色且,中央凸起且现絮状,同心轮纹状,边缘整齐,背面白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菌丝有隔,可见蛹虫状的孢子囊结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生真菌生物转化甘草酸为GAMG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生真菌DX-SES3(Microsphaeropsis arundinis)菌株基因登录号为KC871028。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生真菌生物转化甘草酸为GAMG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种子液培养制备为:将内生真菌DX-SES3(Microsphaeropsis arundini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斌,高波良,朱笃,李平,颜日明,汪涯,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