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体空间运动分布研究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11711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4: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粉体空间运动分布研究试验装置,环模的外壁中部设置有传动齿,传动齿的两侧设置有定位槽,环模的两端分别固连有透明后盖和锥形前盖,支撑底板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撑架,两个支撑架上分别通过轴承和支撑轴支撑轮,环模通过两个支撑架上的支撑轮支撑,支撑轮的位置与环模的定位槽配合,电机设置在支撑底板上,电机输出轴上的带轮位于环模的下方,与环模的传动齿位置对应,环模与带轮通过同步带齿形配合,CCD检测单元通过CCD支架固连在支撑底板上,且位于透明后盖一侧的轴心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环模摆脱了传统的悬臂梁结构,简化了实验样机的结构;利用CCD采集粉体的空间分布图像,为后面的处理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饲料机械及生物质能源
,特别是一种粉体空间运动分布研究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环模制粒技术是目前饲料机械、生物质能源机械以及制药机械不可或缺的一种关键技术,具有的优势有:生产效率高,成型率高等。国内外有关环模制粒技术的研究很多,涉及生产率的研究、能耗的研究、成型颗粒质量的研究等,但目前对于粉料落入制粒室(环模)中的空间分布情况没有相关设备进行检测,很多时候只能依靠经验,不能建立系统的理论基础,对于环模制粒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查阅国内外文献,未见有粉体空间运动分布研究试验装置方面的文献资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粉体落入旋转环模中的空间分布试验,为建立基础数据库及环模制粒工艺的优化设计提供直接依据的粉体空间运动分布研究试验装置。 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粉体空间运动分布研究试验装置,包括CCD检测模块、环模模块、传动模块和支撑模块,其中,CCD检测模块包括CCD检测单元和CCD支架,环模模块包括透明后盖,环模和锥形前盖,支撑模块包括支撑轮、支撑轴、支撑架、支撑底板和轴承端盖,传动模块包括同步带、电机和带轮;环模的外壁中部设置有传动齿,传动齿的两侧设置有定位槽,环模的两端分别固连有透明后盖和锥形前盖,锥形前盖为锥形环状结构,锥形前盖大口径一端的内径与环模的内径配合并与环模固连,支撑底板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撑架,两个支撑架上分别通过轴承连接有支撑轴,轴承的两端通过轴承端盖定位,每个支撑轴上分别设置两个支撑轮,环模通过两个支撑架上的支撑轮支撑,支撑轮的位置与环模的定位槽配合,电机设置在支撑底板上,且电机的输出轴上固连有带轮,带轮位于环模的下方,且与环模的传动齿位置对应,环模与带轮通过同步带齿形配合,CCD检测单元通过CCD支架固连在支撑底板上,且位于透明后盖一侧的轴心位置。 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 (1)本专利技术的环模采用了全新的安装方式,摆脱了传统的悬臂梁结构,大大简化了实验样机的结构,缩减了实验的成本。 (2)本专利技术设计了利用CCD芯片拍摄粉体的空间分布的方法,能用图像记录下整个实验过程,为后面的处理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粉体空间运动分布研究试验装置环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粉体空间运动分布研究试验装置锥形前盖方向的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粉体空间运动分布研究试验装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专利技术一种粉体空间运动分布研究试验装置,包括CCD检测模块、环模模块、传动模块和支撑模块,其中,CCD检测模块包括CCD检测单元1和CCD支架2,环模模块包括透明后盖3,环模4和锥形前盖5,支撑模块包括支撑轮6、支撑轴7、支撑架8、支撑底板9和轴承端盖10,传动模块包括同步带11、电机12和带轮13;环模4的外壁中部设置有传动齿,传动齿的两侧设置有定位槽,环模4的两端分别固连有透明后盖3和锥形前盖5,锥形前盖5为锥形环状结构,锥形前盖5大口径一端的内径与环模4的内径配合并与环模4固连,支撑底板9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撑架8,两个支撑架8上分别通过轴承连接有支撑轴7,轴承的两端通过轴承端盖10定位,每个支撑轴7上分别设置两个支撑轮6,环模4通过两个支撑架8上的支撑轮6支撑,支撑轮6的位置与环模4的定位槽配合,电机12设置在支撑底板9上,且电机12的输出轴上固连有带轮13,带轮13位于环模4的下方,且与环模4的传动齿位置对应,环模4与带轮13通过同步带11齿形配合,CCD检测单元1通过CCD支架2固连在支撑底板9上,且位于透明后盖3一侧的轴心位置。 透明后盖3和锥形前盖5通过螺栓与环模4固连。 透明后盖3为环形塑料板,中间开有孔,CCD检测单元可穿过孔。 实施例: 一种粉体空间运动分布研究试验装置,包括CCD检测模块、环模模块、传动模块和支撑模块,其中,CCD检测模块包括CCD检测单元1和CCD支架2,环模模块包括透明后盖3,环模4和锥形前盖5,支撑模块包括支撑轮6、支撑轴7、支撑架8、支撑底板9和轴承端盖10,传动模块包括同步带11、电机12和带轮13;环模4的外壁中部设置有传动齿,传动齿的两侧设置有定位槽,环模4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连有透明后盖3和锥形前盖5,透明后盖3为环形塑料板,中间开有孔,CCD检测单元可穿过孔,锥形前盖5为锥形环状结构,锥形前盖5大口径一端的内径与环模4的内径配合并与环模4固连,支撑底板9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撑架8,两个支撑架8上分别通过轴承连接有支撑轴7,轴承的两端通过轴承端盖10定位,每个支撑轴7上分别设置两个支撑轮6,环模4通过两个支撑架8上的支撑轮6支撑,支撑轮6的位置与环模4的定位槽配合,电机12设置在支撑底板9上,且电机12的输出轴上固连有带轮13,带轮13位于环模4的下方,且与环模4的传动齿位置对应,环模4与带轮13通过同步带11齿形配合,CCD检测单元1通过CCD支架2固连在支撑底板9上,且位于透明后盖3一侧的轴心位置。 本专利技术的粉体空间分布的测试过程为: 根据需要配置不同的环模4、带轮13和锥形前盖5,测试时打开电源,让电机12工作,从而带动固定在电机轴上的带轮13转动;同步带11起到传动作用,带动环模4以一定的角速度转动;当环模4以一定角速度稳定转动之后,将粉料通过喂料器(图中未画出,可以市购)从锥形前盖5的开口处送到环模4内,同时通过CCD检测单元1拍摄瞬时的图像信息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粉体空间运动分布研究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CCD检测模块、环模模块、传动模块和支撑模块,其中,CCD检测模块包括CCD检测单元(1)和CCD支架(2),环模模块包括透明后盖(3),环模(4)和锥形前盖(5),支撑模块包括支撑轮(6)、支撑轴(7)、支撑架(8)、支撑底板(9)和轴承端盖(10),传动模块包括同步带(11)、电机(12)和带轮(13);环模(4)的外壁中部设置有传动齿,传动齿的两侧设置有定位槽,环模(4)的两端分别固连有透明后盖(3)和锥形前盖(5),锥形前盖(5)为锥形环状结构,锥形前盖(5)大口径一端的内径与环模(4)的内径配合并与环模(4)固连,支撑底板(9)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撑架(8),两个支撑架(8)上分别通过轴承连接有支撑轴(7),轴承的两端通过轴承端盖(10)定位,每个支撑轴(7)上分别设置两个支撑轮(6),环模(4)通过两个支撑架(8)上的支撑轮(6)支撑,支撑轮(6)的位置与环模(4)的定位槽配合,电机(12)设置在支撑底板(9)上,且电机(12)的输出轴上固连有带轮(13),带轮(13)位于环模(4)的下方,且与环模(4)的传动齿位置对应,环模(4)与带轮(13)通过同步带(11)齿形配合,CCD检测单元(1)通过CCD支架(2)固连在支撑底板(9)上,且位于透明后盖(3)一侧的轴心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体空间运动分布研究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CCD检测模块、环模
模块、传动模块和支撑模块,其中,CCD检测模块包括CCD检测单元(1)和CCD支
架(2),环模模块包括透明后盖(3),环模(4)和锥形前盖(5),支撑模块包括支撑
轮(6)、支撑轴(7)、支撑架(8)、支撑底板(9)和轴承端盖(10),传动模块包括同
步带(11)、电机(12)和带轮(13);环模(4)的外壁中部设置有传动齿,传动齿的
两侧设置有定位槽,环模(4)的两端分别固连有透明后盖(3)和锥形前盖(5),锥形
前盖(5)为锥形环状结构,锥形前盖(5)大口径一端的内径与环模(4)的内径配合
并与环模(4)固连,支撑底板(9)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撑架(8),两个支撑架(8)
上分别通过轴承连接有支撑轴(7),轴承的两端通过轴承端盖(10)定位,每个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凯孙宇王禹丁武学彭斌彬王栓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