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05469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8 0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根据包括表、格线的图像或图像的颜色,使LED头形成潜像的定时最优化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第一曝光单元包括配置为直线状的规定数量的发光元件,根据难以识别直线状态的变化的第一颜色所对应的图像信号,使各发光元件的发光量变化。第一图像承载体保持来自第一曝光单元的各发光元件的光的发光量所对应的图像。第二曝光单元包括配置为直线状的规定数量的发光元件,根据易于识别直线状态的变化的第二颜色所对应的图像信号,使各发光元件的发光量变化。第二图像承载体保持来自第二曝光单元的各发光元件的光的发光量所对应的图像。曝光信号生成单元解除来自于第二曝光单元的光发光时降低各发光元件的直线状态的变化的影响的曝光时校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根据包括表、格线的图像或图像的颜色,使LED头形成潜像的定时最优化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第一曝光单元包括配置为直线状的规定数量的发光元件,根据难以识别直线状态的变化的第一颜色所对应的图像信号,使各发光元件的发光量变化。第一图像承载体保持来自第一曝光单元的各发光元件的光的发光量所对应的图像。第二曝光单元包括配置为直线状的规定数量的发光元件,根据易于识别直线状态的变化的第二颜色所对应的图像信号,使各发光元件的发光量变化。第二图像承载体保持来自第二曝光单元的各发光元件的光的发光量所对应的图像。曝光信号生成单元解除来自于第二曝光单元的光发光时降低各发光元件的直线状态的变化的影响的曝光时校正。【专利说明】图像形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介绍
在薄片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一般采用通过显影化材料(显影剂)使对感光体照射图像光所形成的潜像可视化的方法。有将LED (Liquid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头用作对感光体照射图像光的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在使用LED头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将对应于分辨率的规定数量的LED元件配置为直线状,形成沿主扫描方向延伸的直线状的图像。在与主扫描方向正交的副扫描方向上,以对应于分辨率而确定的间隔,依次形成沿主扫描方向延伸的直线状的图像。即、形成通过主扫描方向的像素数(LED元件的元件数)和副扫描方向的图像的数量而确定的输出图像。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5-342933号公报但是,LED元件的位置在副扫描方向上各自不同。因此,使用LED头形成的直线状的图像在任意的像素(LED元件)的位置上,相对于其它像素(LED元件)呈阶梯状的偏离(成为非直线状)。此外,用于形成彩色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C (青色)、M (品红色)、Y (黄色)以及K (黑色)四种颜色的LED头。因此,每种颜色都会产生偏离。为了校正这样的非直线状的阶梯状的偏离、每种颜色的偏离,需要准备昂贵的驱动电路,从而成本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根据包含表、格线的图像或图像的颜色,使LED头形成潜像的定时最优化的图像形成装置。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第一曝光单元,包括配置为直线状的规定数量的发光元件,根据与难以识别直线状态的变化的第一颜色所对应的图像信号,使各个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量变化;第一图像承载体,保持与来自于所述第一曝光单元的各个所述发光元件的光的所述发光量对应的图像;第二曝光单元,包括配置为直线状的规定数量的发光元件,根据与易于识别直线状态的变化的第二颜色所对应的图像信号,使各个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量变化;第二图像承载体,保持与来自于所述第二曝光单元的各个所述发光元件的光的所述发光量对应的图像;以及曝光信号生成单元,解除用于在来自于所述第二曝光单元的所述光的所述发光时降低各个所述发光元件的直线状态的变化的影响的曝光时校正。【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示出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例子。图2示出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部的一个例子。图3示出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例子(控制块)。图4的(a)和(b)示出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第一校正(歪斜量)的一个例子。图5的(a)至(d)示出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第二校正(倾斜量)的一个例子。图6示出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倾斜量检测的一个例子。图7示出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的一个例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多功能外围设备,MFP(mult1-function peripherals),以下仅称为MFP)1至少具有图像形成部3、图像读取部5以及信号处理/动作控制部(电路基板部)7。此外,操作部(显示面板)9位于MFPl的规定位置上。图像形成部3在作为纸张、树脂薄片的薄片上形成与图像数据对应的可视图像。图像数据例如可以是图像读取部5生成的数据,也可以是来自于外部的数据。来自于外部的数据可以是半导体存储器等存储(可移动)介质供给的数据,也可以是网络上的供给源经由接口 71 (参照图3)供给的数据。图像读取部5取得读取对象物的字符、图像作为光的明暗,并生成明暗所对应的图像数据。图像读取部5至少包括原稿台(原稿玻璃)5a、照明装置、和图像传感器。图像传感器将原稿台5a所支承的原稿(读取对象)反射照明装置输出的照明光的反射光(图像信息)转换为图像信号。图像传感器例如是CO)传感器或CMOS (Comp 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信号处理/动作控制部7将图像读取部5生成的图像信号转换为适合于图像形成部3的图像形成的图像数据。如图3所示的一个例子,信号处理/动作控制部7为了输出图像(打印输出)而对来自于图像传感器的图像信号实施例如字符指定、轮廓校正、色调校正(颜色转换、RGB — CMY、浓度)、半色调(灰度)、Y特性(输入浓度值对输出浓度)等规定处理。图像信号以及图像数据由未图示的存储装置、例如可以从硬盘驱动器(HDD,Hard DiskDrive), MFP I中取出的半导体存储器等存储。图像形成部3具有:第一?第四的单色图像形成站(可视图像形成部)30a、30b、30c及30d、以及第一?第四的曝光装置32a、32b、32c及32d。各个图像形成站30a、30b、30c以及30d具有生成并保持与来自于曝光装置32a、32b、32c以及32d的曝光用光、S卩图像光所对应的潜像的感光鼓(图像承载体)31&、3113、31(3及31(1、显影装置以及转印装置(一次转印部)。图像形成部3还具有:中间转印带(可视图像保持(一次转印)部)33、薄片转印装置(二次转印部)34、定影装置35、第一?第四废色调剂收集机构36a、36b、36c及36d、中间转印带清洁器37以及废色调剂回收装置38等。在各个单色图像形成站(可视图像形成部)30a、30b、30c及30d,分别由第一?第四的曝光装置32a、32b、32c及32d对自身保持的电位对应于图像光的强度而变化的感光鼓的各个感光鼓31a、31b、31c及31d照射曝光用光、即图像光。图像形成部3还包括:自动双面单兀(ADU,Automatically Duplex Unit)40、至少一个的薄片盒41及附属于各薄片盒的供纸机构43、输送机构44以及对准机构45。此外,手动托盘46以及附属于手动托盘的供纸机构47位于对准机构45的前段。此外,薄片盒41可以多层重叠使用。第一?第四的曝光装置32a、32b、32c及32d分别包括LED头(LED元件列),并输出将来自于信号处理/动作控制部7的图像处理部73的图像数据转换为光的强弱后的图像光。第一?第四的曝光装置32a、32b、32c及32d输出的图像光分别在第一?第四的图像形成站30a、30b、30c及30d的感光鼓上形成潜像。即、各个图像形成站30a、30b、30c及30d的感光鼓31a、31b、31c及31d的电位根据来自于LED头的图像光的强度而变化,其电位差成为潜像(静电图像)。各个图像形成站30a、30b、30c及30d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第一曝光单元,包括配置为直线状的规定数量的发光元件,根据与难以识别直线状态的变化的第一颜色所对应的图像信号,使各个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量变化;第一图像承载体,保持与来自于所述第一曝光单元的各个所述发光元件的光的所述发光量对应的图像;第二曝光单元,包括配置为直线状的规定数量的发光元件,根据与易于识别直线状态的变化的第二颜色所对应的图像信号,使各个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量变化;第二图像承载体,保持与来自于所述第二曝光单元的各个所述发光元件的光的所述发光量对应的图像;以及曝光信号生成单元,解除用于在来自于所述第二曝光单元的所述光的所述发光时降低各个所述发光元件的直线状态的变化的影响的曝光时校正。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市川正树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