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06670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2 08:04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在主扫描方向具有多个发光元件及将这些发光元件聚光的多个透镜并通过向由带电装置使其带电的图像载体照射光而形成静电潜像的曝光装置,以及容纳具有色调剂的显影剂并根据显影特性被施加显影偏压以使向静电潜像提供的色调剂量恒定的显影装置,对带电装置施加的带电偏压被与显影偏压的变动联动地控制,根据通过带电偏压而带电的图像载体的表面电位,在将预先设定的光量设定为作为图像载体的基准的表面电位下的半衰曝光量的E0倍、将与变动的显影偏压以及表面电位联动地变动的光量设定为变动后的表面电位下的半衰曝光量的E1倍时,将曝光装置的光量控制在满足式1≤E0≤3.0、E0×0.8≤E1≤E0×1.2的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图像形成装置
本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利用电子照相法的图像形成装置,特别是利用多个发光元件排列在主扫描方向的扫描头进行在图像载体形成潜像的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利用电子照相法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作为将图像信息向感光体曝光的装置,以LED和OLED为代表的小型曝光元件引人注目。作为使用LED的曝光装置例如有具备将对应于图像的一点的多个微小LED在感光体的轴方向(主扫描方向)排列为直线状的LED阵列,以及由在感光体上将来自LED的光汇聚为光束并使其成像的多个透镜构成的自聚焦透镜阵列的曝光装置。在这样的曝光装置中,与激光光学系统等相比较,不仅发光点多得相差悬殊而且透镜的数目也很多。因此,由于各发光点的特性和自聚焦透镜的特性的偏差,各个光束分布(光强度分布)不同,在主扫描方向上产生光学特性的偏差。由于这样的光学特性的偏差,在打印半色调图像的情况下,沿着副扫描方向的纵条纹上的浓度不均匀。对此,在具备LED等的曝光装置侧一般进行所谓光束直径校正的校正处理,然而光束直径校正的校正处理由于存在如果条件变化则出现相反效果的情况,因此采用例如以下方法:通过预先在每个曝光头存储用于使各发光点的光束直径恒定的校正数据以及使各发光点的光量恒定的派生数据的两种数据,根据使用环境等的变化而对其进行运算而控制各发光点的光强度,从而进行稳定的点直径校正等。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360002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然而,上述方法中必须在曝光头内存储两种校正数据而存储量增大,并且曝光头的调整工序也耗费时间。此外,存在控制本身也变得复杂的缺点,并且难以准确地调制强度。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结构简单,即使因环境变化或随时间变化等而电子照相方法变动,也能够维持没有条纹不均匀的良好图像。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在主扫描方向具有多个发光元件及将这些发光元件聚光的多个透镜并通过向由带电装置使其带电的图像载体照射光而形成静电潜像的曝光装置,以及容纳具有色调剂的显影剂并根据显影特性被施加有显影偏压以使向所述静电潜像提供的色调剂量恒定的显影装置,对所述带电装置施加的带电偏压被与所述显影偏压的变动相联动地控制,根据通过所述带电偏压而带电的所述图像载体的表面电位,在将预先设定的所述光量设定为作为所述图像载体的基准的表面电位下的半衰曝光量的EO倍、将与变动的所述显影偏压以及所述表面电位联动地变动的所述光量设定为变动后的表面电位下的半衰曝光量的El倍时,将所述曝光装置的光量控制在满足下式的范围内。I ^ EO ^ 3.0EO X 0.8 ^ El ^ E0X1.2【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示例的概略结构图。图2是表示曝光头与感光体的关系的概略截面图。图3是点直径校正的概念图。图4是光量设定与感光体的特性、显影特性以及显影的点的关系的示意图。图5是感光体表面电位与光量的关系的示意图。图6是以半衰曝光量为基准光量的情况下的条纹不均匀的评价结果的示意图。图7是以半衰曝光量的三倍为基准光量的情况下的条纹不均匀的评价结果的示意图。图8是感光体表面电位与基准光量的关系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另外,在以下说明中,在使用相同的符号的情况下,该相同的符号是指具有同样的结构/功能。图像形成装置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结构的示意图。图像形成装置I具有形成黄色、品红色、青色以及黑色的色调剂图像的四组图像形成部2Y、2M、2C以及2K,按照图像形成部2Y、2M、2C以及2K的顺序沿着中间转印带9从上游向下游并列配置。另外,这些图像形成部2Y、2M、2C以及2K结构相同。图像形成部2Y、2M、2C以及2K具有各自在感光层使用有机半导体(opticalphoto-conductor)的感光鼓(图像载体)3Y、3M、3C以及3K。在感光鼓3Y、3M、3C以及3K的周围,沿着其箭头s方向的旋转方向具备带电装置4Y、4M、4C及4K、显影装置5Y、5M、5C及5K,以及感光鼓清洁器6Y、6M、6C及6K等。在这些图像形成部的下方具备具有与图像形成部2Y、2M、2C以及2K相对应的曝光头7Y、7M、7C以及7K的曝光装置8。曝光装置8从曝光头7Y、7M、7C以及7K向感光鼓3Y、3M、3C以及3K的外周面分别照射激光,形成静电潜像。在从感光鼓3Y、3M、3C以及3K上的带电装置4Y、4M、4C以及4K到显影装置5Y、5M、5C以及5K之间形成静电潜像。带电装置4Y、4M、4C以及4K例如是具有作为带电电极的钨丝和栅极的电晕式(^ZT 口卜口 >方式)带电装置等,在进行曝光装置8的曝光操作之前,预先使感光鼓3Y、3M、3C以及3K的外周面均匀带电。显影装置5Y、5M、5C以及5K分别具备具有显影辊的显影容器,容纳有具有黄色(Y)、品红色(Μ)、青色(C)、黑色(K)色调剂的显影剂。各色调剂通过和载体一起在显影容器内被搅拌输送而带电。各色调剂通过对显影辊施加显影偏压而被提供给形成于感光鼓3Υ、3M、3C以及3K的外周面的静电潜像,分别使黄色色调剂图像、品红色色调剂图像、青色色调剂图像以及黑色色调剂图像显影。另外,显影偏压作为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吸引带电的色调剂时的阈值(显影阈值)发挥作用。中间转印带9由支承辊10、从动辊11以及张力辊12、13拉伸,在箭头r方向循环地运行。中间转印带9与感光鼓3Y、3M、3C以及3K接触。相对于中间转印带9在感光鼓3Y、3M、3C以及3K的相对位置上具备一次转印辊14Y、14M、14C以及14K。在由中间转印带9、一次转印辊14Y、14M、14C及14K、以及感光体3Y、3M、3C及3K形成的各图像形成部2Y、2M、2C以及2K的一次转印区域中,首先,形成于感光鼓3Y的外周面的黄色色调剂图像利用由一次转印辊14Y施加的偏压的作用被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9上。被转印了黄色色调剂图像的中间转印带9在其后依次被输送至各色的图像形成部的一次转印区域,品红色色调齐_像、青色色调剂图像、黑色色调剂图像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9上。对这些被转印的色调剂图像利用例如光传感器等检测这些色调剂图像的色调剂浓度,根据该检测结果控制显影偏压,以使在感光体3Y、3M、3C以及3K显影的色调剂量恒定。向中间转印带9转印后,感光鼓清洁器6Y、6M、6C以及6K除去未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9而残留在感光鼓3Y、3M、3C以及3K上的转印残留色调剂。然后,感光鼓3Y、3M、3C以及3K再次通过带电装置4Y、4M、4C以及4K而带电并重复上述动作。相对于中间转印带9,在支承辊10的相对位置具备二次转印辊15。在从二次转印辊15到图像形成部10之间具备中间转印带清洁器16。在曝光装置8的下方具备提供记录纸P的供纸装置17。在记录纸P的输送路径上从供纸装置17到二次转印带15之间具备拾取辊18、输送辊19以及对位辊20。对位辊20与色调剂图像同步将由供纸装置17供给的记录纸P输送到由中间转印带9、二次转印辊15、支承辊10形成的二次转印区域。在二次转印区域,将利用由二次转印辊15施加的偏压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曝光装置,在主扫描方向具有多个发光元件及将这些发光元件聚光的多个透镜,通过向由带电装置使其带电的图像载体照射光而形成静电潜像;以及显影装置,容纳具有色调剂的显影剂,根据显影特性被施加有显影偏压以使向所述静电潜像提供的色调剂量恒定,对所述带电装置施加的带电偏压被与所述显影偏压的变动相联动地控制,根据通过所述带电偏压带电的所述图像载体的表面电位,在将预先设定的光量设定为作为所述图像载体的基准的表面电位下的半衰曝光量的E0倍、将与变动的所述显影偏压以及所述表面电位联动地变动的所述光量设定为变动后的表面电位下的半衰曝光量的E1倍时,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将所述曝光装置的光量控制在满足下式的范围内,1≤E0≤3.0E0×0.8≤E1≤E0×1.2。

【技术特征摘要】
2012.12.28 JP 2012-287467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 曝光装置,在主扫描方向具有多个发光元件及将这些发光元件聚光的多个透镜,通过向由带电装置使其带电的图像载体照射光而形成静电潜像;以及 显影装置,容纳具有色调剂的显影剂,根据显影特性被施加有显影偏压以使向所述静电潜像提供的色调剂量恒定, 对所述带电装置施加的带电偏压被与所述显影偏压的变动相联动地控制,根据通过所述带电偏压带电的所述图像载体的表面电位,在将预先设定的光量设定为作为所述图像载体的基准的表面电位下的半衰曝光量的EO倍、将与变动的所述显影偏压以及所述表面电位联动地变动的所述光量设定为变动后的表面电位下的半衰曝光量的El倍时,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将所述曝光装置的光量控制在满足下式的范围内, 1≤EO≤3.0EO X 0.8 ≤ El ≤ E0X1.2。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渡边猛石川大介新村尚子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