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图像形成装置用通过将光量控制单元的目标光量减小预先确定的百分比获得的光量形成第一斑块,并且,用通过遮蔽控制单元将目标光量减小所述预先确定的百分比获得的光量形成第二斑块。并且,图像形成装置确定对于各扫描位置的修改数据共同使用的校正系数,以使得在第一斑块的检测值与第二斑块的检测值之间不存在误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电子照相型的图像形成装置通过用借助于旋转多面镜偏转的激光扫描感光部件在感光部件上形成静电潜像,并且,通过用调色剂显影静电潜像形成图像。通过改变激光的光量,图像的浓度改变。透镜和反射镜被布置于从旋转多面镜到感光部件的光路上。沿通过旋转多面镜偏转的激光的扫描方向,通过旋转多面镜偏转的激光根据旋转多面镜的旋转角度入射到透镜和反射镜的各种位置上。激光穿过的透镜的透过率和反射激光的反射镜的反射率沿扫描方向是不均匀的。因此,沿激光的扫描方向,在被激光照射的感光部件上的不同的位置(扫描位置)之间,激光的光量(强度)变化。这导致图像的浓度沿激光的扫描方向不均匀的问题。日本专利公开N0.2005-178041提出了在不使用数字一模拟转换器的情况下根据扫描位置执行遮蔽(shading)控制的图像形成装置。但是,日本专利公开N0.2005-178041的专利技术没有考虑由图像形成装置周围的环境温度和图像形成装置中的经时变化导致的激光的发光特性的变化。因此,根据该专利技术,光量的控制程度偏离对于初始调整设定的控制程度,由此产生控制程度的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情况,本专利技术提供即使当激光器的发光特性由于环境温度和经时变化而改变时也使控制程度的误差保持在可允许的范围内的图像形成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被配置为输出光束的光源;执行光量控制以使得从光源输出的光束的光量等于目标光量的光量控制单元;偏转从光源输出的光束并通过使用偏转的光束对扫描目标的表面进行扫描的偏转单兀;通过对于扫描目标的表面上的各扫描位置控制光源的驱动电流控制从光源输出的光束的光量的遮蔽控制单元;以及,通过使用与第一斑块(patch)的检测值和第二斑块的检测值对应的校正量校正驱动电流的校正单元,所述第一斑块是以通过光量控制单元将目标光量减小预先确定的百分比而获得的光量形成的,所述第二斑块是以通过遮蔽控制单元将目标光量减小预先确定的百分比而获得的光量形成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图像形成方法,该图像形成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从光源输出光束;执行光量控制以使得从光源输出的光束的光量等于目标光量;偏转从光源输出的光束并通过使用偏转的光束对扫描目标的表面进行扫描;通过对于扫描目标的表面上的各扫描位置控制光源的驱动电流控制从光源输出的光束的光量;以及,通过使用与第一斑块的检测值和第二斑块的检测值对应的校正量校正驱动电流,所述第一斑块是以通过将目标光量减小预先确定的百分比执行光量控制的步骤中获得的光量形成的,所述第二斑块是以通过将目标光量减小预先确定的百分比进行控制的步骤中获得的光量形成的。从(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清晰。附图说明图1示出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例子。图2示出控制单元的一个例子。图3示出布置浓度传感器的位置。图4示出激光曝光单元的一个例子。图5示出遮蔽控制的一个例子。图6示出激光驱动器的一个例子。图7示出斑块的例子。图8是用于调整遮蔽控制的程度的方法的流程图。图9示出光量-浓度特性的一个例子。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描述示例性实施例。本实施例是执行遮蔽控制即根据激光的扫描位置控制激光的光量以限制在感光鼓(感光部件)上的各种区域中形成的图像的浓度的不均匀性的图像形成装置。特别地,图像形成装置根据从图案图像的检测的结果获得的浓度信息或电势信息调整遮蔽控制的程度。[图像形成装置的总体配置]以下参照图1简要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电子照相型的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I包括扫描仪单元100、激光曝光单元101、感光鼓102、图像形成单元103、定影单元104、纸馈送/传输单元105和控制这些部件的打印机控制单元107。扫描仪单元100在照射放置于台板上的文档的同时在光学上读取该文档的图像,并且通过将读取的图像转换成电信号创建图像数据。激光曝光单元101发射根据图像数据调制的激光。图像形成单元103包含充电器108、显影器109和转印单元110。图像形成单元103驱动并旋转感光鼓102。充电器108使被驱动和旋转的感光鼓102的表面充电。激光曝光单兀101将通过充电器108充电的感光鼓曝光于与图像数据对应的激光。作为曝光于激光的结果,在感光鼓102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器109通过使用调色剂将在感光鼓102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转印单元110将在感光鼓102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通过片材传输带106 (片材传输部件)传输的片材。定影单元104通过热压熔融调色剂图像在片材上定影调色剂图像。打印机控制单元107总体控制图像形成装置I。注意,本实施例讨论了在感光鼓102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被直接转印到通过传输带106传输的片材的例子。但是,实施例不限于这种方式。作为替代方案,图像形成装置可被布置为将在感光部件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诸如中间转印带的中间转印部件,并且将转印到中间转印部件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片材。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I中,在片材传输带106上形成将在后面描述的调色剂图案。另一方面,在包括中间转印部件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中间转印部件上形成这些调色剂图案。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和包括中间转印部件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可在诸如片材的记录介质上形成这些调色剂图案。图2示出与打印机控制单元107连接的浓度传感器201和激光驱动器203Y、203M、203C 和 203K。打印机控制单元107包含CPU 204。浓度传感器201被布置为检测在片材传输带106上形成的调色剂图案,并且,CPU 204根据从浓度传感器201输出的结果控制激光驱动器 203Y、203M、203C 和 203K。激光驱动器 203Y、203M、203C 和 203K 根据来自 CPU 204 的指令分别驱动相应的光源即激光器205Y、205M、205C和205K。应当注意,字母Y、M、C和K分别表示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以下,当解释所有颜色相同的点时,从附图标记省略字母Y、M、C和K。基于检测的浓度信息,CPU 204对于各激光驱动器设定当驱动激光器时用作基准的基准电压和用于修改各扫描位置的激光光量的占空比(duty cycle)。CPU 204对于各激光器执行自动光量控制(APC)。自动光量控制的目标值被称为APC光量。占空比是与APC光量相乘的系数。存储器206在其中存储用于形成调色剂图案的数据。当形成调色剂图案时,CPU 204从存储器206读取用于形成斑块的数据,并且将读取的数据输出到激光驱动器203。图3示出关于片材传输带106布置浓度传感器201的位置。如图3所示,浓度传感器201检测以不同的浓度在片材传输带106上形成的调色剂图案,并且将与这些浓度对应的输出信号输出到CPU 204。浓度传感器201包含发光兀件和受光兀件。在从发光兀件输出的光中,被调色剂图案反射的光被受光元件接收。浓度传感器201输出与接收光的光量对应的输出信号。图2所示的电势传感器202检测充电的感光鼓102的电势和在感光鼓102上形成的静电潜像的电势。CPU 204根据通过电势传感器202检测的电势调整充电电压和激光量。以这种方式,即使当感光鼓102的感光特性随时间改变时,也可使图像的浓度保持恒定。[激光曝光单元101的细节]现在参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光源,所述光源被配置为输出光束;光量控制单元,所述光量控制单元执行光量控制以使得从所述光源输出的光束的光量等于目标光量;偏转单元,所述偏转单元偏转从所述光源输出的光束并通过使用偏转的光束对扫描目标的表面进行扫描;遮蔽控制单元,所述遮蔽控制单元通过对于扫描目标的表面上的各扫描位置控制光源的驱动电流控制从所述光源输出的光束的光量;和校正单元,所述校正单元通过使用与第一斑块的检测值和第二斑块的检测值对应的校正量校正驱动电流,所述第一斑块是以通过所述光量控制单元将目标光量减小预先确定的百分比而获得的光量形成的,所述第二斑块是以通过所述遮蔽控制单元将目标光量减小所述预先确定的百分比而获得的光量形成的。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0.28 JP 2011-237960;2012.10.04 JP 2012-2225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光源,所述光源被配置为输出光束; 光量控制单元,所述光量控制单元执行光量控制以使得从所述光源输出的光束的光量等于目标光量; 偏转单元,所述偏转单元偏转从所述光源输出的光束并通过使用偏转的光束对扫描目标的表面进行扫描; 遮蔽控制单元,所述遮蔽控制单元通过对于扫描目标的表面上的各扫描位置控制光源的驱动电流控制从所述光源输出的光束的光量;和 校正单元,所述校正单元通过使用与第一斑块 的检测值和第二斑块的检测值对应的校正量校正驱动电流,所述第一斑块是以通过所述光量控制单元将目标光量减小预先确定的百分比而获得的光量形成的,所述第二斑块是以通过所述遮蔽控制单元将目标光量减小所述预先确定的百分比而获得的光量形成的。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当形成第一斑块时, 所述光量控制单元控制光源,以将目标光量减小所述预先确定的百分比,并且, 所述遮蔽控制单元使所述光源的占空比保持于100%处,并且, 当形成第二斑块时, 所述光量控制单元保持目标光量,并且, 所述遮蔽控制单元将所述光源的占空比减小所述预先确定的百分比。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 校正系数确定单元,所述校正系数确定单元确定遮蔽控制单元对于各扫描位置的控制程度共同使用的校正系数,使得在用通过光量控制单元将目标光量减小所述预先确定的百分比获得的光量形成的第一斑块的检测值与用通过遮蔽控制单元将目标光量减小所述预先确定的百分比获得的光量形成的第二斑块的检测值之间不存在差值, 其中,所述校正单元通过将各扫描位置的控制程度乘以校正系数而使用所述校正量来校正驱动电流,并且, 所述遮蔽控制单元通过使用已使用所述校正量校正了的各扫描位置的控制程度来控制所述光源的驱动电流。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第一斑块被包含于由用不同的光量形成的多个斑块构成的斑块组中,并且, 所述校正系数确定单元包含: 创建单元,所述创建单元从用于形成斑块组的多个光量与从所述斑块组获得的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田泰友,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