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单向导湿功能的针织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02221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7 0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单向导湿功能的针织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针织物的任一面上具有不规则分布的拒水区域,该拒水区域的面积为0.01~4mm2且彼此之间的间距为0.1~2mm。特别地,本申请的针织物的任一面上的拒水区域基本上为圆形且大小不等。所述针织物在织物的两面上构造出亲、疏水性质不同的“双侧面结构”且在具有疏水性质的一面上拒水区域的区域更小且结构更为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单向导湿功能的针织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针织物的任一面上具有不规则分布的拒水区域,该拒水区域的面积为0.01~4mm2且彼此之间的间距为0.1~2mm。特别地,本申请的针织物的任一面上的拒水区域基本上为圆形且大小不等。所述针织物在织物的两面上构造出亲、疏水性质不同的“双侧面结构”且在具有疏水性质的一面上拒水区域的区域更小且结构更为简单。【专利说明】具有单向导湿功能的针织物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010292743.2,申请日为2010年9月20日,专利技术名称为“具有单向导湿功能的针织物”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单向导湿功能的面料。特别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单向导湿性的针织物。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服装行业的发展,人们不仅仅局限于对服装款式的关注并且更多地将关注力集中在能够带给人体舒适感觉的服装面料的研究改进方面。特别地,为了能够达到更长久地提供给人体舒适,方便的感觉效果,人们对于服装面料的选择以及面料的功能要求越来越苛刻。因此,在对于服装面料功能的改进研究中,如何使服装面料具备吸湿速干的功能也已经成为其中较为重要的一个方面。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关注于如何使得面料贴近人体的一面能够快速地向外传导汗液,以保持面料在与人体接触的一面上的干爽程度,同时使面料向外的另一面能够快速吸收且蒸发汗液,利用蒸发潜热降低面料表面温度并带给人体舒适感,即,使面料具备双面性,也就是单向导湿的性能。此外,在服装面料中,由棉、麻、丝、各种化纤或其组合而成的纯纺织物和混纺织物的使用是最为广泛的,因此对于此类针织物的研究尤为重要。专利申请CN101270524A公开了一种单向导湿快干的真丝面料,其特征在于面料正面为2/1斜纹或3/1斜纹组织,与其对应的反面组织为1/2或1/3斜纹组织;正面原料是规格15?Illdtex的蚕丝,反面原料是单丝线密度0.2?0.8dtex的超细旦吸湿速干漆绝DTY长丝,长丝截面为十字形;采用嵌织式方法进行织造生产。明显地,上述专利申请的真丝面料具备的单向导湿性能是通过在进行织造生产以前对原料纤维的特定选择以及织造方式的特定选择来得以实现的。因此,由此获得的真丝面料不能广泛地用于各种针织物,特别是无法适用于已完成织造生产的针织物。专利CN2839315Y公开了一种具有单向导湿的吸汗速干复合针织物,其选用两种吸湿能力有差异的异型截面纱线,吸湿能力较差的异型截面纱线编织在内层,而吸湿能力较强的异型截面纱线编织在外层和其他层数,层与层之间通过连接层以编织方式连接。明显地,上述针织物的单向导湿性能是在进行织造生产以前通过选择两种具有不同性质的纤维来完成织造过程得以实施的。因此,上述针织物仅仅是本领域中的一种特定的针织物,既不能广泛用于各种针织物,也无法适用于已完成织造生产的针织物。专利申请CN101463566A公开了一种纯棉单向导湿功能性机织面料,其通过以下方法制得:纱线前处理、染色、固色、烘干、色织织造和整理,其特征在于:在染色工序中,全部经纱和部分纬纱采用常规亲水染色,另一部分纬纱采用拒水染色,色织织造采用非浆纱织造方法。该方法要求疏水纬纱与亲水纬纱根数比值不小于2。在上述方法中,通过使用机织面料的组织特点,即正面经组织点占多数,反面纬组织点占多数,从而使正面有比反面更强的亲水性能。但是,明显地,上述针织面料同样是通过在织物进行机织的开始就对织物的纬线进行不同的预处理来得到的且对织造工序也需要特定限定。因此,该针织面料的制备方法既繁琐,费时且不能适用于大多数的针织物,特别是无法应用于已经进行过机织工序的成形织物。专利技术人注意到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公开的具有单向导湿功能的针织物均是通过在织造之前对针织物面料的纤维进行处理或特定限定的条件下制得的,因此面料的选择具有特殊性,无法应用于大部分的针织物的面料,不具有广泛意义,无法大规模的应用且织造工艺复杂。因此,越来越多的需求体现在要求提供能够对已完成织造工艺的面料进行处理使之具备单向导湿性能的针织物。专利申请CN101649558A公开了一种单向导湿羊绒及羊绒混纺机织或针织制品及其加工方法,所述制品是通过如下方法制得的:采用单面给液途径,在织物制品的正、反两面构造出亲、疏水性质不同的“双侧面结构”,制品的正面全部为具有良好的吸湿性能的亲水面,制品的反面非连续性地分布有具有疏水性结构的疏水区域,亲水性区域占该侧面总面积的20?80%,其加工方法包括:织物预处理一调制印花浆及整理剂一印制或单面给液—烘干一洗缩一柔软处理一烘干一整烫。但是在该申请中所使用的单面给液途径是通过筛网印花法实现的。明显地,该方法中对混纺制品的筛网印花法包括印花筛网的准备,印花织物的准备等多个步骤,即会耗费大量时间、人力、物力,从而增加成本。纺织学报第27卷第6期吴烨芳等人的“单向导湿织物的开发”一文中公开了一种单向导湿的棉织物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在棉织物上,以印花手段对织物进行单面整理,整理后的织物上分布着含有整理剂的区域和不含整理剂的区域;因此,当汗液附着于织物上时,通过未经整理区域形成的输水通道传导至另一面,同时在另一面扩散,快速蒸发。但是,明显地,上述方法中的采用印花法处理的织物由于采用的整理方法以及相对面积比的局限性致使其单向导湿性能并非十分理想。《针织工业》2007年第6期何天虹等人的“双侧结构吸湿快干纯棉针织物的研制”一文中公开了 一种采用单面整理技术开发的双侧结构吸湿快干纯棉针织物,其中将疏水整理剂按一定图案印制于纯棉针织物的一面,使其具有非连续的疏水性,另一面仍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形成亲、疏水“双侧”结构的单向导湿织物。其中将疏水整理剂印制的方法为平网印制。明显地,所述平网印制的方法既会使织物处理的方式复杂化且印制的过程仍然会消耗大量的水和疏水整理剂,即会增加成本且不利于环境保护。《针织工业》2010年第3期由陈晓艳等人提出“梯级导湿针织面料”,即采用梯度结构,毛细力在一侧较小、另一侧较大,从而形成方向性导湿效应。但这种方向性导湿效应是基于不同表面张力的纤维材料的专门搭配、和特殊织物结构造成的毛细孔大小按内大外小的原则有序排布来实现的,较难应用于各种纤维材料制成的常规织法的面料。专利技术人注意到上述现有技术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缺陷。例如,对于对完成织造生产的织物进行处理使其具备单向导湿性能的方法而言,其中所使用的单面给液途径均是通过筛网印花法实现的,该筛网印花法工艺要求高、液滴大小受到印花网孔加工工艺的限制,其拒水区域的尺寸偏大,难以形成小尺寸的毛细管道,对水(汗液)的抽吸效果较不明显。上述公开文献中所涉及的针织物的任一面上所形成的疏水区域的形状是规则圆点或网状纹路,并且所形成的纹路痕迹比较明显。因此,本领域中仍然急切地需要一种在织物制品的两面上构造出亲、疏水性质不同的“双侧面结构”且在具有疏水性质的一面上拒水区域的区域更小且结构更为简单的针织物。
技术实现思路
令人惊奇地,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基于TRIZ创新理论的技术系统提高理想度法则及提高系统柔性的进化理论,提出了一种具有单向导湿功能的针织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针织物的任一面上具有不规则分布的拒水区域,该拒水区域的面积为0.01?4mm2且彼此之间的间距为0.1?2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单向导湿功能的针织物,在所述针织物的任一面上具有不规则分布的拒水区域,该拒水区域的面积为0.01~4mm2且彼此之间的间距为0.1~2mm,其特征在于该针织物是通过如下方法制得的:1)对织物进行亲水化预处理;2)使用含有拒水整理剂的工作液对处理后的织物的一面进行喷淋加工,以使得在织物的该面上形成直径为0.1~2mm且彼此之间的间距为0.1~2mm的液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楣梧王竹林高惠芳王军锋班国良刘政陈玉兰崔志山韩大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江苏大学山东沃源新型面料有限公司湖南华升株洲雪松有限公司青岛即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