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饲养鳞翅目昆虫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300215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7 05: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饲养鳞翅目昆虫的方法,饲养过程中以托盘式网笼作为主要饲养工具,包括卵收集和消毒、卵孵化幼虫以及幼虫饲养、蛹饲养和成虫饲养等步骤。以纱布或塑料绳作为产卵底物收集卵,以体积浓度3-4%的甲醛溶液对卵消毒;在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卵孵化和饲养;用体积浓度8-12%次氯酸钠溶液对蛹消毒,蛹在托盘式网笼中羽化,羽化后的成虫继续在网笼中饲养,进行卵采集和消毒。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托盘式网笼,操作简便,既可以有效的防止昆虫逃逸,也有利于随时进行清洁工作;在饲养过程中,卵和蛹采用不同的消毒剂,消毒彻底温和,既有效抑制细菌大量繁殖,还可提高卵孵化率和蛹羽化率,卵的孵化率可达到95-96%,蛹羽化率可达到9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饲养鳞翅目昆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卵收集和消毒:托盘式网笼中的成虫羽化后的第2‑3d,将产卵底物悬挂于网笼顶或围于网笼外围,成虫羽化后的第3‑6d收集带有卵的产卵底物,以后每天收集一次,共收集3‑9d;卵收集完毕后,把带有卵的产卵底物用体积浓度为3%‑4%的甲醛溶液消毒10‑16min,然后用无菌镊子取出放在无菌水中浸泡3次,每次20‑30min;浸泡结束后取出放于室内自然晾干;(2)卵孵化幼虫以及幼虫饲养:在无菌饲养盒底部铺上2‑3层吸水纸,然后将步骤1中晾干后的产卵底物放在无菌饲养盒中,密闭后放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培养条件为温度22‑28℃、光周期L:D=14h:10h;培养3‑6d后卵孵化为幼虫,幼虫孵化后,打开饲养盒的盖子,放入4‑8块体积为1cm3的幼虫人工饲料,在光照培养箱中饲养,饲养条件为温度22‑28℃、光周期L:D=14h:10h,定期更换新的人工饲料,饲养10‑22d后幼虫变为蛹;(3)蛹的饲养:化蛹后的第2‑3d将步骤2中的蛹收集在一起,在无菌烧杯中放入250ml的体积浓度为8‑12%次氯酸钠溶液;将蛹浸泡在次氯酸钠溶液中进行消毒,消毒4‑6min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放在吸水纸上自然晾干;向托盘式网笼的羽化盒中加入二分之一体积的无菌蛭石,调节蛭石湿度后放入晾干的蛹,在蛹上铺盖一层厚度为0.5‑1cm的无菌蛭石;然后将打有4‑5个孔的锡箔纸盖在羽化盒上;将网笼放在22‑28℃的恒温室中饲养,饲养5‑11d后蛹羽化成成虫;(4)成虫饲养及产卵:成虫羽化后,向托盘式网笼的喂食盒中添加质量浓度为10%的蜂蜜水,用无菌纱布覆盖喂食盒后将喂食盒倒置于网笼顶部,每天更换一次蜂蜜水;当成虫羽化后的第2‑3d,将产卵底物悬挂于网笼顶部或围于网笼外围,重复步骤1的操作过程进行卵的收集和消毒,完成一个世代的培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洪旭谭秀梅姚秀锋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