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抗拉拔装置的摩擦摆式隔震支座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84332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5 0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抗拉拔装置的摩擦摆式隔震支座,包括上座板、下座板、锚固螺栓、上板组件、下板组件、摩擦摆式球面摆、抗拉拔装置;所述抗拉拔装置,包括若干个对称安装在隔震支座的左右两边或前后两边的抗拉拔块,所述抗拉拔块包括上安装件、下安装件和阻尼块;所述上安装件和下安装件分别连接在阻尼块的上端和下端。所述抗拉拔装置安装在上座板与下座板之间,上座板上设有导槽,抗拉拔装置的抗拉拔块上端插入到导槽中、下端与下座板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简便、易于维修和更换,通过抗拉拔装置的塑性变形耗散地震能量,并起到抗拉拔作用,从而保护上部结构,降低生命财产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有抗拉拔装置的摩擦摆式隔震支座
本技术涉及建筑、桥梁减隔震
,尤其是指带有抗拉拔装置的摩擦摆式隔震支座。
技术介绍
在地震作用下,倾覆是建筑结构潜在的主要破坏形式,特别是高层建筑结构,而隔震支座出现拉应力易使高层隔震结构产生倾覆。因此,支座的抗拉拔功能是检验隔震支座抗倾覆性的一项重要指标。在正常工作时,普通摩擦摆式隔震支座依靠本身的阻尼能满足上部结构的使用要求,但是在大风、地震等极其恶劣的环境下,普通摩擦摆式隔震支座水平位移较大,能承受地震的水平作用,却难以承担在地震等工况的竖向作用。当摩擦摆式隔震支座竖向位移较大而阻尼耗能能力和抗拉拔能力有限时,上部结构容易发生倾覆,造成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现有的抗拉拔装置包括:通过抗剪螺栓固定于支座的上座板或下座板的限位块、通过螺母定位的抗拉拔螺杆、通过卡接方式连接的上座板与下座板以及通过钢弹簧连接的上座板与下座板等。但是,这些抗拉拔装置存在一些问题:1、限位块能起固定支座的作用,却无法满足活动支座的正常使用要求,而且其抗拉拔能力有限;2、抗拉拔螺杆和支座的卡接结构对活动支座的水平地震作用有一定的局限性;3、钢弹簧的结构复杂,不易安装,且竖向抗拉拔刚度有限。综上所述,如何实现摩擦摆式隔震支座的抗拉拔功能,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经检索,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1020673066.4的技术“抗拔型三重摩擦摆型隔震支座”,包括下部凹形支承基座、上部凹形盖板及设置在所述下部凹形支承基座与所述上部凹形盖板之间的中间滑动块。所述中间滑动块包括第一中间滑动块、第二中间滑动块及第三中间滑动块,所述第二中间滑动块的上表面与所述上部凹形盖板的下表凹面可相对滑动地接触,所述第三滑动块的下表面与所述下部凹形支承基座的上表凹面可相对滑动地接触,所述第一中间滑动块相对固定地设置在所述第三滑动块上,所述第一滑动块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滑动块的下表面可相对滑动地接触。本技术的抗拔型三重摩擦摆型隔震支座采用三个中间滑动块,三个中间滑动块单独滑动或共同滑动可适用不同的震动情况,使得抗拔型三重摩擦摆型隔震支座的应用范围更广,适用性更高,但其抗拉拔装置钢弹簧结构复杂,不易安装,竖向抗拉拔刚度有限,且成本较高。申请号为201120392509.7的技术“抗拉拔摩擦摆支座”提供了一种抗拉拔摩擦摆支座,包括:转动座板,位于抗拉拔摩擦摆支座上部;滑动座板,位于抗拉拔摩擦摆支座下部;双球面衬板,夹设在转动座板和滑动座板之间,上下表面为双球面;限位板,连接在滑动座板上,具有中间通孔,转动座板的下端穿过中间通孔而支撑在双球面衬板上;抗拉拔扣,设置在转动座板下端,并从转动座板下端沿径向向外延伸到限位板的下方,上表面与限位板的下表面间隙配合,限制转动座板与滑动座板的垂直相对移动。本技术在能够实现普通摩擦摆支座的全部功能的基础上,具备了良好的竖向抗拉拔的能力,因而其应用范围较普通摩擦摆支座得到增广,该技术的抗拉拔装置为限位块,限位块能起固定支座的作用,却无法满足活动支座的正常使用要求,且其抗拉拔能力有限。申请号为201310075266.8的专利技术“抗拉拔桥梁摩擦隔震支座”涉及桥梁工程领域一种抗拉拔摩擦隔震支座,该隔震支座由上、下支座板、上、下滑动体、滑子及抗拉拔外壳组成。上支座板凹曲面与上滑动体上凸曲面相接,下支座板凹曲面为金属板,下支座板凹曲面与下滑动体下凸曲面相接,上、下滑动体通过中间的滑子相接,上滑动体、滑子和下滑动体置于抗拉拔外壳内,且上、下滑动体两个侧面与抗拉拔外壳内壁相接。该抗拉拔桥梁摩擦隔震支座,适应桥梁在正常荷载作用下变形要求,具有刚度和阻尼自适应性,而且竖向抗拉拔能力强,满足不同设防水准下桥梁抗震性能需求。该支座结构较为简单,竖向承载力强,水平位移大、耐久性好,抗拉拔性能好,适用于抗震性能要求高的桥梁,该专利技术无附加阻尼器作为抗拉拔装置,仅依靠隔震支座本身的阻尼耗能并提供抗拉拔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地震发生时同时具有耗能作用和抗拉拔功能的带有抗拉拔装置的摩擦摆式隔震支座,其能更有效地抵抗地震竖向作用引起的倾覆。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带有抗拉拔装置的摩擦摆式隔震支座,包括抗拉拔装置、上座板、下座板、锚固螺栓、上板组件、下板组件、摩擦摆式球面摆,所述上板组件安装在上座板上面,所述下板组件安装在下座板下面,所述上板组件和下板组件上均连接有锚固螺栓,所述摩擦摆式球面摆位于上座板与下座板之间的中部;所述抗拉拔装置,所述抗拉拔装置包括若干个安装在隔震支座中的抗拉拔块,所述抗拉拔块包括上安装件、下安装件和阻尼块;所述上安装件和下安装件分别连接在阻尼块的上端和下端。所述抗拉拔装置安装在上座板与下座板之间,上座板上设有导槽,抗拉拔装置的抗拉拔块上端插入到导槽中、下端与下座板相连接。所述抗拉拔装置为弹塑性材料制成的附加阻尼器,由两个以上对称安装在隔震支座的左右两边或前后两边的抗拉拔块组成;所述阻尼块是O型块或S型块;所述O型块由两块弧形金属块焊接而成或者由一整块金属块加工而成;所述S型块由一整块金属块加工而成。所述抗拉拔装置的抗拉拔块的上端与导槽间隙配合、下端与下座板通过抗剪螺栓固定连接或者通过焊接或铰接方式连接;所述导槽为T型或圆形。所述上座板上对称设置有双向T型导槽,两个方向T型导槽的截面型式相同,都呈T型,其纵截面呈交替十字型。所述上座板上对称设置双向T型导槽,一个方向导槽的截面型式为T型,而另一个方向导槽的截面型式为矩形,其纵截面呈矩形。所述橡胶支座设置有上述抗拉拔装置。所述球型支座设置有上述抗拉拔装置。本技术提供的带有抗拉拔装置的摩擦摆式隔震支座,布置于上部结构与地基之间,用于实现上部结构与地基的连接。为了实现隔震支座同时具有抗拉拔和阻尼耗能的功能,本技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结构优化,包括布置于上座板与下座板间的可进行塑性变形的弹塑性抗拉拔装置,抗拉拔装置的上端与上座板间隙配合,下端与下座板相连接。本技术所提供的带有抗拉拔装置的摩擦摆式隔震支座与现有技术相比,当遇到地震、大风等恶劣气候时,现有支座本身难以抵抗竖向作用力,而抗拉拔装置能在竖向作用力较大时,通过塑性变形耗散地震能量,从而起到减震和抗拉拔作用。在正常工作下,摩擦摆式隔震支座的水平位移比较大,因此抗拉拔装置的上端与上座板间隙配合,下端与下座板相连接,能保证摩擦摆式隔震支座适应上部结构的水平作用。当地震来临时,上部结构受到的竖向荷载较大,摩擦摆式隔震支座难以抵抗其产生的竖向位移,通过采用抗拉拔装置可起到抗拉拔和阻尼耗能的作用,从而减小地震的破坏作用。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简便、易于维修和更换,通过抗拉拔装置的塑性变形耗散地震能量,并起到抗拉拔作用,从而保护上部结构,降低生命财产损失。【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带有抗拉拔装置的摩擦摆式隔震支座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带有抗拉拔装置的摩擦摆式隔震支座的左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的带有抗拉拔装置的摩擦摆式隔震支座王视不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的带有抗拉拔装置的摩擦摆式隔震支座左视不意图。图5为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拉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拉拔装置包括若干个安装在隔震支座中的抗拉拔块,所述抗拉拔块包括上安装件、下安装件和阻尼块;所述上安装件和下安装件分别连接在阻尼块的上端和下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拉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拉拔装置包括若干个安装在隔震支座中的抗拉拔块,所述抗拉拔块包括上安装件、下安装件和阻尼块;所述上安装件和下安装件分别连接在阻尼块的上端和下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拉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拉拔装置为弹塑性材料制成的附加阻尼器,由两个以上对称安装在隔震支座的左右两边或前后两边的抗拉拔块组成;所述阻尼块是O型块或S型块;所述O型块由两块弧形金属块焊接而成或者由一整块金属块加工而成;所述S型块由一整块金属块加工而成。3.一种带有抗拉拔装置的摩擦摆式隔震支座,包括上座板、下座板、锚固螺栓、上板组件、下板组件、摩擦摆式球面摆,所述上板组件安装在上座板上面,所述下板组件安装在下座板下面,所述上板组件和下板组件上均连接有锚固螺栓,所述摩擦摆式球面摆位于上座板与下座板之间的中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拉拔装置;所述抗拉拔装置安装在上座板与下座板之间,上座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强陈彦北张银喜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