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通道气阀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77194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1 05: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通道气阀结构,包括双通道气阀本体;特点是还包括第一及第二复位弹簧、进气结构、外固定管、密封圈、外套管、二个以上的定位珠、卡簧及接气管;密封圈安装在外固定管内,定位珠设在外固定管的壁上,外套管及第二复位弹簧均套设在外固定管的右端部外;进气结构位于低压入气口及外固定管内,进气结构与低压入气口间隙配合,在进气结构的右侧开有一个以上的通气孔,密封圈可将通气孔及间隙密封;第一复位弹簧设在低压入气口内,第一复位弹簧左端抵在低压入气口内,右端抵靠在进气结构的左侧;卡簧设在外固定管的右端;在接气管左端部外表面的径向开有环形凹槽,定位珠可落入环形凹槽中,接气管的左端可往左推动进气结构。其优点为:使用其中一个入气口时,另一入气口关闭且处于不能接通关态,使用安全、可靠,结构简单,经济实用。(*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通道气阀结构
[0001 ]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通道气阀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双通道气阀结构包括双通道气阀本体,在双通道气阀本体设有二个入气口。使用时,如用一个入气口,另一个入气口需用塞子封住或者将导通的外接气接头卸下来,否则会有燃气从这个入气口中流出,使用不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不使用入气口时可以自动关闭,使用安全、可靠的双通道气阀结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其是一种双通道气阀结构,包括双通道气阀本体,所述双通道气阀本体带有一低压入气口及一高压入气口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复位弹簧、进气结构、外固定管、密封圈、外套管、第二复位弹簧、二个以上的定位珠、卡簧及接气管;所述外固定管的左端与低压入气口连接,所述密封圈安装在外固定管内,所述定位珠设在外固定管的壁上并可径向移动,所述外套管及第二复位弹簧均套设在外固定管的右端部外,所述第二复位弹簧位于外套管的内侧;第二复位弹簧左端抵靠在外固定管上,右端抵靠在外套管内;外套管在外固定管上可以轴向移动并可拨动定位珠使定位珠凸出外固定管内表面;所述进气结构位于低压入气口及外固定管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通道气阀结构,包括双通道气阀本体(4),所述双通道气阀本体(4)带有一低压入气口(41)及一高压入气口(4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复位弹簧(9)、进气结构(10)、外固定管(3)、密封圈(11)、外套管(2)、第二复位弹簧(13)、二个以上的定位珠(12)、卡簧(14)及接气管(1);所述外固定管(3)的左端与低压入气口(41)连接,所述密封圈(11)安装在外固定管(3)内,所述定位珠(12)设在外固定管(3)的壁上并可径向移动,所述外套管(2)及第二复位弹簧(13)均套设在外固定管(3)的右端部外,所述第二复位弹簧(13)位于外套管(3)的内侧;第二复位弹簧(13)左端抵靠在外固定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通道气阀结构,包括双通道气阀本体(4),所述双通道气阀本体(4)带有一低压入气口(41)及一高压入气口(4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复位弹簧(9)、进气结构(10)、外固定管(3)、密封圈(11)、外套管(2)、第二复位弹簧(13)、二个以上的定位珠(12)、卡簧(14)及接气管(I);所述外固定管(3)的左端与低压入气口(41)连接,所述密封圈(11)安装在外固定管(3 )内,所述定位珠(12)设在外固定管(3 )的壁上并可径向移动,所述外套管(2)及第二复位弹簧(13)均套设在外固定管(3)的右端部外,所述第二复位弹簧(13)位于外套管(3)的内侧;第二复位弹簧(13)左端抵靠在外固定管(3)上,右端抵靠在外套管(2)内;外套管(2)在外固定管(3)上可以轴向移动并可拨动定位珠(12)使定位珠(12)凸出外固定管(3)内表面;所述进气结构(10)位于低压入气口(41)及外固定管(3)内,进气结构(10)与低压入气口(41)间隙配合,进气结构(10)的断面呈“工”字形,在进气结构(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健羽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星威厨卫电气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