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弯曲自铆接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74093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31 1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弯曲自铆接模具,主要包括上模板、下模板、弯曲冲头、上模打杆、下模传力杆、翘板、铆接冲头,所述弯曲冲头与上模打杆位于上模板中,且弯曲冲头与上模打杆贯穿位于上模板正下方的脱料板,所述下模板中设有下模传力杆与铆接冲头,且下模传力杆与铆接冲头通过翘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脱料板下压材料,通过弯曲冲头对材料进行折弯,同时通过上模打杆对下模传力杆下压,使其顶柱翘板产生杠杆作用,使铆接冲头向上运动,对材料进行铆接,铆接完成后在弹簧的作用下使各部件复位,其有益效果为:降低模具成本,减少产品的工序,降低产品的成本,实现产品的顺送连续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弯曲自铆接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铆接工具,特指一种弯曲自铆接模具。
技术介绍
部品四面弯曲是很多盒形件中的常见的结构,为了增加产品的强度,将各弯曲臂再铆接在一起,目前很多模具都是开发两套模具对应,①顺送模具四面折弯;②单发模具将折弯臂铆接在一起;由于产品分两步成形,工序增加,导致产品的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下、模具成本闻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的技术现状,提供一种弯曲自铆接模具,以减少产品的工序,降低产品成本,实现产品的顺送连续生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为一种弯曲自铆接模具,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上模板、下模板、脱料板,所述上模板中设有弯曲冲头及上模打杆,所述下模板中设有下模传力杆及铆接冲头,且下模传力杆与铆接冲头通过翘板相连接。脱料板位于上模板正下方,脱料板位于下模板正上方。弯曲冲头与上模打杆可贯穿脱料板进行垂直移动。下模传力杆与铆接冲头贯穿下模板,且可垂直移动。下模传力杆位于上模打杆的正下方。铆接冲头位于下模板下方部分装有一弹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降低模具成本;2.减少广品的工序;3.降低产品成本;4.实现产品的顺送连续生产。【附图说明】:附图1为技术之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技术之实施状态图;附图3为技术之产品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审查委员能对本技术之目的、特征及功能有更进一步了解,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所示,系为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为一种弯曲自铆接模具,主要包括上模板1、下模板2、脱料板3,脱料板3位于上模板I正下方,脱料板3位于下模板2正上方。所述上模板I中设有弯曲冲头11及上模打杆12,弯曲冲头11与上模打杆12可贯穿脱料板3进行垂直移动。所述下模板2中设有下模传力杆21及铆接冲头23,下模传力杆21与铆接冲头23贯穿下模板2,且下模传力杆21与铆接冲头23通过翘板22相连接,下模传力杆21位于上模打杆12的正下方,通过上模打杆12下压下模传力杆21,使翘板22产生杠杆效应,使铆接冲头23垂直向上移动,对产品4进行铆接。铆接冲头23位于下模板2下方部分装有一弹簧231,用于铆接冲头23复位。工作时:脱料板3将产品4压入下模板2,向下弯曲冲头11对产品4向下折弯,同时上模打杆12与下模传力杆21接触,模具继续闭合,下模传力杆21顶住翘板22发生转动,使柳接冲头23向上运动,柳接冲头23接触广品4开始柳接,在柳接完成后|旲具打开,上丰旲板I与脱料板3脱离下模板2,铆接冲头23在弹簧231的作用下回退,脱离与产品4接触。当然,以上图示仅为本技术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使用范围,故,凡是在本技术原理上做等效改变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弯曲自铆接模具,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上模板(1)、下模板(2)、脱料板(3),所述上模板(1)中设有弯曲冲头(11)及上模打杆(12),所述下模板(2)中设有下模传力杆(21)及铆接冲头(23),且下模传力杆(21)与铆接冲头(23)通过翘板(22)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弯曲自铆接模具,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上模板(I)、下模板(2)、脱料板(3),所述上模板(I)中设有弯曲冲头(11)及上模打杆(12),所述下模板(2)中设有下模传力杆(21)及铆接冲头(23),且下模传力杆(21)与铆接冲头(23)通过翘板(22)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曲自铆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料板(3)位于上模板(I)正下方,脱料板(3 )位于下模板(2 )正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弯曲自铆接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荣潘勤艳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兴博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