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装置操作面板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71570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31 0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数控装置操作面板,其中所述数控装置操作面板包括:一数字显示屏;一个设置在所述基板表面上的容纳框,所述容纳框通过垂直于所述基板伸出的壁部围成,在所述容纳框所包围的区域内于所述基板上还开设有安装槽,其中,在所述安装槽内固定地设有一铰接座;一连杆机构,其设置在所述数字显示屏和所述安装槽之间,通过所述连杆机构使所述数字显示屏能够在所述容纳框内的收折位置以及从所述容纳框拉出的使用伸出位置之间调整。(*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控装置操作面板
本技术涉及机床零部件制造技术,特别是一种数控装置操作面板。
技术介绍
数控机床是机械制造领域广泛使用的设备,是一种由程序控制的自动化机床,力口工出工件质量好、工作效率高。数控机床的数控装置操作面板固定安装在独立于刀具所在加工区的另一位置。在利用数控机床进行生产制造时,工程师将编好的程序由操作面板输入,后续,具体负责操作的工人仅需重点观测机床刀具加工区,并负责装卡、及时更换被加工坯件即可。现有技术中,操作面板上设置有一个显示屏和多个操作按键,包括容纳框、当前工件相关参数等当前加工状态信息由显示屏显示。由于需要根据工人完成的工件数量来确定工人工资,因此数控机床上还设有计数系统,并实时地将当前己完成的工件数量显示在显示屏上。但是,为了监测工件加工情况,工人需要长期处于刀具所在的加工区,若想获取自己己完成工件数量信息需要移动至处于另一位置的操作面板,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数控装置操作面板,以供工人更方便地观测操作面板上显示的相关信息。本技术提供一种数控装置操作面板,其包括:一基板;一主显示屏,其嵌设于所述基板上,其中,所述数控装置操作面板还包括:一数字显示屏;一个设置在所述基板表面上的容纳框,其用于容纳所述数字显示屏,所述容纳框通过垂直于所述基板伸出的壁部围成,在所述容纳框所包围的区域内于所述基板上还开设有安装槽,其中,在所述安装槽内固定地设有一铰接座;一连杆机构,其设置在所述数字显示屏和所述安装槽之间,其中,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一第一连杆和一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远离所述基板的第一端与所述数字显示屏在所述数字显示屏的背面通过平行于所述基板设置的第一转轴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靠近所述基板的第二端通过平行于所述基板设置的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远离所述基板的第一端铰接,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靠近所述基板的第二端通过平行于所述基板设置的第三转轴与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的所述铰接座铰接,从而使所述数字显示屏能够在所述容纳框内的收折位置以及从所述容纳框拉出的使用伸出位置之间调整;一数据线缆,该数据缆线的一端电连接于所述数字显示屏的背面,该数据缆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安装槽电连接至设置于所述基板下方的电路板。从上述方案中可以看出,通过设置可收纳数字显示屏的容纳框、并通过连杆机构将数字显示屏连接至容纳框内,实现了在数字显示屏处于伸出位置时,灵活调整数字显示屏的位置,方便观测数字显示屏显示的信息,而在数字显示屏处于收合位置时,通过容纳框卡合固定数字显示屏,从而保护数字显示屏不受损坏,方便数控装置日常维护及运输。在本技术的一有利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和第二连杆的第一端分别设置有轴孔,所述第二转轴转动地支承在所述轴孔中。在本技术的另一有利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轴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杆并与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以及所述第二转轴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杆并与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数字显示屏的背面设置有两个安装套筒,两个所述安装套筒同轴地排列,其中所述第一转轴的两个端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穿设于两个所述安装套筒中;以及在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形成两个同轴地排列的连接套筒,其中所述第二转轴的两个端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穿设于两个所述连接套筒中。如上所述的连接方式可以减少连杆机构在转轴的长度方向上占用的空间,进一步减少收合后的体积。如上所述的数控装置操作面板,优选地,所述铰接座包括一个固定在所述安装槽中的立柱以及两个沿垂直连接于所述立柱的方向伸出的连接环,所述第三转轴的两个端部分别以能够转动的方式穿设于两个所述连接环中。在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控装置操作面板中,所述容纳框所围成的形状与所述数字显示屏侧面形状相配合,以及所述容纳框的壁部上相对置地开设有用于握持数字显示屏侧面的豁口。如上所述的数控装置操作面板,优选地,所述数字显示屏的侧面在对应所述豁口处下凹形成防滑棱。通过设置豁口,可以直接触摸到防滑棱,以方便将数字显示屏由容纳框中拉出。在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控装置操作面板中,所述容纳框的壁部的朝向所述数字显示屏的内侧上与所述数字显示屏的侧面上还设置有用于增强所述数字显示屏和所述安装槽之间接合力的弹性卡固结构。如上所述的数控装置操作面板,优选地,所述弹性卡固结构包括:一设置在所述容纳框的壁部的卡固孔,一设置在所述卡固孔内的卡柱,以及一个连接在所述卡柱与所述卡固孔底部之间的弹簧,其中所述弹簧使所述卡柱的顶端弹性地抵靠在所述数字显示屏侧面。通过设置该弹性卡固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数字显示屏处于收合位置时,容纳框对其定位的稳固性和可靠性,避免在运输或维护过程中引发数字显示屏脱落;同时,还能保证数字显示屏拉出操作更加方便、省力。如上所述的数控装置操作面板,优选地,所述数据线缆包括:至少一条用于电连接所述数字显示屏和所述电路板的芯线,以及一个套设在所述芯线外的柔性软管。以通过芯线可靠电连接数字显示屏和电路板的同时,还可通过柔性软管有效保护芯线。如上所述的数控装置操作面板,优选地,在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外侧分别包覆有耐磨层。以通过耐磨层增加摩擦,进一步保证将数字显示屏更调整到合适位置后、还能可靠地保持在该位置。【附图说明】下面将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清楚本技术的上述及其它特征和优点,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控装置操作面板的主视图;图2为图1中数字显示屏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控装置操作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连杆机构与数字显示屏之间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控装置操作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容纳框与数字显示屏之间配合关系示意图;以及图7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控装置操作面板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如下:3数字显示屏;4连杆 机构;10基板;11容纳框;12安装槽;14弹性卡固结构;21主显示屏;22功能按键;31数据线缆;33防滑棱;41第一连杆;42第二连杆;44铰接座;51第一转轴;52第二转轴;53第三转轴;110豁口;111卡固孔;141卡柱;301柔性软管;431安装套筒;432连接套筒;441连接环。【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举依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图1为依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控装置操作面板的主视图;图2为图1中数字显示屏13的安装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控装置操作面板,该操作面板包括:基板10、嵌设于基板10上的主显示屏21、单独的数字显示屏3,以及连杆机构4。基板10表面上固定地设置有用于容纳数字显示屏的容纳框11,其中容纳框11可通过垂直于基板10伸出的壁部围成,其具体形状可以与数字显示屏3外形匹配,例如,当数字显示屏3为矩形时,该容纳框11也为矩形框,以通过容纳框11卡合定位数字显示屏3 ;同时,在容纳框11所包围的区域内于基板上还开设有安装槽12,在安装槽12内固定地设置铰接座44(参见图3)。上述连杆机构4可设置在数字显示屏3和安装槽12之间。该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41和第二连杆42,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控装置操作面板,包括: 一基板(10); 一主显示屏(21),其嵌设于所述基板(10)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控装置操作面板还包括: 一数字显示屏(3); 一个设置在所述基板(10)表面上的容纳框(11),其用于容纳所述数字显示屏(3),所述容纳框(11)通过垂直于所述基板(10)伸出的壁部围成,在所述容纳框(11)所包围的区域内于所述基板(10)上还开设有安装槽(12),其中,在所述安装槽(12)内固定地设有一铰接座(44); 一连杆机构(4),其设置在所述数字显示屏(3)和所述安装槽(12)之间,其中,所述连杆机构(4)包括一第一连杆(41)和一第二连杆(42),所述第一连杆(41)的远离所述基板(10)的第一端与所述数字显示屏(3)在所述数字显示屏(3)的背面通过平行于所述基板(10)设置的第一转轴(51)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41)的靠近所述基板(10)的第二端通过平行于所述基板(10)设置的第二转轴(52)与所述第二连接杆(42)的远离所述基板(10)的第一端铰接,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杆(42)的靠近所述基板(10)的第二端通过平行于所述基板(10)设置的第三转轴(53)与设置在所述安装槽(12)内的所述铰接座(44)铰接,从而使所述数字显示屏(3)能够在所述容纳框(11)内的收折位置以及从所述容纳框(11)拉出的使用伸出位置之间调整; 一数据线缆(31),该数据缆线(31)的一端电连接于所述数字显示屏(3)的背面,该数据缆线(31)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安装槽(12)电连接至设置于所述基板(10)下方的电路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控装置操作面板,包括: 一基板(10); 一主显示屏(21),其嵌设于所述基板(10)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控装置操作面板还包括: 一数字显示屏(3); 一个设置在所述基板(10)表面上的容纳框(11),其用于容纳所述数字显示屏(3),所述容纳框(11)通过垂直于所述基板(10)伸出的壁部围成,在所述容纳框(11)所包围的区域内于所述基板(10)上还开设有安装槽(12),其中,在所述安装槽(12)内固定地设有一铰接座(44); 一连杆机构(4),其设置在所述数字显示屏(3)和所述安装槽(12)之间,其中,所述连杆机构(4)包括一第一连杆(41)和一第二连杆(42),所述第一连杆(41)的远离所述基板(10)的第一端与所述数字显示屏(3)在所述数字显示屏(3)的背面通过平行于所述基板(10)设置的第一转轴(51)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41)的靠近所述基板(10)的第二端通过平行于所述基板(10)设置的第二转轴(52)与所述第二连接杆(42)的远离所述基板(10)的第一端铰接,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杆(42)的靠近所述基板(10)的第二端通过平行于所述基板(10)设置的第三转轴(53)与设置在所述安装槽(12)内的所述铰接座(44)铰接,从而使所述数字显示屏(3)能够在所述容纳框(11)内的收折位置以及从所述容纳框(11)拉出的使用伸出位置之间调整; 一数据线缆(31),该数据缆线(31)的一端电连接于所述数字显示屏(3)的背面,该数据缆线(31)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安装槽(12)电连接至设置于所述基板(10)下方的电路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装置操作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连杆(41)的第二端和第二连杆(42)的第一端处分别设置有轴孔,所述第二转轴(52)转动地支承在所述轴孔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装置操作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转轴(51)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杆(41)并与所述第一连杆(41)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以及所述第二转轴(52)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杆(41)并与所述第一连杆(41)的第二端固定连接; 在所述数字显示屏(3)的背面设置有两个安装套筒(4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忞焯柴卫强周凤范顺杰
申请(专利权)人: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