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灯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71096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31 0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LED灯管,包括:灯壳、透光罩、载板及多个LED灯珠,LED灯珠均匀分布设于载板上,灯壳设有安装槽,载板设于安装槽内,透光罩盖合于灯壳上;其还包括透明均光件,透明均光件设于载板上且覆盖LED灯珠,透明均光件表面上对应每个LED灯珠的位置均设有功能区域,功能区域设有半反射半透光的半反射层以及可全反射光线的全反射层,半反射层位于LED灯珠的正上方,全反射层为若干个围绕半反射层分布的网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半反射层及全反射层扩大单颗LED灯珠的出光范围,相邻LED灯珠的间距设置得较大也能保证LED灯管的均光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LED灯珠较少,既可节约制造成本,亦可简化工艺流程。(*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LED灯管
本技术属于灯具
,尤其涉及一种LED灯管。
技术介绍
LED作为新一代绿色光源,具有光效高、寿命长、节能、环保等优点,其已在诸多领域广泛使用,其中LED灯管已经逐渐普遍使用。现有LED灯管是这样实现的:在其灯壳内排列多颗LED灯珠,LED灯珠发光时形成发光区域,由此实现“灯管”的效果。这种LED灯管需要使用大量的LED灯珠紧密排列以实际均光的效果,因此它的制造成本较高,工艺也比较复杂。然而,这种LED灯管即使使用了大量的LED灯珠密集地排列,但是它的均光效果依然不佳,依然会出现亮暗不均的现象。现有技术也有通过加设具有扩光功能的透光罩以加强LED灯管均光效果,但是这种方法还是不能完全解决亮暗不均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具有均光效果的LED灯管,该灯管内相邻的LED灯珠之间的距离可以设置得较大,使用的LED灯珠数量可以较少。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LED灯管,包括:灯壳、透光罩、载板及多个LED灯珠,所述LED灯珠均匀分布设于所述载板上,所述灯壳设有安装槽,所述载板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透光罩盖合于所述灯壳的安装槽上,其还包括透明均光件,所述透明均光件设于所述载板上且覆盖所述LED灯珠,所述透明均光件表面上对应每个所述LED灯珠的位置均设有功能区域,所述功能区域设有半反射半透光的半反射层以及可全反射光线的全反射层,所述半反射层位于所述LED灯珠的正上方,所述全反射层为若干个围绕所述半反射层分布的网点。进一步地,所述透明均光件呈长条状,所述LED灯珠及所述功能区域均沿所述透明均光件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列设置,所述透明均光件的表面为柱面,沿与所述柱面垂直的方向剖切所得的曲线为抛物线。更进一步地,所述抛物线的顶点朝其焦点的方向凹陷。具体地,所述半反射层呈由矩形和圆形叠加或拼接形成的几何图形,所述矩形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透明均光件的长度方向,所述圆形的圆心位于所述矩形的中心;所述全反射层的网点分布于所述半反射层的两侧,所述网点的面积沿着远离所述半反射层的方向逐渐缩小。更具体地,所述透明均光件设有用于容置所述LED灯珠的容置槽。优选地,所述载板与所述安装槽的槽底之间夹设有导热胶。进一步地,所述灯壳和所述透光罩均呈长槽状,所述灯壳的两侧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插槽,所述透光罩的两侧分别设有可插入所述插槽的凸缘。更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LED灯珠工作状态的电子器件组。特别地,所述透明均光件及所述载板均呈圆盘状,所述LED灯珠围绕所述载板的中心均匀分布。进一步地,所述半反射层呈圆形,所述全反射层的网点分布于所述半反射层环周,所述网点的面积沿着远离所述半反射层的方向逐渐缩小。本技术所提供的LED灯管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在透明均光件上设置半反射层及全反射层,可将LED灯珠所发出的光线进行部分反射,扩大单颗LED灯珠在透明均光件上的出光范围,这样,即使相邻的LED灯珠之间的距离设置得较大,也能保证LED灯管的均光效果。由于相邻LED灯珠之间的距离可以设置得足够大,因此使用较少的LED灯珠即可达到现有技术采用较多LED灯珠所能达到的出光效果。采用较少的LED灯珠不但可以节约制造成本,还可以简化工艺流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LED灯管的结构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LED灯管的装配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透明均光件的局部主视图;图4为光线在LED灯管内部的光路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透明均光件的左视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LED灯管垂直长度方向的剖视图;图7为图1中I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见图1与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LED灯管,包括:灯壳1、透光罩2、载板3及多个LED灯珠4,所述LED灯珠4均匀分布设于所述载板3上,所述灯壳I设有安装槽11 (参见图7),所述载板3设于所述安装槽11内,所述透光罩2盖合于所述灯壳I的安装槽11上;该LED灯管还包括透明均光件5,所述透明均光件5设于所述载板3上且覆盖所述LED灯珠4,所述透明均光件5表面上对应每个所述LED灯珠4的位置均设有功能区域51 (结合图3),所述功能区域51设有半反射半透光的半反射层511以及可全反射光线的全反射层512,所述半反射层511位于所述LED灯珠4的正上方,所述全反射层512为若干个围绕所述半反射层511分布的网点。值得注意的是,半反射层511 “半反射半透光”的意思是指半反射层511允许射向它的光线一部分透过,另一部分则被它反射回去。至于半反射层511对光线的反射率和透光率,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通过计算和实验设置它们的数值。作为半反射层511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中,半反射层511容许50%的光线透过,且反射另外50%的光线。半反射层511与全反射层512可采用具有半反射半透光特性的材料通过电镀或者印刷的手段设于透明均光件5的表面上。另外,本技术中的透光罩2可根据需要选用纯透明材料制造,也可采用具有扩光功能的材料制造,为了起到最佳的均光效果,在本实施例中,透光罩2由具有扩光功能特性的材料制造形成扩光罩。参见图4,LED灯珠4发光时,射向半反射层511的光线,一部分透过,另一部分则被反射回载板3 ;射向全反射层512的光线被全部反射;射向透明均光件5但不射向半反射层511及全反射层512的光线则完全透过透明均光件5。被半反射层511及全反射层512反射的光线,在载板3与透明均光件5之间经过若干次反射,最终透过透明均光件5。所有透过透明均光件5的光线射向透光罩2并射向外界,最终达到LED灯管发出均光的效果。经试验,本技术所提供的LED灯管具有极佳的均光效果。由上述分析可知,如果通过透明均光件5的光线的均光效果已经达到所需的标准,那么在实际运用中透光罩2可是可以省去的。本技术通过在透明均光件上设置半反射层及全反射层,可将LED灯珠所发出的光线进行部分反射,扩大单颗LED灯珠在透明均光件上的出光范围,这样,即使相邻的LED灯珠之间的距离设置得较大,也能保证LED灯管的均光效果。由于相邻LED灯珠之间的距离可以设置得足够大,因此使用较少的LED灯珠即可达到现有技术采用较多LED灯珠所能达到的出光效果。采用较少的LED灯珠不但可以节约制造成本,还可以简化工艺流程。为更充分地利用反射回载板3的光线,本技术的载板3表面还可以涂覆反光层。参见图3,所述透明均光件5呈长条状,所述LED灯珠4及所述功能区域51均沿所述透明均光件5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列设置,所述透明均光件5的表面为柱面,沿与所述柱面垂直的方向剖切所得的曲线为抛物线。由光学原理可知,半反射层511及全反射层512设于抛物面上,可对被反射的光线进行更好的聚光,充分利用光线,同时可以使得最终射出透明均光件5的光线具有更好的均光效果。参见图5,为了使得透明均光件5具有更好的均光效果和出光范围,所述抛物线的顶点可朝其焦点的方向凹陷。继续参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LED灯管,包括:灯壳、透光罩、载板及多个LED灯珠,所述LED灯珠均匀分布设于所述载板上,所述灯壳设有安装槽,所述载板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透光罩盖合于所述灯壳的安装槽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透明均光件,所述透明均光件设于所述载板上且覆盖所述LED灯珠,所述透明均光件表面上对应每个所述LED灯珠的位置均设有功能区域,所述功能区域设有半反射半透光的半反射层以及可全反射光线的全反射层,所述半反射层位于所述LED灯珠的正上方,所述全反射层为若干个围绕所述半反射层分布的网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灯管,包括:灯壳、透光罩、载板及多个LED灯珠,所述LED灯珠均匀分布设于所述载板上,所述灯壳设有安装槽,所述载板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透光罩盖合于所述灯壳的安装槽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透明均光件,所述透明均光件设于所述载板上且覆盖所述LED灯珠,所述透明均光件表面上对应每个所述LED灯珠的位置均设有功能区域,所述功能区域设有半反射半透光的半反射层以及可全反射光线的全反射层,所述半反射层位于所述LED灯珠的正上方,所述全反射层为若干个围绕所述半反射层分布的网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均光件呈长条状,所述LED灯珠及所述功能区域均沿所述透明均光件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列设置,所述透明均光件的表面为柱面,沿与所述柱面垂直的方向剖切所得的曲线为抛物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抛物线的顶点朝其焦点的方向凹陷。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反射层呈由矩形和圆形叠加或拼接形成的几何图形,所述矩形的长度方向垂直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俊但柏林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华瑞光源科技有限公司华瑞光电惠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