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车及其安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67245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30 1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运输车及其安装装置,所述安装装置包括机架、调节座、旋转机构和定位机构;机架上设有第一安装部,调节座上设有第二安装部;旋转机构连接调节座的一侧和机架使得调节座可相对于机架转动,从而改变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第一安装部之间的距离;定位机构连接调节座的另一侧和机架,在调节座转动至预定位置时将所述调节座与所述机架定位固定。将通过皮带轮传动机构传动连接的两机组分别安装于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上时,通过调节座的转动可改变两皮带轮之间的中心距,调节皮带松紧度;旋转机构和定位机构对调节座的运动自由度具有较好的限制,皮带可以保持平衡度,调节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运输车及其安装装置,所述安装装置包括机架、调节座、旋转机构和定位机构;机架上设有第一安装部,调节座上设有第二安装部;旋转机构连接调节座的一侧和机架使得调节座可相对于机架转动,从而改变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第一安装部之间的距离;定位机构连接调节座的另一侧和机架,在调节座转动至预定位置时将所述调节座与所述机架定位固定。将通过皮带轮传动机构传动连接的两机组分别安装于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上时,通过调节座的转动可改变两皮带轮之间的中心距,调节皮带松紧度;旋转机构和定位机构对调节座的运动自由度具有较好的限制,皮带可以保持平衡度,调节效果好。【专利说明】运输车及其安装装置
本技术涉及车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运输车及其安装装置。
技术介绍
现行的粉粒物料运输车往往采用气卸式卸料方式,该卸料方式是通过动力机组带动空压机产生一定压力气流,通过卸料管道进行卸料。粉粒物料运输车中,空压机固定安装于车架前机架上,动力机组则由一安装座安装于车架前机架上,在空压机和动力机组上分别设置皮带轮并用皮带使两者传动连接,动力机组即可通过该皮带传动机构带动空压机工作。目前的粉粒物料运输车中,用以安装动力机组的安装座一般都采用前后平移的结构形式,参阅图1,安装座3a相对于车架Ia前机架可沿左右方向(以图1的视图方向作为参照)直线移动,动力机组安装于安装座3a上随安装座3a进行位置调整时,动力机组的皮带轮相对于空压机的皮带轮具有水平方向上的位置变化,两者在竖直方向上的间距则不变,通过该调整,两皮带轮的中心距发生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整皮带松紧度,但两皮带轮的中心轴线在水平方向上可能会具有较大的间距,导致两皮带轮中心连线两侧的皮带不平衡,皮带松紧度调节效果不佳。在该结构中,仍然容易出现皮带过松或过紧情况,易造成皮带打滑传动无力或皮带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运输车上的安装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动力机组安装位置不便于调整而使得动力机组与空压机之间皮带松紧度调节效果差的问题。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安装装置的运输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运输车上的安装装置,包括机架、调节座、旋转机构和定位机构;机架上设有第一安装部,调节座上设有第二安装部;旋转机构连接所述调节座的一侧和所述机架使得调节座可相对于所述机架转动,从而改变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第一安装部之间的距离;定位机构连接所述调节座的另一侧和所述机架,在调节座转动至预定位置时将所述调节座与所述机架定位固定。根据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至少一第一定位组件,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调节杆和上调节件,上调节件位置可调地连接在所述调节杆上;所述调节杆连接所述机架,所述上调节件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座;调节座在转动时,所述上调节件可在所述调节杆上移动。根据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调节杆包括杆体和位于所述杆体下端使杆体相对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的铰接座;所述杆体转动轴线与所述调节座转动轴线平行。根据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铰接座包括下支座和铰接轴,所述下支座为板状;所述杆体下端设有两间隔设置的安装耳,所述下支座夹设于所述两安装耳之间,所述安装耳和所述下支座上设有对应的供所述铰接轴穿设的铰接孔而实现转动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上调节件包括上支座和两限位件,所述上支座活动套设于所述杆体上,所述两限位件分列于所述上支座的上侧和下侧,两限位件分别位置可调地与所述杆体连接而对所述上支座进行限位。根据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杆体上设有螺纹,所述限位件包括限位螺母,所述限位螺母与所述杆体适配螺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上支座包括一底板和分别位于底板两侧的两侧板,整体构成一 U字型结构,所述底板套设于所述杆体上,所述底板和两侧板均与所述调节座固定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两个第二定位组件,两第二定位组件沿所述调节座转动轴线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侧固定板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在调节座转动至不同位置时均可使调节座与侧固定板连接固定。根据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侧固定板上设有以所述调节座转动轴线为中心线的圆弧形通孔,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螺栓和连接螺母,所述连接螺栓穿过所述圆弧形通孔将所述侧固定板与所述调节板连接固定,且连接螺栓在圆弧形通孔内的位置可调,所述连接螺母适配螺接于所述连接螺栓的自由端。根据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可相对转动的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所述第一构件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构件与所述调节座固定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通过一销轴铰接,所述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为销套,所述销轴穿过所述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使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转动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二安装部设有长孔,所述长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调节座转动轴线方向平行。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运输车,包括车架和设置于车架上的如上所述的安装装置,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车架或与所述车架为一体结构。根据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运输车还包括空压机、动力机组、分别安装于所述空压机和动力机组上的两皮带轮以及绕接于所述两皮带轮上的皮带;所述空压机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上,所述动力机组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部上,所述调节座转动时使得两皮带轮之间的中心距变化。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一、通过旋转机构使调节座可相对机架转动,使得调节座上第二安装部相对于机架上第一安装部的距离发生变化,当将通过皮带轮传动机构传动连接的两机组分别安装于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上时,调节座的转动即可改变两皮带轮之间的中心距从而调整了两皮带轮之间的中心距,达到了调节皮带的松紧程度的目的。二、通过旋转机构和定位机构对调节座相对于车架的运动自由度有较好的限制,调节座的位置变化主要在重心高度的变化,即皮带松紧度的调节主要依赖于两皮带轮竖直方向间距的变化,皮带可以保持平衡度,调节效果好。三、位置调整通过转动来实现,相对于直线运动调整位置来说,所需的调整作用力要小,更为省力。四、在安装时可以先将该安装装置安装于车架上,再将其他机组安装于该安装装置上,安装相对容易。【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运输车上安装装置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安装装置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安装装置实施例局部结构的正视图。图4是本技术安装装置实施例局部结构的侧视图。图5是本技术安装装置实施例局部结构的俯视图。图6是本技术安装装置实施例中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安装装置实施例中第一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运输车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0、安装装置;200、空压机;201、第一皮带轮;300、动力机组;301、第二皮带轮;400、皮带;1、机架;11、第一安装部;2、调节座;21、第二安装部;211、长孔;3、旋转机构;31、第一构件;32、第二构件;33、销轴;34、锁紧螺母;35、平垫;36、弹垫;4、定位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运输车上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其上设有第一安装部;调节座,其上设有第二安装部;旋转机构,连接所述调节座的一侧和所述机架使得调节座可相对于所述机架转动,从而改变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第一安装部之间的距离;定位机构,连接所述调节座的另一侧和所述机架,在调节座转动至预定位置时将所述调节座与所述机架定位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成陈鹏李子韬高承文黄祖志陈学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中集专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