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镁靶的磁隧道结制备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制备的磁隧道结中MgO薄膜结晶度低,导致隧穿磁电阻不高的问题。其实现步骤是:先在清洗后的Si衬底基片上淀积一层SiO2薄膜;再在SiO2薄膜上磁控溅射Ta/Ru/Ta/CoFeB金属层;然后利用金属Mg靶,通入3-30sccm的O2,在CoFeB上淀积一层MgO薄膜;最后在MgO薄膜上溅射CoFeB/Ta/Ru金属层,得到磁隧道结结构并置于真空中退火。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磁隧道结具有绝缘层MgO结晶度高,隧穿磁电阻率高的优点,可用于制作自旋存储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主要解决现有技术制备的磁隧道结中MgO薄膜结晶度低,导致隧穿磁电阻不高的问题。其实现步骤是:先在清洗后的Si衬底基片上淀积一层SiO2薄膜;再在SiO2薄膜上磁控溅射Ta/Ru/Ta/CoFeB金属层;然后利用金属Mg靶,通入3-30sccm的O2,在CoFeB上淀积一层MgO薄膜;最后在MgO薄膜上溅射CoFeB/Ta/Ru金属层,得到磁隧道结结构并置于真空中退火。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磁隧道结具有绝缘层MgO结晶度高,隧穿磁电阻率高的优点,可用于制作自旋存储器。【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电子
,涉及一种,可用于自旋随机存储器。技术背景近年来,随着微电子工业的爆炸式发展,传统Si基半导体电子器件的特征尺寸进入了微米、纳米数量级。这就要求存储器件除了具有高读取速率和非易失性等特点,还要实现低损耗。同时,工艺兼容性要求许多薄膜微电子器件在Si衬底上具有良好的集成性。作为新一代的存储器,自旋随机存储器不但能提高集成度和读取速度,而且能利用现有的半导体技术与逻辑电路集成,有效地降低互联延迟,实现超低功耗,进而可以推动一种全新的快速休眠和快速唤醒的VLSI系统的研制。铁磁/绝缘/铁磁结构的磁隧道结MTJ因其在室温下表现出巨大的隧穿磁电阻TMR而备受人们关注。可将其应用在磁记录、纳米振荡器、传感器等自旋电子学装置中。1995年,Miyazaki和Tezukad以非晶Al2O3为绝缘势垒层,分别以多晶Fe或CoFe作为铁磁层,室温下TMR值约为20%。随后,Djayaprawira等用磁控溅射法制备出CoFeB/MgO/CoFeB MTJ,其TMR值大于200%。2007年,Lee等在磁控溅射CoFeB/MgO/CoFeB MTJ中得到高达500%的室温TMR值,5K时TMR值可达1010%。MgO由于具有低损耗和高热稳定性,近年来在磁隧道结中作为隧穿层得到广泛应用。在基于CoFeB/MgO/CoFeB磁隧道结的自旋存储单元中,MgO作为隧穿层,其结晶质量直接影响到CoFeB合金铁磁层晶化质量,进而对整个器件的性能产生影响。当前,磁隧道结中MgO薄膜是直接利用MgO靶的磁控溅射淀积得到。由于溅射过程中存在O原子的损耗,到达样品上的O原子少于Mg原子,使得MgO薄膜的结晶度不好,磁隧道结的隧穿磁电阻降低,最终影响到自旋存储器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以提高磁隧道结中MgO薄膜的结晶度,从而增大磁隧道结的隧穿磁电阻,提高自旋存储器的性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清洗:对Si衬底基片进行清洗,以去除表面污染;2)生长SiO2:在清洗后的Si衬底基片上淀积一层300-700nm厚的SiO2薄膜;3)淀积金属层:利用磁控溅射法在SiO2薄膜上淀积Ta/Ru/Ta/CoFeB金属层;4)淀积MgO薄膜:利用金属Mg作为靶材,对磁控溅射腔抽真空,然后向该磁控溅射腔中通入一定量的O2和Ar气,在CoFeB上淀积MgO薄膜;5)在MgO薄膜上派射CoFeB/Ta/Ru金属层,形成磁隧道结结构,再放入真空中在200-500°C下退火 30-120min。作为优选,所述步骤I)对Si衬底基片进行清洗,按如下步骤进行:Ia)对Si衬底基片使用ΝΗ40Η+Η202试剂浸泡样品lOmin,取出后烘干,以去除样品表面有机残余物;Ib)将去除表面有机残余物后的Si衬底基片再使用HC1+H202试剂浸泡样品lOmin,取出后烘干,以去除离子污染物。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中的Ta/Ru/Ta/CoFeB金属层,其各层厚度分别是:Ta为3-lOnm, Ru 为 5_15nm, Ta 为 3-lOnm, CoFeB 为 3_9nm。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和步骤5)中的磁控溅射,其工艺条件为:溅射腔的真空度为5X10_3Pa,腔内温度为30°C,溅射功率为50-110W,溅射过程中通入的Ar气流量为10_50sccmo作为优选,所述步骤4)中的磁控溅射,其工艺条件为:溅射腔的真空度为5 X 10?,腔内温度控制在30-300 °C,通入O2和Ar气的流量分别为3-30sccm和10_50sccmo作为优选,所述步骤4)中淀积的MgO薄膜,其厚度为l_5nm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5)中的CoFeB/Ta/Ru金属层,其各层厚度分别是=CoFeB为2_6nm, Ta 为 3-lOnm, Ru 为 3-lOnm。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使用金属Mg作为靶材,由于这种靶材不易裂开,故可重复使用;2.本专利技术由于在磁控溅射MgO时通入的O2与Mg反应,提高了生成的MgO的结晶度,保持了自旋电流的相位,且提高了隧穿磁电阻;3.本专利技术由于生成MgO的结晶度得到了提高,从而为MgO薄膜上CoFeB的结晶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模板,提高了 MgO薄膜上CoFeB的质量。【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制备薄膜的磁控溅射设备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制备磁隧道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制备磁隧道结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制备薄膜的磁控溅射设备主要由磁控溅射腔1,正极2,样品固定台3,靶材固定台4,发射电极5,冷却水循环箱6,磁极7,进气管道8和真空泵9组成。发射电极5接电源负极;两个磁极7形成磁场;通过真空泵9对磁控溅射腔I抽真空;冷却水循环箱6中有冷却水流动降温;待镀膜样品放在样品固定台3上;工作气体从进气管道8通入磁控派射腔I内;祀材固定在祀材固定台4上。参照图2,本专利技术要制备的磁隧道结,包括Si衬底基片1,SiO2薄膜2,Ta金属薄膜层3,Ru金属薄膜层4,CoFeB金属薄膜层5,MgO薄膜层6 ;其中,SiO2薄膜2氧化生长在Si衬底基片I上;Ta金属薄膜层3溅射在SiO2薄膜2上;Ru金属薄膜层4,Ta金属薄膜层3和CoFeB金属薄膜层5依次溅射,形成Ta/Ru/Ta/CoFeB结构铁磁层;Mg0薄膜层6溅射在铁磁层中CoFeB金属薄膜层5上;CoFeB金属薄膜层5磁控溅射在MgO薄膜层6上,Ta金属薄膜层3, Ru金属薄膜层4依次派射,形成CoFeB/Ta/Ru结构铁磁层。参照图3,本专利技术制备磁隧道结的方法给出如下三种实施例。实施例1步骤1:清洗Si衬底基片,以去除表面污染物,如图3 (a)。(1.1)对Si衬底基片使用ΝΗ40Η+Η202试剂浸泡样品lOmin,取出后烘干,以去除样品表面有机残余物;(1.2)将去除表面有机残余物后的Si衬底基片再使用HC1+H202试剂浸泡样品lOmin,取出后烘干,以去除离子污染物。步骤2:生长SiO2薄膜,如图3 (b)。将清洗后的Si衬底基片放入化学气相淀积CVD系统反应室中,对反应室抽真空达到200Pa,将该反应室温度设为300°C,射频功率为100W,然后向反应室内同时通入流量为400sccm 的 SiH4 和 800sccm 的 N2O,生长一层 300nm 厚的 SiO2 薄膜。步骤3:溅射 Ta/Ru/Ta/CoFeB 金属层,如图 3 (C)。将生长有SiO2薄膜的Si衬底基片置于磁控溅射仪的样品固定台上,对磁控溅射腔抽真空达到5X10_3Pa,将腔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镁靶的磁隧道结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清洗:对Si衬底基片进行清洗,以去除表面污染; 2)生长SiO2:在清洗后的Si衬底基片上淀积一层300‑700nm厚的SiO2薄膜; 3)淀积金属层:利用磁控溅射法在SiO2薄膜上淀积Ta/Ru/Ta/CoFeB金属层; 4)淀积MgO薄膜:利用金属Mg作为靶材,对磁控溅射腔抽真空,然后向该磁控溅射腔中通入一定量的O2和Ar气,在CoFeB上淀积MgO薄膜; 5)在MgO薄膜上溅射CoFeB/Ta/Ru金属层,形成磁隧道结结构,再放入真空中在200‑500℃下退火30‑120mi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辉,赵亚秋,张玉明,张义门,娄永乐,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