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餐厨废水油水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44545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23 19:18
一种餐厨废水油水分离装置。壳体上有进水管,壳体内有第一竖状板(5)和第二竖状板(6),依次构成第一油水分离区(7)、第二油水分离区(8)、集水区(9);第一油水分离区上部与第二油水分离区上部相通;第二油水分离区下部与集水区下部相通;第一油水分离区内有搅拌构件(10),第二油水分离区上部有集油槽,集水区上部有集水槽(4),集水槽的侧板为可调节水流液面高度的堰板组件(11),堰板组件(11)中的移动堰板(13)可沿固定堰板(12)水平位移,移动堰板的位移可调节水流液面高度,第二油水分离区内有斜板构件(17);具有一级和二级油水分离、结构简单、可降低造价、便于维护清洗及运行稳定性好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餐厨废水油水分离装置。壳体上有进水管,壳体内有第一竖状板(5)和第二竖状板(6),依次构成第一油水分离区(7)、第二油水分离区(8)、集水区(9);第一油水分离区上部与第二油水分离区上部相通;第二油水分离区下部与集水区下部相通;第一油水分离区内有搅拌构件(10),第二油水分离区上部有集油槽,集水区上部有集水槽(4),集水槽的侧板为可调节水流液面高度的堰板组件(11),堰板组件(11)中的移动堰板(13)可沿固定堰板(12)水平位移,移动堰板的位移可调节水流液面高度,第二油水分离区内有斜板构件(17);具有一级和二级油水分离、结构简单、可降低造价、便于维护清洗及运行稳定性好的特点。【专利说明】一种餐厨废水油水分离装置
本技术涉及含油废水的油水分离装置,具体涉及餐厨垃圾处理中高浓度含油废水的油水分离设备,还可用于其它油脂类别的含油废水的油水分离。
技术介绍
餐厨垃圾处理过程产生的含油废水,其特点是油脂以动、植物油为主,含油量高,而冶金、机械加工等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含油废水的油脂大多是矿物油。油水分离常用的方法有重力法、离心法、浮选法等。已有的含油废水油水分离装置的结构,因废水中含有的油脂类别或性质不同而不同。201120170867.3号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一体化餐饮废水自动油水分离机”,其结构包括壳体,壳体壁上有进水管,壳体内从左至右依次设有4件竖状板,在壳体内依次构成除渣区、气浮区、油水分离区和集水区;除渣区内有过滤篮,气浮区内有机械式气浮发生机头,油水分离区的上部有集油槽和链式刮油装置,集油槽的侧板为油流堰板,通过链式刮油装置,将位于油水分离区上部的浮油物刮送到集油槽内;集水区的上部有集水槽,集水槽有出水口,集水槽的侧板为水流堰板,为餐饮废水经过滤篮去除食物残渣后进入气浮区,利用具有一定压力的气体使气浮发生机头叶轮高速转动,随之产生大量30-100微米的微气泡,废水中的油脂黏附微小气泡上并上浮而实现油水分离,有较好的效果;不足的是:1、由于该装置采用气浮法进行油水分离,气浮发生装置的运行需配备压缩气体气源装置和相应的输送管道,气源系统较为繁琐、复杂,且增加造价;2、由于采用链式刮油装置将浮油物刮送到集油槽内,链式刮油装置的设置,一是使整个油水分离机结构复杂化,二是刮油装置在刮油作业中容易黏附油脂而引发故障,需经常清洗维护,增加维护清洗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201110171651.3号专利文献公开了 “一种油水分离器”,其结构包括壳体,壳体壁上有进水管,壳体内设有一竖状板,在壳体内构成油水分离区和集水区,油水分离区内设置由波纹板相互交叉叠加固定成一体的油相聚集器,油水分离区上部有集油槽,集油槽的侧板为油流堰板,集油槽内设有可升降的出油装置,集水区的侧板为水流堰板,水流堰板的一侧为出水区并有出水口 ;该油水分离器适用于含矿物油等工业含油废水的油水分离,该油水分离器的油相聚集器,由多片波纹板相互交叉叠加固定为一体构成,废水流经相邻波纹板之间的通道实现油水分离,不足的是:在用于含油率较高的废水作业中,相邻波纹板之间的通道壁上容易黏附油脂而引发堵塞,不便清洗,增加维护清洗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且不适宜餐厨废水的油水分离,而且在集油槽内设置可升降的出油装置,使得整个油水分离器的结构趋于复杂,并增加造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餐厨废水油水分离装置,简化结构,便于清洗维护,水流堰板可调节水流液面地高度,并通过水流液面高度的调节,满足油水分离区上部的浮油物顺利排入集油槽,提高运行稳定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参见附图:本技术包括壳体1、集油槽3和集水槽4,壳体I壁上有进水管2,集油槽3有出油口 3a,集水槽4有出水口 4a;所述壳体I内设有第一竖状板5和第二竖状板6,在壳体I内依次构成第一油水分离区7、第二油水分离区8、集水区9 ;所述第一油水分离区7的上部与第二油水分离区8的上部相通;第二油水分离区8的下部与集水区9的下部相通;所述进水管2与第一油水分离区7相通;所述第一油水分离区7内设有搅拌构件10 ;所述的集油槽3位于第二油水分离区8的上部,集油槽3的侧板为油流堰板3b ;所述的集水槽4位于集水区9的上部,集水槽4的侧板为可调节水流液面高度的堰板组件11。进一步的结构是:所述第二油水分离区内设置若干斜板构件17,参见图14。所述堰板组件11包括固定堰板12和可沿该固定堰板水平位移的移动堰板13,参见图1至图4 ;所述固定堰板12的上沿为第一齿状结构12a,相邻的第一齿状结构12a之间的空间为该固定堰板上的水流通道12b,水流通道12b的底端即为该水流通道12b的低端;所述移动堰板13的上沿为第二齿状结构13a,第二齿状结构13a的结构参数与固定堰板12上的第一齿状结构12a的结构参数相同,相邻的第二齿状结构13a之间的空间为该移动堰板的水通道13b ;所述第二齿状结构13a与第一齿状结构12a对应组合构成堰板组件11上的通道Ila ;移动堰板13的水平位移可调节所述通道Ila低端的高度;调节通道Ila低端的高度即随之实现水流液面高度的调节;如图3所示,在移动堰板13上沿的第二齿状结构13a与固定堰板12上沿的第一齿状结构12a —一对应组合时,移动堰板13上的第二通道13b与固定堰板12上的第一通道12b即随之相应重合,此种状态下,所述堰板组件11上的通道Ila即为固定堰板12上的第一通道12b和移动堰板13上的第二通道13b,所述第一通道12b和第二通道13b的低端即为本堰板组件上的通道Ila的低端hi ;当移动堰板13相对于固定堰板12水平位移一定距离后,所述第二齿状结构13a与第一齿状结构12a产生相对位移(即错位),第二齿状结构13a与第一齿状结构12a错位后所形成的空间即为堰板组件11上调节后的通道11a,参见图6,第二齿状结构13a与第一齿状结构12a错位后的边沿结合点即为堰板组件11上调节后的通道Ila的低端h2,图3所示的通道Ila低端的升高值h=h2_hl。所述固定堰板12上至少设有两件限位导向件15,所述移动堰板13上至少设有两个与限位导向件15相对应的水平条形孔16,所述限位导向件15的一端位于对应的水平条形孔16内,参见图3、图5,限位导向件15起移动堰板13水平移动时的限位和导向作用,可使得移动堰板13相对于固定堰板12产生水平位移,以满足移调节后的堰板组件11上的通道的底端(高度)均处在同一水平线上,且位移时平稳和可靠。设有驱动移动堰板13水平位移的构件。移动堰板13沿固定堰板12的水平位移可通过下述任一一种驱动结构或方式来实现:1、人工驱动移动堰板13水平位移,即在松开限位导向件15的紧固件后,通过人工手动由一端直接推动或拉动移动堰板13本体的操作,使移动堰板13产生相应的水平位移;该方式宜用于重量较轻的移动堰板13。2、在移动堰板13上设置供人工驱动该移动堰板水平位移用的构件。如图7、图8所示,即在移动堰板13上设置凸出其板面的、供人工驱动该移动堰板水平位移用的构件13c,当采用人工直接驱动移动堰板13位移时,利用构件13c作为手动操作构件,通过一人位于一端的推动或拉动而驱动移动堰板2水平位移;此外,也可使用另外设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餐厨废水油水分离装置,包括壳体(1)、集油槽(3)和集水槽(4),壳体(1)壁上有进水管(2),集油槽(3)有出油口(3a),集水槽(4)有出水口(4a);其特征是:所述壳体(1)内设有第一竖状板(5)和第二竖状板(6),在壳体(1)内依次构成第一油水分离区(7)、第二油水分离区(8)、集水区(9);所述第一油水分离区(7)的上部与第二油水分离区(8)的上部相通;第二油水分离区(8)的下部与集水区(9)的下部相通;所述进水管(2)与第一油水分离区(7)相通;所述第一油水分离区(7)内设有搅拌构件(10);所述的集油槽(3)位于第二油水分离区(8)的上部,集油槽(3)的侧板为油流堰板(3b);所述的集水槽(4)位于集水区(9)的上部,集水槽(4)的侧板为可调节水流液面高度的堰板组件(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剑虹唐清畅罗友元王宏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