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装配柱塞泵转子和变速器壳体的入壳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3744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5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装配柱塞泵转子和变速器壳体的入壳工装,其通过挡块、顶杆和定位件构成旋转支撑定位组件,先向上拉动顶杆即可带动挡块顺时针转动,以便于将柱塞泵转子装入内腔,再向下拉动顶杆即可带动挡块逆时针转动,使得挡块起到支撑作用,并将定位件插入顶杆上的定位孔中,防止柱塞泵转子从内腔中分离。最后,将带有柱塞泵转子的入壳工装一起放入变速器壳体,在确保柱塞泵转子与变速器壳体对中后,拔出定位件,柱塞泵转子即可在重力作用下脱离内腔并与变速器壳体实现装配对位。整体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转子进壳体时无需接触转子,从而避免了夹伤,而且有利于实现转子与变速器壳体的装配对中,避免了转子在装配过程中磕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柱塞泵转子装配,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装配柱塞泵转子和变速器壳体的入壳工装


技术介绍

1、液压传动是指以液体为工作介质进行能量传递和控制的一种传动方式,是利用液体压力能进行能量转换的传动方式,而液压无级变速器是根据液压静力原理工作的,它由两个柱塞泵组成,一个作为油泵、另一个作为液压马达,液压泵通过换向阀管路连接液压马达构成无级变速机构,在使用中,将需要变速的电机和液压泵传动连接,通过调节液压泵输出的液压油的压力和流量来调节液压马达的输出转速,即可进行无级变速。其中,液压无级变速器的柱塞泵转子与变速器壳体之间需配合紧密,目前常用的装配方式都是人工手工装配,装配时壳体和柱塞泵转子之间没有导向,导致对中困难,转子容易磕碰到壳体内壁造成损伤,而且手工安装时也容易夹伤,并且装配质量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装配柱塞泵转子和变速器壳体的入壳工装,以解决现有装配柱塞泵转子与变速器壳体采用手工装配方式存在的装配难度大、容易导致转子磕碰损伤和夹伤的技术问题。

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装配柱塞泵转子和变速器壳体的入壳工装,包括定位件、预装套筒、挡块铰接座、顶杆和挡块,所述预装套筒的底部开设有用于容纳柱塞泵转子的内腔,所述挡块铰接座固定安装在所述预装套筒上,所述挡块采用铰接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挡块铰接座上,所述挡块的一端与所述顶杆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预装套筒的底部内腔开口处,用于在柱塞泵转子装入内腔后对柱塞泵转子起到支撑作用,所述顶杆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件用于在柱塞泵转子装入内腔后插入定位孔中以实现支撑定位。

3、进一步地,还包括安装在所述预装套筒上的顶杆支座,且所述顶杆支座位于所述挡块铰接座的上方,所述顶杆支座上开设有上下贯穿的第一通孔,所述顶杆在上下移动过程中始终穿过第一通孔。

4、进一步地,所述顶杆上还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顶杆支座的底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顶杆连接。

5、进一步地,所述顶杆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定位孔,其中一个定位孔用于在柱塞泵转子装入内腔后供所述定位件插入,使得所述挡块的另一端旋转至所述预装套筒的底部内腔开口处,另一个定位孔用于在装入柱塞泵转子时供所述定位件插入,使得所述挡块的另一端旋转至避让所述预装套筒底部内腔开口的位置处。

6、进一步地,所述顶杆支座的上端安装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上开设有左右贯穿的第二通孔,所述定位件穿过该第二通孔后与所述顶杆进行定位配合。

7、进一步地,所述预装套筒的顶部设置有提拉把手。

8、进一步地,所述提拉把手的数量为两个,且呈对称设置。

9、进一步地,所述预装套筒的内腔与柱塞泵转子之间的装配间隙为2mm~10mm。

10、进一步地,所述定位件为复位型旋钮柱塞或者定位销。

11、进一步地,所述入壳工装安装在机械臂上,所述定位件与直线驱动机构驱动连接。

12、本技术具有以下效果:

13、本技术的用于装配柱塞泵转子和变速器壳体的入壳工装,通过挡块、顶杆和定位件构成旋转支撑定位组件,先向上拉动顶杆即可带动挡块顺时针转动,从而使得所述挡块解除支撑作用,以便于将柱塞泵转子装入内腔,再向下拉动顶杆即可带动挡块逆时针转动,使得所述挡块对柱塞泵转子的底端起到支撑作用,并将定位件插入顶杆上的定位孔中,起到支撑定位作用,防止柱塞泵转子从预装套筒的内腔中分离。最后,将带有柱塞泵转子的入壳工装一起放入变速器壳体,在确保柱塞泵转子与变速器壳体对中后,拔出定位件,柱塞泵转子即可在重力作用下推动挡块顺时针转动、顶杆向上移动,并与变速器壳体实现装配对位。本技术的入壳工装整体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转子进壳体时无需接触柱塞泵转子,从而避免了夹伤,而且有利于实现柱塞泵转子与变速器壳体的装配对中,避免了转子在装配过程中磕伤。

14、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装配柱塞泵转子和变速器壳体的入壳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件(1)、预装套筒(2)、挡块铰接座(3)、顶杆(4)和挡块(5),所述预装套筒(2)的底部开设有用于容纳柱塞泵转子(100)的内腔,所述挡块铰接座(3)固定安装在所述预装套筒(2)上,所述挡块(5)采用铰接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挡块铰接座(3)上,所述挡块(5)的一端与所述顶杆(4)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预装套筒(2)的底部内腔开口处,用于在柱塞泵转子(100)装入内腔后对柱塞泵转子(100)起到支撑作用,所述顶杆(4)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件(1)用于在柱塞泵转子(100)装入内腔后插入定位孔中以实现支撑定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装配柱塞泵转子和变速器壳体的入壳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预装套筒(2)上的顶杆支座(6),且所述顶杆支座(6)位于所述挡块铰接座(3)的上方,所述顶杆支座(6)上开设有上下贯穿的第一通孔,所述顶杆(4)在上下移动过程中始终穿过第一通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装配柱塞泵转子和变速器壳体的入壳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4)上还套设有复位弹簧(7),所述复位弹簧(7)的一端与所述顶杆支座(6)的底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顶杆(4)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装配柱塞泵转子和变速器壳体的入壳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4)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定位孔,其中一个定位孔用于在柱塞泵转子(100)装入内腔后供所述定位件(1)插入,使得所述挡块(5)的另一端旋转至所述预装套筒(2)的底部内腔开口处,另一个定位孔用于在装入柱塞泵转子(100)时供所述定位件(1)插入,使得所述挡块(5)的另一端旋转至避让所述预装套筒(2)底部内腔开口的位置处。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装配柱塞泵转子和变速器壳体的入壳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支座(6)的上端安装有定位座(8),所述定位座(8)上开设有左右贯穿的第二通孔,所述定位件(1)穿过该第二通孔后与所述顶杆(4)进行定位配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装配柱塞泵转子和变速器壳体的入壳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装套筒(2)的顶部设置有提拉把手(21)。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装配柱塞泵转子和变速器壳体的入壳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把手(21)的数量为两个,且呈对称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装配柱塞泵转子和变速器壳体的入壳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装套筒(2)的内腔与柱塞泵转子(100)之间的装配间隙为2mm~10m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装配柱塞泵转子和变速器壳体的入壳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1)为复位型旋钮柱塞或者定位销。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装配柱塞泵转子和变速器壳体的入壳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壳工装安装在机械臂上,所述定位件(1)与直线驱动机构驱动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装配柱塞泵转子和变速器壳体的入壳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件(1)、预装套筒(2)、挡块铰接座(3)、顶杆(4)和挡块(5),所述预装套筒(2)的底部开设有用于容纳柱塞泵转子(100)的内腔,所述挡块铰接座(3)固定安装在所述预装套筒(2)上,所述挡块(5)采用铰接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挡块铰接座(3)上,所述挡块(5)的一端与所述顶杆(4)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预装套筒(2)的底部内腔开口处,用于在柱塞泵转子(100)装入内腔后对柱塞泵转子(100)起到支撑作用,所述顶杆(4)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件(1)用于在柱塞泵转子(100)装入内腔后插入定位孔中以实现支撑定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装配柱塞泵转子和变速器壳体的入壳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预装套筒(2)上的顶杆支座(6),且所述顶杆支座(6)位于所述挡块铰接座(3)的上方,所述顶杆支座(6)上开设有上下贯穿的第一通孔,所述顶杆(4)在上下移动过程中始终穿过第一通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装配柱塞泵转子和变速器壳体的入壳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4)上还套设有复位弹簧(7),所述复位弹簧(7)的一端与所述顶杆支座(6)的底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顶杆(4)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装配柱塞泵转子和变速器壳体的入壳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4)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定位孔,其中一个定位孔用于在柱塞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又智陶建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