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喷射介质的排出装置及具有该排出装置的液体喷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4089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被喷射介质的排出装置及具有该排出装置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排纸机架下部(33)以下游侧作为摇动支点,设置从侧面看去能够摇动的用纸输送路径,在该排纸机架下部(33)上,第1排纸用从动辊(30)形成可旋转地轴支承。在排纸机架下部(33)上,从第1排纸从动辊(30)向下方突出的分离辊(34)形成可旋转地轴支承。在从下游侧手动供给托架(70)时,分离辊(34)与托架(70)接触,使排纸机架下部(33)摇动,使第1排纸从动辊(30)位移到上方。从而,可简单且低成本地实现使排纸从动辊离开排纸驱动辊及排纸从动辊的高精度位移。(*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通过排出用驱动辊的转动而排出记录用纸等的被喷射介质的排出装置及具有该排出装置的喷墨式记录装置等液体喷射装置。这里,所谓的液体喷射装置,不限于使用喷墨式记录头的,通过从该记录头喷出墨水在被记录介质上进行记录的打印机、复印机以及传真机等记录装置,还包括代替墨水,而将与其用途相对应的液体从相当于所述记录头的液体喷射头中喷向相当于被记录介质的被喷射介质、使所述液体附着在所述被喷射介质上的装置。作为液体喷射头,除了所述记录头之外,还可以举出在制造液晶显示器等的滤色器中所使用的着色剂喷射头、有机EL显示器和面发光显示器(FED)等的电极形成中所使用的电极材料(导电浆料)喷射头、生物芯片制造中所使用的生物有机物喷射头、作为精密滴管的试验料喷射头等。
技术介绍
以下,以作为一种液体喷射装置的喷墨式记录装置(以为简称为打印机),以及作为一种被喷射介质或被记录材料的光盘(以下简称为CD)为例进行说明。在打印机中,是将作为液体的墨水滴直接吐(喷射)在CD的与记录数字数据的面相反一侧的面(标记面)上,从而能够执行打印(实现记录)。由于CD是由小型的圆盘形状构成的,因此,为了输送打印机的用纸输送路径,要将其放置在专用托架(以下称为“输送用托架”)上,在放置在该输送用托架上的状态下进行打印。但是,作为打印机的排出用辊的排纸辊,由作为被旋转驱动的排出用驱动辊的排纸驱动辊、以及作为与该排纸驱动辊弹性相接而从动旋转的排出用从动辊的排纸从动辊构成;且,在所述排纸从动辊是由于外周有齿而与打印面点接触的带齿辊(以下称为“带齿辊”)的情况下,该带齿辊在压接状态下接触到CD的打印面,存在破坏存在于CD打印面正下方上的数据存储区域的危险。因此,从防止这种不合适的情况的观点来看,有必要这样构成,以便在对CD执行打印时,带齿辊位移到与排纸驱动辊分离的位置上,而不接触到CD的打印面。为此,安装有带齿辊的排纸机架(frame)是这样设置的,以便可以改变带齿辊与排纸驱动辊相接触的接触姿势、以及离开排纸驱动辊的离开姿势。以往,使排纸机架改变为所述接触姿势和所述离开姿势的机构,是使操作杆、该操作杆的切换操作及排纸机架的姿势变化相关联的连杆机构(例如专利文献1)。特开平2002-192782号公报但是,在上述以往的结构中,由于设置有所述操作杆以及所述连杆机构,因此结构复杂,部件数目多成为成本提高的一个原因。由于利用操作杆和连杆结构来使带齿辊发生位移,带齿辊的位移量的精度很低,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没有破坏数据记录区域,但有时也会与CD的打印面轻轻接触。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是基于这种情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在简单且低成本地构成使排出用从动辊从排出用驱动辊上离开的结构的同时,还能使排出用从动辊进行高精度的位移。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第1实施方案是一种通过排出用驱动辊的转动而排出被喷射介质的被喷射介质的排出装置,具有设置在在被喷射介质上实施液体喷射的液体喷射头的下游侧的、被旋转驱动的排出用驱动辊;通过靠紧装置被靠紧在所述排出用驱动辊上,通过与所述排出用驱动辊的接触而进行从动转动的排出用从动辊;以及被设置成可以在使所述排出用从动辊与所述排出用驱动辊接触的接触姿势及所述排出用从动辊离开所述排出用驱动辊的离开姿势之间变换姿势的安装所述排出用从动辊的排出用机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出用机架上设置有嵌合部,可以与从所述排出用驱动辊和所述排出用驱动辊之间向上流侧抵抗所述靠紧装置的靠紧力而插入的输送介质的喷射实施区域外的部分相嵌合;在从所述排出用驱动辊和所述排出用从动辊之间向着上流侧插入输送介质时,该输送介质的喷射实施区域外的部分,通过推开所述嵌合部,而使所述排出用机架从所述接触姿势改变为所述离开姿势。根据本技术的第1实施方案,从排出用驱动辊和排出用从动辊之间向上流侧插入的输送介质的液体喷射执行区域之外的部分,由于通过直接推开所述嵌合部而推开排出用机架,使排出用从动辊离开排出用驱动辊,因此,不需要用于使排出用机架从所述接触姿势改变为所述离开姿势的操作杆和连杆机构,因此,使排出用从动辊离开排出用驱动辊的结构构造简单,且能够实现低成本,同时,由于不用插入输送介质就能使排出用从动辊离开排出用驱动辊,因此,能够防止由用户产生的误操作。由于输送介质直接推开排出用机架即所述嵌合部,因此,与通过操作杆和连杆机构来改变排出用机架姿势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排出用从动辊高精度地产生位移。在这里,所谓“输送介质”,可以说是为了在打印用纸(例如厚的纸板)和以小型盘为代表的光盘标签面上进行直接打印,而可以输送放置该光盘的盘输送用托架等的、喷墨式记录装置等的液体喷射装置的被喷射介质输送路径的介质;所谓“被喷射介质”,可以说是不问是否可能输送液体喷射装置的被喷射介质输送路径,而在所述纸板或光盘等的液体喷射装置中执行液体喷射。本技术第2实施方案的被喷射介质的排出装置的特征是,在所述第1实施方案中,设置有所述嵌合部的所述排出用机架在下游侧具有支点,使所述嵌合部的所在位置的上流侧能够摇摆。本技术第3实施方案的被喷射介质的排出装置的特征是本技术第3实施方案的被喷射介质的排出装置在与主体的输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排列有若干个,所述嵌合部配置在位于所述若干个排出用从动辊内的宽度方向的端部上的外侧附近。本技术第4实施方案的被喷射介质的排出装置,这种被喷射介质的排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实施方案到第3实施方案的任意一种方案中,所述嵌合部,设置在与决定所述被喷射介质宽度方向的基准位置的基准位置侧相反一侧上。本技术第5实施方案的被喷射介质的排出装置,这种被喷射介质的排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实施方案到第4实施方案的任意一种方案中,所述嵌合部,是由与输送介质接触而旋转的旋转体而构成的。依据本技术的第5实施方案,由于所述嵌合部是利用与输送介质接触而旋转的旋转体而构成的,因此,没有对输送介质提供伤等损害,且能够无负载而圆滑地插入输送介质。本技术第6实施方案的被喷射介质的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实施方案到第5实施方案的任意一种方案中,所述排出用从动辊是在外周部具有齿的带齿辊。在排出用从动辊是与被喷射介质(被记录材料)的被喷射面(记录执行面或打印面)进行点接触的外周部上有齿的带齿辊的情况下,一旦该带齿辊压接到在光盘等形状的打印面(标签面)正下方存在数据记录区域的某种被记录材料的打印面上,则会存在破坏所述数据存储区域的危险。但是,由于所述本技术的第1实施方案确实能够躲避排出用从动辊,因此,即便是在排出用从动辊是带齿辊的情况下,也没有破坏光盘等打印面正下方上存在的数据存储区域的危险。本技术第7实施方案的被喷射介质的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实施方案到第6实施方案的任意一种方案中,所述嵌合部设置在所述液体喷射头的液体可喷射区域之外。依据本技术第7实施方案,由于所述嵌合部设置在所述液体喷射头的液体喷射执行区域之外,即,所述液体喷射头的液体可喷射区域的右侧或左侧,因此,不妨碍通过所述液体喷射头的液体可喷射区域内的被喷射介质的输送操作。本技术第8实施方案的被喷射介质的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实施方案到第7实施方案的任意一种方案中,具有一个输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被喷射介质的排出装置,是一种通过排出用驱动辊的转动而排出被喷射介质的被喷射介质的排出装置,具有:    设置在在被喷射介质上实施液体喷射的液体喷射头的下游侧的、被旋转驱动的排出用驱动辊;    通过靠紧装置被靠紧在所述排出用驱动辊上,通过与所述排出用驱动辊的接触而进行从动转动的排出用从动辊;以及    被设置成可以在使所述排出用从动辊与所述排出用驱动辊接触的接触姿势及所述排出用从动辊离开所述排出用驱动辊的离开姿势之间变换姿势的安装所述排出用从动辊的排出用机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排出用机架上设置有嵌合部,可以与从所述排出用驱动辊和所述排出用驱动辊之间向上流侧抵抗所述靠紧装置的靠紧力而插入的输送介质的喷射实施区域外的部分相嵌合;    在从所述排出用驱动辊和所述排出用从动辊之间向着上流侧插入输送介质时,该输送介质的喷射实施区域外的部分,通过推开所述嵌合部,而使所述排出用机架从所述接触姿势改变为所述离开姿势。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岛敬一金田聪中岛洋生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