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嘉奇专利>正文

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697071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4 13:48
一种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设有加热主体、介质入口和介质出口,所述加热主体被构造成具有若干个可供液体介质流通的通道,在所述通道内设有可通电而产生热量的发热体,所述通道的一端与所述介质入口相对应,另一通道的一端与所述介质出口相对应,其使得加热时液体介质直接流经所述发热体而被加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具有首尾顺序相连的通道的加热主体,并在通道内设置发热体,使得液体介质依次流经各通道时而可直接被发热体加热,从而可提高加热效率,快速将液体介质加热至所需温度。由于发热体是设置在加热主体内部,其虽然与水直接接触,但由于通道路径长,液体介质的电阻值增加,从而可大大降低泄露电流,保证其使用安全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加热装置加热效率高,使用安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宜大力推广。

Heating device

A heating devic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main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heating medium, entrance and medium export, the heating body is constructed with a plurality of liquid medium circulation channel, electricity and heating body can produce heat is arranged in the channel, and one end of the medium entrance of the channel the corresponding end of the other channel and the medium corresponding to the outlet, the heating liquid directly flows through the heating body is heate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both the main heating sequence of connected channels by setting, and the heating body disposed in the passage, the liquid medium flows through each channel and directly by the heating body for heating, which can improve the heating efficiency, fast liquid medium heated to the required temperature. Because the heating body is arranged in the heating body, although the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water, but because the channel is long, the resistance of liquid medium added value, which can greatly reduce the leakage current, ensure the safety of its use. The heating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heating efficiency, safe use and strong practicability, and should be popularized energetical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加热器,特别涉及一种加热效率高的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即热式开水器,又称快热式开水器,当水流过开水器时,开水器利用电能将水快速加热到100℃而烧开,以供用户直接使用,其无需储水,也无需等待。即热式开水器中最关键的部件是加热装置,其决定了开水器的加热效率和使用安全性。由于水能导电,为保证使用安全,传统的加热装置都是水电分离,发热体不直接与水接触,而是将发热体与水流经的管道的管壁相接触而使管壁被加热,从而将管道中的水加热至所需温度。由于传统的加热装置是通过中间介质进行热传导而将水加热的,其虽然使用安全,但是其加热效率较低,无法快速将水加热到100℃而烧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加热效率高、使用安全的加热装置。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设有加热主体、介质入口和介质出口,所述加热主体被构造成具有若干个可供液体介质流通的通道,在所述通道内设有可通电而产生热量的发热体,所述通道的一端与所述介质入口相对应,另一通道的一端与所述介质出口相对应,其使得加热时液体介质直接流经所述发热体而被加热。所述通道首尾贯通而使得液体介质依次流通各通道而被加热。所述加热主体的通道沿加热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而贯通该加热主体相对的两端,在所述加热主体相对的两端分别密封连接有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在所述第一盖体上设有所述介质入口和所述介质出口,所述介质入口和所述介质出口分别对应于不同通道的端口,所述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被构造成使得所述通道的首尾贯通而使得液体介质由介质入口进入加热主体内后,依次流经各通道后而可由所述介质出口流出。在所述第一盖体上连接有接线柱,所述接线柱的一端位于所述通道和/或介质入口和/或介质出口内,并与所述发热体连接,所述接线柱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盖体而延伸至盖体外。在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加热主体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在所述第二盖体与所述加热主体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在所述第一盖体的一侧表面上设有内凹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尺寸与所述加热主体端部的外尺寸相匹配,在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二凹槽,各第二凹槽分部对应于所述加热主体的每两个通道的端口,在各第二凹槽内分别设有所述接线柱,所述介质入口和所述介质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凹槽相贯通。并与所述第二凹槽相间隔。在所述第二盖体的一侧表面上设有内凹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的内尺寸与所述加热主体端部的外尺寸相匹配,在所述第三凹槽内分别设有一个或多个第四凹槽,各第四凹槽分别对应于所述加热主体的每两个通道的端口。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四凹槽的位置部分对应,部分不对应,该第二凹槽和第四凹槽位置对应的部分分别对应着同一通道相对的两端,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四凹槽位置不对应的部分分别对应着不同通道相对的两端,从而使得所述通道首尾贯通而顺序贯通。在所述第一密封圈上设有形状及位置分别与所述第二凹槽、介质入口及介质出口相匹配的第一通孔,在所述第二密封圈上设有形状及位置分别与所述第四凹槽相匹配的第二通孔。在所述加热主体外设有第一压盖和第二压盖,所述第一压盖和第二压盖对合套装在所述加热主体相对的两端,在所述第一压盖和第二压盖上设有用于将该加热装置固定于使用场所的固定结构,在所述第一压盖、第二压盖和所述加热主体之间分别设有隔热层。本技术的有益贡献在于,其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本技术通过设置具有首尾顺序相连的通道的加热主体,并在通道内设置发热体,使得液体介质依次流经各通道时而可直接被发热体加热,从而可提高加热效率,快速将液体介质加热至所需温度。由于发热体是设置在加热主体内部,其虽然与水直接接触,但由于使液体介质流通的通道被构造呈由多个通道首尾贯通而形成,其有效增加了液体介质流经的路径,从而可大大增加液体介质的电阻值,进而大大降低泄露电流,使泄露电流远低于人体承受的程度,进而保证使用安全,避免使用者触电。本技术的加热装置加热效率高,使用安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宜大力推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加热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剖视图,该剖视图是沿介质入口进行剖视。图6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剖视图,该剖视图是沿介质出口进行剖视。图7是本技术的第二盖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加热主体1、通道11、凹陷12、第一盖体2、第一凹槽21、介质入口22、介质出口23、第二凹槽24、接线孔241、第二盖体3、第三凹槽31、第四凹槽32、第一压盖4、第一侧板41、底板42、第一弯折部43、入口安装孔44、出口安装孔45、接线柱安装孔46、第二压盖5、第二侧板51、顶板52、第二弯折部53、隔热层6、接线柱7、第一密封圈8、第一通孔81、第二密封圈9、第二通孔91。【具体实施方式】下列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解释和补充,对本技术不构成任何限制。如图1~图7所示,本技术的加热装置,其主要要点在于,液体介质可直接流经发热体而被加热,因而可提高加热效率。本技术的加热装置包括加热主体1、发热体、第一盖体2、第二盖体3、第一压盖4、第二压盖5、密封圈、隔热层6和接线柱7。所述加热主体1用于使液体介质形成管路流通,其在液体介质的流通管路上设置有发热体,从而可快速将液体介质加热,提高加热效率。具体的,所述加热主体1被构造成具有若干个通道11,所述通道11分别相互隔离。所述通道11沿所述加热主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贯通所述加热主体1相对的两端,各通道11分别平行。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主体1呈长方体形状,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加热主体1也可设置成圆柱形状。本实施例中,所述通道11共设有6个,其以2*3的阵列方式排布,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通道11也可根据流量需要而设置更少个或更多个,并可根据通道11的数量而设置其排布方式,如可设置成一排多个,或可设置成多排多个。为提高流量,每两个通道11的同一端设有使之相连的凹陷12,从而使得液体介质从一个通道11流至另一个通道11的出口变大。对于本实施例的6个通道11,其一端的6个端口设有3个凹陷12,其另一端的6个端口设有2个凹陷12,另两个端口用于对接介质入口22和介质出口23。位于所述加热主体1相对的两端的凹陷12连通的两个通道11不完全相同——即一个通道11相同,一个通道11不相同,从而使得所述通道11首尾连通而使得液体介质可顺序流经各个通道11。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不在所述加热主体1的端部设置所述凹陷12。在所述加热主体1相对的两端分别密封连接有第一盖体2和第二盖体3。所述第一盖体2和第二盖体3使得所述通道11形成首尾相连而只具有介质入口22和介质出口23的液流通道11。所述第一盖体2的形状与所述加热主体1的形状相匹配,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盖体2呈矩形块状体。为对合连接所述加热主体1,在所述第一盖体2的一侧表面上设有内凹的第一凹槽21,该第一凹槽21的内尺寸与所述加热主体1的外尺寸相匹配,从而使得所述加热主体1的端部可卡接在该第一凹槽21内,避免液体介质外漏。在所述第一盖体2上设有介质入口22和介质出口23,所述介质入口22与所述第一凹槽21贯通,并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加热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设有加热主体(1)、介质入口(22)和介质出口(23),所述加热主体(1)被构造成具有若干个可供液体介质流通的通道(11),在所述通道(11)内设有可通电而产生热量的发热体,所述通道(11)的一端与所述介质入口(22)相对应,另一端与所述介质出口(23)相对应,其使得加热时液体介质直接流经所述发热体而被加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设有加热主体(1)、介质入口(22)和介质出口(23),所述加热主体(1)被构造成具有若干个可供液体介质流通的通道(11),在所述通道(11)内设有可通电而产生热量的发热体,所述通道(11)的一端与所述介质入口(22)相对应,另一端与所述介质出口(23)相对应,其使得加热时液体介质直接流经所述发热体而被加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11)首尾贯通而使得液体介质依次流通各通道(11)而被加热。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主体(1)的通道(11)沿加热主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而贯通该加热主体(1)相对的两端,在所述加热主体(1)相对的两端分别密封连接有第一盖体(2)和第二盖体(3),在所述第一盖体(2)上设有所述介质入口(22)和所述介质出口(23),所述介质入口(22)和所述介质出口(23)分别对应于不同通道(11)的端口,所述第一盖体(2)和第二盖体(3)被构造成使得所述通道(11)的首尾贯通而使得液体介质由介质入口(22)进入加热主体(1)内后,依次流经各通道(11)后而可由所述介质出口(23)流出。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盖体(2)上连接有接线柱(7),所述接线柱(7)的一端位于所述通道(11)和/或介质入口(22)和/或介质出口(23)内,并与所述发热体连接,所述接线柱(7)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盖体(2)而延伸至盖体外。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盖体(2)与所述加热主体(1)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8),在所述第二盖体(3)与所述加热主体(1)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9)。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盖体(2)的一侧表面上设有内凹的第一凹槽(21),所述第一凹槽(21)的内尺寸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嘉奇
申请(专利权)人:杨嘉奇深圳高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