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晶盒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239041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9 1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晶盒,包括:第一基板,该第一基板表面形成有第一覆盖层,该第一基板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该第一覆盖层位于第一区域的表面形成有阻挡层;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粘结,该第二基板位于第一区域靠近该第一基板的表面形成有第一间隔物,位于第二区域靠近该第一基板的表面形成有第二间隔物,其中,该第一间隔物的长度大于等于第二间隔物的长度;以及液晶层,形成在该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其中,该阻挡层的下表面面积大于该第一间隔物的下表面面积。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液晶盒结构,可以显著改善第一基板表面覆盖层的受损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晶盒,包括:第一基板,该第一基板表面形成有第一覆盖层,该第一基板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该第一覆盖层位于第一区域的表面形成有阻挡层;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粘结,该第二基板位于第一区域靠近该第一基板的表面形成有第一间隔物,位于第二区域靠近该第一基板的表面形成有第二间隔物,其中,该第一间隔物的长度大于等于第二间隔物的长度;以及液晶层,形成在该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其中,该阻挡层的下表面面积大于该第一间隔物的下表面面积。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液晶盒结构,可以显著改善第一基板表面覆盖层的受损问题。【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以及一种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液晶盒以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对于各种显示装置的需求增加,各种类型的平面显示装置有了更大发展,这些平面显示装置例如IXD装置、等离子体显示面板(TOP)装置、场致发光显示(ELD)装置和真空荧光显示(VFD)装置。在这些平面显示装置中,由于IXD装置地较薄外形、较轻重量和较低能耗,因此通常使用LCD装置。例如,LCD装置通常用作阴极射线管(CRT)装置的替代品。此外,IXD装置通常用于笔记本计算机、计算机显示器和电视中。不过,为了在普通显示装置中使用IXD装置,该IXD装置必须生成高质量的图像,例如高分辨率和高亮度以及大尺寸屏幕,同时还保持它们的较轻重量、较薄外形和较低能耗。图1是现有技术的液晶盒的剖面图,包含第一基板101,以及形成在第一基板101上如图1所示图形的栅极103,栅极103表面依次形成有钝化层104和第一覆盖层107 ;此夕卜,进一步还包含与第一基板101粘接的第二基板102,该第二基板102表面依次形成有如图1所示图形的黑底层105和滤色层106,滤色层106表面形成有第二覆盖层108。如图1所示将IXD装置沿一纵轴分为第一区域X和第二区域Y,第二覆盖层108在位于第一区域X的表面形成有第一间隔物109a,在位于第二区域Y的表面形成有第二间隔物10%,其中,第一间隔物109a的长度大于第二间隔物109b,且第一间隔物109a和第二间隔物109b的下表面面积小于其上表面面积;并在第一基板101和第二基板102之间形成有液晶层111。如图2所示,当向第二基板102施加常规压力时(即300-400N),第一基板101和第二基板102之间的间隙高度降低,第一间隔物109a受挤压长度减小。当移开压力时,由于第一间隔物109a为弹性材料,液晶盒可以恢复到图1所示的状态。如图3所示,当在向第二基板102施加较大压力时(即900-990N),位于第一基板101上的第一覆盖层107受到第一间隔物109a的挤压而受损,并且如图4所述,当移走施加在第二基板102上的压力时,第一覆盖层107的受损不可还原。为解决上述结构的液晶盒不能承受较大压力的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也采用如图5所示的结构,将第一间隔物109a和第二间隔物10%的上下表面积均设置得更大,以使第一覆盖层107所受的压强减少。但是,采用该技术方案会显著降低开口率,不利于满足现代高分辨率的液晶显示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为了提供一种液晶盒结构以及液晶盒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晶盒,包括:第一基板,该第一基板表面形成有第一覆盖层,该第一基板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该第一覆盖层位于第一区域的表面形成有阻挡层;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粘结,该第二基板位于第一区域靠近该第一基板的表面形成有第一间隔物,位于第二区域靠近该第一基板的表面形成有第二间隔物,其中,该第一间隔物的长度大于等于第二间隔物的长度;以及液晶层,形成在该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其中,该阻挡层的下表面面积大于该第一间隔物的下表面面积。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液晶盒的制造方法,包括:提供第一基板,在该第一基板表面形成第一覆盖层,该第一基板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在该第一覆盖层位于第一区域的表面形成阻挡层;提供第二基板,在该第二基板位于第一区域的表面形成第一间隔物,在位于第二区域的表面形成第二间隔物,其中,该第一间隔物的长度大于等于第二间隔物的长度;将该第一和第二基板粘接;在该第一和第二基板之间形成液晶层。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液晶盒结构以及液晶盒的制造方法,可以显著改善第一基板表面覆盖层的受损问题。【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液晶盒的剖面图;图2为图1所示液晶盒结构受外界适当压力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液晶盒结构受外界较大压力的示意图;图4为图3移除压力后的示意图;图5是现有技术另一液晶盒的首lJ面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液晶盒的剖面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液晶盒的剖面图;图8为图7液晶盒受外界较大压力时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平面图;图10为图9沿A-A线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多种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实施例一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液晶盒的剖面图,如图6所示,包含第一基板201,以及形成在第一基板201上如图6所示图形的栅极203,栅极203表面依次形成有钝化层204和第一覆盖层207 ;此外,进一步还包含与第一基板201粘接的第二基板202。如图6所示将液晶盒沿一纵轴分为第一区域X和第二区域Y,第二基板202在位于第一区域X且靠近第一基板201的表面形成有第一间隔物209a,在位于第二区域Y且靠近第一基板201的表面形成有第二间隔物209b,第一间隔物209a和第二间隔物209b上下抵住第一基板201和第二基板202,以保持第一基板201和第二基板202之间的间隔,其中,第一间隔物209a的长度大于第二间隔物209b,第一间隔物209a和第二间隔物209b的下表面面积等于其对应的上表面面积,并在第一基板201和第二基板202之间形成有液晶层211。其中,第一覆盖层207选择的是有机材料,其硬度远小于第二基板,为避免现有技术中,当向第二基板施加较大外力时,第一覆盖层出现受损不可还原的情况,本实施例一在第一覆盖层位于第一区域X的表面形成有阻挡层210,且阻挡层210的下表面面积大于第一间隔物209a的下表面面积。在受外界压力时,第一覆盖层207所受的压力受自于阻挡层210,由于阻挡层210的下表面面积相较第一间隔物的下表面面积更大,因此,第一覆盖层207所受的压强得以显著减小,可避免第一覆盖层207的受损,另由于第二基板202的硬度比较大,受第一和第二间隔物的压强不会出现受损情况。其中,本实施例一的阻挡层210的材料选择为氧化铟锡(ΙΤ0),另外,也可选择其他金属或非金属材料,为了不影响开口率,优选透明金属氧化物等材料。第一基板201和第二基板202的材料可选择玻璃或树脂等材料;位于第一基板201表面的栅极203为金属材料;钝化层204选择氮化硅材料,起到栅极的绝缘和保护作用;位于钝化层204表面的第一覆盖层207选择透明有机材料,起平坦化的作用;此外,第一和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盒,包括:第一基板,该第一基板表面形成有第一覆盖层,所述第一基板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覆盖层位于第一区域的表面形成有阻挡层,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粘结,所述第二基板位于第一区域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形成有第一间隔物,位于第二区域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形成有第二间隔物,其中,所述第一间隔物的长度大于等于第二间隔物的长度;液晶层,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其中,所述阻挡层的下表面面积大于所述第一间隔物的下表面面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旻弘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