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严鹏专利>正文

底注式浇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32537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8 1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底注式浇铸装置,包括模具腔、过滤腔、连接道和排气道,模具腔的底部通过连接道与过滤腔的底部连通,模具腔的顶部通过排气道与外界连通,过滤腔由从上往下依次连接的圆台腔和圆柱腔组成,圆台腔上大下小并且连接道进口的直径为圆柱腔的直径的1/6-1/3,过滤腔顶部进口的水平高度大于排气道顶部出口的水平高度;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进行浇铸时,浇铸溶液首先在过滤腔和连接道中经过短暂沉淀过滤,同时沉淀过程中可使密度小于浇铸溶液的杂质漂浮于表面,有效防止杂质随浇铸溶液一同流入模具腔内;模具腔内的气体易从排气道排出,而且利用连通器原理,当浇铸溶液充满模具腔后将从排气道流出,从而可以判断溶液是否充满模具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底注式浇铸装置,包括模具腔、过滤腔、连接道和排气道,模具腔的底部通过连接道与过滤腔的底部连通,模具腔的顶部通过排气道与外界连通,过滤腔由从上往下依次连接的圆台腔和圆柱腔组成,圆台腔上大下小并且连接道进口的直径为圆柱腔的直径的1/6-1/3,过滤腔顶部进口的水平高度大于排气道顶部出口的水平高度;使用本技术进行浇铸时,浇铸溶液首先在过滤腔和连接道中经过短暂沉淀过滤,同时沉淀过程中可使密度小于浇铸溶液的杂质漂浮于表面,有效防止杂质随浇铸溶液一同流入模具腔内;模具腔内的气体易从排气道排出,而且利用连通器原理,当浇铸溶液充满模具腔后将从排气道流出,从而可以判断溶液是否充满模具腔。【专利说明】底注式浇铸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浇铸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底注式浇铸装置。
技术介绍
在浇铸过程中,由于熔渣及气体的加入往往使铸件产生大量气泡,密度不均匀,从而直接导致铸件质量不能达标。传统的控制模温、降低压射速度等方法过于复杂,且操作不便,需要一种更经济更简单的方法来提高铸件质量。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浇铸装置,使其能够有效消除铸件中的气泡、杂质,并能够实时监控浇铸溶液是否填满模具腔,防止因溶液未充分填充导致铸件不达标,能够快速经济高质量地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底注式浇铸装置,其能够有效消除铸件中的气泡、杂质,并能够实时监控浇铸溶液是否填满模具腔,防止因溶液未充分填充导致铸件不达标,能够快速经济高质量地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本技术的底注式浇铸装置,包括模具腔、过滤腔、连接道和排气道,所述模具腔的底部通过所述连接道与所述过滤腔的底部连通,所述模具腔的顶部通过所述排气道与外界连通,所述过滤腔由从上往下依次连接的圆台腔和圆柱腔组成,所述圆台腔上大下小并且所述连接道进口的直径为所述圆柱腔的直径的1/6-1/3,所述过滤腔顶部进口的水平高度大于所述排气道顶部出口的水平高度。进一步,所述连接道进口的中心与所述过滤腔底部的中心重合,并且所述连接道进口的水平高度大于所述过滤腔底部的水平高度,使得所述过滤腔底部侧壁凸向所述连接道进口。进一步,所述连接道包括与所述模具腔连接的纵道1、与所述过滤腔连接的纵道II及连接所述纵道I和纵道II的斜道,所述斜道从所述纵道I往所述纵道II向下倾斜,所述斜道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 -16°。进一步,还包括用于关闭所述纵道I以阻挡浇铸溶液继续进入所述模具腔的关闭件I。进一步,所述纵道I与所述排气道的轴线重合。进一步,所述连接道还包括设于所述斜道底部并与所述纵道II轴线重合的出液通道,关闭件II控制所述出液通道的开闭。进一步,所述圆柱腔内设有用于过滤浇铸溶液的滤网。进一步,所述斜道底部间隔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之间的间隔均匀以形成凹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底注式浇铸装置,浇铸溶液首先在过滤腔和连接道中经过短暂沉淀过滤,同时沉淀过程中可使密度小于浇铸溶液的杂质漂浮于表面,有效防止杂质随浇铸溶液一同流入模具腔内,溶液中的气体也可在此时排出;模具腔内的气体易从排气道排出,而且通过将过滤腔进口设计得比排气道出口高,利用连通器原理,当浇铸溶液充满模具腔后将从排气道流出,从而可以判断溶液是否充满模具腔;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快速经济高质量地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底注式浇铸装置,包括模具腔1、过滤腔2、连接道和排气道4,所述模具腔I的底部通过所述连接道与所述过滤腔2的底部连通,所述模具腔I的顶部通过所述排气道4与外界连通,所述过滤腔2由从上往下依次连接的圆台腔21和圆柱腔22组成,所述圆台腔21上大下小并且所述连接道进口 3a的直径为所述圆柱腔22的直径的1/4,所述过滤腔2顶部进口的水平高度大于所述排气道4顶部出口的水平高度;各部件的进口、出口均以浇铸时浇铸溶液的流向为准,即浇铸溶液的流入端为进口、流出端为出口 ;过滤腔2呈漏斗状,便于浇铸溶液的倒入;浇铸溶液从模具腔I的底部注入,其充型平稳,不会产生激溅、铁豆,模具腔I的气体易从顶部排气道4排出,不易产生气孔,而且金属氧化少;连接道进口 3a的直径小于所述圆柱腔22的直径,使浇铸溶液得以短暂停留;浇铸溶液首先在过滤腔2和连接道中经过短暂沉淀过滤,同时沉淀过程中可使密度小于浇铸溶液的杂质漂浮于表面,有效防止杂质随浇铸溶液一同流入模具腔I内,溶液中的气体也可在此时排出;模具腔I内的气体易从排气道4排出,而且通过将过滤腔I进口设计得比排气道4出口高,利用连通器原理,当浇铸溶液充满模具腔I后将从排气道4流出,从而可以判断溶液是否充满模具腔。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道进口 3a的中心与所述过滤腔2底部的中心重合,并且所述连接道进口 3a的水平高度大于所述过滤腔2底部的水平高度,使得所述过滤腔2底部侧壁凸向所述连接道进口 3a ;这一结构使沉淀在过滤腔2底部两侧的杂质受到径向阻力而不易向连接道进口 3a移动,有效减少进入连接道的杂质数量。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道包括与所述模具腔I连接的纵道I 31、与所述过滤腔2连接的纵道II 32及连接所述纵道I 31和纵道II 32的斜道33,所述斜道33从所述纵道I 31往所述纵道II 32向下倾斜,所述斜道33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 ;纵道I 31与纵道1132的轴线均垂直于水平面,便于浇铸溶液流入及流出连接道;斜道33则能够缓冲浇铸溶液的流速,促进连接道内杂质的沉降;纵道I 31与斜道33转角处的角度差异也能有效避免杂质流入模具腔I。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关闭所述纵道I 31以阻挡浇铸溶液继续进入所述模具腔I的关闭件I 5 ;关闭件I为可从纵道I 31侧壁推出的耐高温平板,其关闭所述纵道I 31,使浇铸终止。本实施例中,所述纵道I 31与所述排气道4的轴线重合;对于模具腔I而言,进口端与出口端垂直相对,不仅有利于浇铸溶液的及时溢出,而且由于进口端的溶液扰动程度较大、气体集中,还有利于气体的排出,不易产生气孔,保证产品质量。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道还包括设于所述斜道33底部并与所述纵道II 32轴线重合的出液通道34,关闭件II 6控制所述出液通道34的开闭;出液通道34用于导出未进入模具腔I的浇铸溶液,解决资源、避免浪费;出液通道34的轴线也垂直于水平面,使浇铸溶液以最高的速度流出;关闭件II 6为可从出液通道34侧壁推出的耐高温平板,在浇铸工艺进行时密封出液通道34,保证浇铸的顺利进行。本实施例中,所述圆柱腔22内设有用于过滤浇铸溶液的滤网7 ;滤网7为耐高温材料制成,能够初步过滤浇铸溶液,截留杂质。本实施例中,所述斜道33底部间隔设有凸起8,所述凸起8之间的间隔均匀以形成凹槽9 ;凸起8能够阻挡沉降在斜道33底部杂质的流动,进一步防止杂质随浇铸溶液一同流入模具腔I内。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底注式浇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腔、过滤腔、连接道和排气道,所述模具腔的底部通过所述连接道与所述过滤腔的底部连通,所述模具腔的顶部通过所述排气道与外界连通,所述过滤腔由从上往下依次连接的圆台腔和圆柱腔组成,所述圆台腔上大下小并且所述连接道进口的直径为所述圆柱腔的直径的1/6‑1/3,所述过滤腔顶部进口的水平高度大于所述排气道顶部出口的水平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鹏
申请(专利权)人:严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