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延时照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230922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8 06: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身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延时照明系统,包括激活开关、车身控制器、仪表以及外部车灯,所述的激活开关每拨动一次就发送一个信号至车身控制器,车身控制器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并根据处理结果控制外部车灯的点亮/熄灭以及仪表上的时间显示,车身控制器输出至仪表的信号字节数大于等于6位。由于车身控制器能够准确控制外部车灯的点亮时间,这里仪表仅显示剩余时间,并不对剩余时间进行倒计时,且仪表上显示的时间是由车身控制器不断的发出信号来进行更新的,能够完全保证仪表计时的时间与外部车灯的实际点亮时间完全的同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身控制
,特别涉及一种车辆延时照明系统,包括激活开关、车身控制器、仪表以及外部车灯,所述的激活开关每拨动一次就发送一个信号至车身控制器,车身控制器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并根据处理结果控制外部车灯的点亮/熄灭以及仪表上的时间显示,车身控制器输出至仪表的信号字节数大于等于6位。由于车身控制器能够准确控制外部车灯的点亮时间,这里仪表仅显示剩余时间,并不对剩余时间进行倒计时,且仪表上显示的时间是由车身控制器不断的发出信号来进行更新的,能够完全保证仪表计时的时间与外部车灯的实际点亮时间完全的同步。【专利说明】车辆延时照明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身控制
,特别涉及一种车辆延时照明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不少车型都设置有车辆延时照明系统,它可以提供“伴我回家”的功能,“伴我回家”功能是一种应用于汽车的大灯延时功能,其本质就是头灯在车辆熄火后的延时关闭功能,车内人员可以借助此光线看清回家时的路况。大部分车辆延时照明系统如图1所示,它包括激活开关1、车身控制器2、仪表3、外部车灯4,当车辆熄火时,即钥匙拨到OFF档,此时如果需要启用“伴我回家”,拨动激活开关1,激活开关I会发送一个信号至车身控制器2,车身控制器2点亮外部车灯4,同时输出一个时间信号显不在仪表盘上以便显不外部车灯4点亮的剩余时间。外部车灯4持续点亮的时间与激活开关I拨动的次数有关。在现有的车辆延时照明系统中,由于车身控制器2与仪表3之间的通讯信号仅占用4个字节,其仅能表示16种情况(24=16),通讯信号与时间对应关系如图2的列表所示。在钥匙拨到OFF档之后,拨动激活开关I 一次,车身控制器2接收到信号后,点亮外部车灯4并发送信号0001至仪表,仪表上就显示“伴我回家30s”。如果客户觉得时间不够,再拨动激活开关I 一次,车身控制器2接收到信号后,会增加外部车灯4的持续点亮时间30s。车身控制器2是在剩余时间的基础上增加的,比如距第一次拨动激活开关I已经过去了 10s,那么第二次拨动激活开关I后,外部车灯4只会在原来剩余时间20s的基础上加30s,但车身控制器2按照拨动两次的情况,发送0010信号给仪表3,仪表3上就会按60s进行倒计时,这就会出现仪表3上的倒计时跟外部车灯4实际点亮时间不一致。用户多次拨动激活开关I原理一样,拨动激活开关I之间的空隙时间越长,仪表3显示的倒计时跟外部车灯4实际点亮时间差别越大,这样,仪表3的倒计时功能就显得无用,且客户会抱怨两者不同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延时照明系统,确保仪表显示的时间与外部车灯实际点亮时间保持同步。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辆延时照明系统,包括激活开关、车身控制器、仪表以及外部车灯,所述的激活开关每拨动一次就发送一个信号至车身控制器,车身控制器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并根据处理结果控制外部车灯的点亮/熄灭以及仪表上的时间显示,车身控制器输出至仪表的信号字节数大于等于6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存在以下技术效果:由于车身控制器能够准确控制外部车灯的点亮时间,这里仪表仅显示剩余时间,并不对剩余时间进行倒计时,且仪表上显示的时间是由车身控制器不断的发出信号来进行更新的,能够完全保证仪表计时的时间与外部车灯的实际点亮时间完全的同步。【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通讯信号与时间对应关系;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通讯信号与时间对应关系。【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3至图4,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叙述。参阅图3,一种车辆延时照明系统,包括激活开关10、车身控制器20、仪表30以及外部车灯40,所述的外部车灯40可以为车辆外部小灯和近光灯,起到照亮周围环境的作用即可。所述的激活开关10每拨动一次就发送一个信号至车身控制器20,车身控制器20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并根据处理结果控制外部车灯40的点亮/熄灭以及仪表30上的时间显示。这里,不再通过仪表30进行外部车灯40剩余电量时间的倒计时,而是在车身控制器20内进行处理,仪表30仅作显示剩余时间,外部车灯40的剩余点亮时间的计算都是在车身控制器20内进行计算的。同时,为了保证剩余时间都能够准确地按秒显示在仪表30上,车身控制器20输出至仪表30的信号字节数大于等于6位,具体多少位根据外部车灯40的最大延时时间来进行设置,比如本实施例中,最大延时时间为240s,车身控制器20输出至仪表30的信号字节数就为8位,28=256,如果为7位,则不能完全显示每个时间值,如果大于8位也是可以的,但没有必要设置过多,避免资源浪费。如果在仪表30中进行外部车灯40持续点亮的剩余时间的处理也是可以的,但是这样做,对于仪表30来说,必然增加了软件处理量,因此,在车身控制器20中设置是比较合理的。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车身控制器20按如下步骤进行处理:(A)车身控制器20第一次接收到激活开关10发出的信号后输出控制信号点亮外部车灯40,外部车灯40持续点亮剩余时间TO等于首次延时时间Tl,首次延时时间Tl为存储在车身控制器20内的常数;(B)剩余时间TO按自然时间顺序自减,即剩余时间TO每隔Is数值减少1,车身控制器20每隔一段时间T3输出一个信号至仪表30用于在仪表30上显示自减后的剩余时间T0,其中时间T3为存储在车身控制器20内的常数,其值小于Is ;若剩余时间TO自减到O之前车身控制器20再次接收到激活开关10发出的信号,车身控制器20将自减后的剩余时间TO加上新增延时时间T2作为新的剩余时间TO并重复步骤B,其中新增延时时间T2为存储在车身控制器20内的常数;若剩余时间TO自减到0,则进入步骤C ; (C)车身控制器20输出控制信号熄灭外部车灯40并停止输出信号至仪表30。以上步骤中,车身控制器20发送至仪表30的信号周期T3小于Is就能保证仪表30显示的时间与外部车灯40实际的持续点亮剩余时间TO保持一致。参阅图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本实施例中,车身控制器20输出至仪表30的信号字节数为8位,信号00000000?11110000对应的剩余时间TO为O?240s,由于数据过多,图4中并没有完全显示每个时间所对应的信号。更进一步地,所述的首次延时时间Tl、新增延时时间T2均为30s,这个时间不是固定的,可以根据实际要求来进行设置。所述的车身控制器20发送至仪表30的信号周期T3为20ms,就是说每隔20ms就在仪表30上刷新显示剩余时间T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的激活开关10为闪烁远光灯开关,闪烁远光灯开关每拨动一次即视为激活开关10向车身控制器20发送一次信号。激活开关10可以是一个单独设置的开关,也可以是左转向灯开关或右转向灯开关或远光灯开关等,这里选用闪烁远光灯开关,是因为闪烁远光灯拨动一次之后就会自动复位,发送一次信号只需要拨动闪烁远光灯一次;而左转向灯开关或右转向灯开关或远光灯开关在拨动到位置后,需要手动复位,对于乘客来说,每发送一次信号就需要动作两次:拨动、复位,过程稍微有些繁琐。【权利要求】1.一种车辆延时照明系统,包括激活开关(10)、车身控制器(20)、仪表(30)以及外部车灯(4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延时照明系统,包括激活开关(10)、车身控制器(20)、仪表(30)以及外部车灯(4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激活开关(10)每拨动一次就发送一个信号至车身控制器(20),车身控制器(20)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并根据处理结果控制外部车灯(40)的点亮/熄灭以及仪表(30)上的时间显示,车身控制器(20)输出至仪表(30)的信号字节数大于等于6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保军徐杰明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