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组合灯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73537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2 1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前组合灯固定结构,包括卡件和紧固件;所述卡件包括头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头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前组合灯灯体固定连接;所述紧固件的一端与车身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槽;所述头部与所述槽相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前组合灯固定结构通过卡件和紧固件的配合,将前组合灯灯体固定在车身上,不但装配方便,而且可以大大提高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前组合灯固定结构,包括卡件和紧固件;所述卡件包括头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头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前组合灯灯体固定连接;所述紧固件的一端与车身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槽;所述头部与所述槽相配合。本技术提供的前组合灯固定结构通过卡件和紧固件的配合,将前组合灯灯体固定在车身上,不但装配方便,而且可以大大提高装配效率。【专利说明】一种前组合灯固定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前照灯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前组合灯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前组合灯位于整车的前部,主要起照明和信号灯的作用。现有汽车前组合灯的固定方式为在前组合灯灯体上预埋螺栓,再通过螺母和预埋螺栓的配合将前组合灯灯体固定在车身上。但这种固定方式在装配时,装配工人需要一只手稳定前组合灯灯体,另一只手使用装配工具进行装配,导致装配效率低,装配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装配效率高,装配简单的前组合灯固定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前组合灯固定结构包括卡件和紧固件;所述卡件包括头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头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前组合灯灯体固定连接;所述紧固件的一端与车身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槽;所述头部与所述槽相配合。优选地,所述头部与所述连接部平滑过渡。更优选地,所述头部和所述连接部的连接处与所述槽的内壁相对应。优选地,所述头部为圆柱状。更优选地,所述头部横截面的半径为3.8mm?4.2mm,所述槽的开口的尺寸为5mm ?6mm ο优选地,所述槽贯通所述紧固件;当所述卡件和所述紧固件装配时,所述头部沿其自身的轴向方向运动以进入所述槽。优选地,所述紧固件上设置有减重孔。本技术提供的前组合灯固定结构通过卡件和紧固件的配合,将前组合灯灯体固定在车身上,不但装配方便,而且可以大大提高装配效率。【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前组合灯固定结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前组合灯固定结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图中标示如下:前组合灯灯体-1,车身-2,卡件-3,头部-31,连接部-32,紧固件-4,槽-41,减重孔 _42 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前组合灯固定结构,其包括卡件3和紧固件4 ;所述卡件3包括头部31和连接部32,所述连接部32的一端与所述头部3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前组合灯灯体I固定连接;所述紧固件4的一端与车身2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槽41 ;所述头部31与所述槽41相配合,以通过头部31和槽41之间的卡固将前组合灯灯体I固定在车身2上。这种前组合灯固定结构装配时不需要装配工具,装配工人把持前组合灯灯体I并施力即可将头部31卡进紧固件4的槽41里,因此装配简单,装配效率高。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头部31与所述连接部32平滑过渡,以降低卡件3的制备难度,同时稳定卡件3和紧固件4的卡固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卡件3与紧固件4的卡固效果,所述头部31和所述连接部32的连接处与所述槽41的内壁相对应。如图2所示,头部31和连接部32的连接处的一个与所述槽41的内壁相对应的表面平滑过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头部31和连接部32的连接处的两个与所述槽41的内壁相对应的表面都可平滑过渡。为了方便将卡件3与紧固件4装配在一起,所述头部31为圆柱状。进一步地,为了稳固地将卡件3和紧固件4固定在一起,同时降低前组合灯固定结构的生产成本,所述头部横截面31的半径r为3.8mm?4.2mm,所述槽41的开口 d的尺寸为5mm?6mm,这样头部31与槽41可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组装在一起。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槽41贯通所述紧固件4;当所述卡件3和所述紧固件4装配时,所述头部31沿其自身的轴向方向运动以进入所述槽41,这样装配工人只需在卡件3上施加一个很小的力供卡件3沿其自身的轴向方向运动就可将卡件3和紧固件4装配在一起。如图中所示,所述紧固件4上设置有减重孔42以降低紧固件4的成本及自重,减重孔42的数量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为了进一步地降低紧固件4的重量,紧固件4优选地可为塑料材质。虽然本技术是结合以上实施例进行描述的,但本技术并不被限定于上述实施例,而只受所附权利要求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对其进行修改和变化,但并不离开本技术的实质构思和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前组合灯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卡件和紧固件;所述卡件包括头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头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前组合灯灯体固定连接;所述紧固件的一端与车身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槽;所述头部与所述槽相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组合灯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与所述连接部平滑过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组合灯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和所述连接部的连接处与所述槽的内壁相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组合灯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为圆柱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组合灯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横截面的半径为3.8mm?4.2mm,所述槽的开口的尺寸为5_?6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组合灯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槽贯通所述紧固件;当所述卡件和所述紧固件装配时,所述头部沿其自身的轴向方向运动以进入所述槽。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前组合灯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上设置有减重孔。【文档编号】B60Q1/04GK203681387SQ201420051254【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6日 【专利技术者】刘攀, 王举, 雷旭, 邓瑞, 吴露露, 喻唯练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前组合灯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卡件和紧固件;所述卡件包括头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头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前组合灯灯体固定连接;所述紧固件的一端与车身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槽;所述头部与所述槽相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攀王举雷旭邓瑞吴露露喻唯练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