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茂铁吡唑酰胺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10230793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8 05: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茂铁吡唑酰胺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其中二茂铁吡唑酰胺类衍生物的结构由以下通式(1)表示:其中R选自-CH3、-CH2CH3、-(CH2)2CH3、-(CH2)3Cl、-(CH2)3CH3、-C(CH3)3、异丙烯基、苯基、2-氯苯基、3-氯苯基、4-氯苯基、4-氟苯基、4-硝基苯基、4-溴苯基、4-甲基苯基、4-甲氧基苯基或苯乙基。本发明专利技术二茂铁吡唑酰胺类衍生物可用于制备抗肝癌药物或抗胃癌药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二茂铁吡唑酰胺类衍生物对人肝癌细胞株和人胃癌细胞株有明显的抑制生长作用,因此可以用于制备抗肿瘤的药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其中二茂铁吡唑酰胺类衍生物的结构由以下通式(1)表示:其中R选自-CH3、-CH2CH3、-(CH2)2CH3、-(CH2)3Cl、-(CH2)3CH3、-C(CH3)3、异丙烯基、苯基、2-氯苯基、3-氯苯基、4-氯苯基、4-氟苯基、4-硝基苯基、4-溴苯基、4-甲基苯基、4-甲氧基苯基或苯乙基。本专利技术二茂铁吡唑酰胺类衍生物可用于制备抗肝癌药物或抗胃癌药物。本专利技术的二茂铁吡唑酰胺类衍生物对人肝癌细胞株和人胃癌细胞株有明显的抑制生长作用,因此可以用于制备抗肿瘤的药物。【专利说明】一、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二茂铁类衍生物,具体地说是。二、
技术介绍
二茂铁(Ferrocene)又名二环戍二烯合铁,具有独特的夹心型结构,二价铁离子被夹在两个平面环之间互为交错构型。1951年,Kealy和Pauson等首先合成二茂铁,随着研究的深入,二茂铁类衍生物在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这是由它们结构和性质的特殊性决定的。二茂铁衍生物具有较好的亲油性,可以和细胞里的DNA、RNA和酶等各种物质发生作用,易于通过细胞膜,可用为治疗一些疾病的药物。二茂铁衍生物具有很好的氧化还原可逆性,在一些酶的作用下,能够参与体内一些新陈代谢作用。二茂铁衍生物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较低的毒性、基团的可修饰性。另外,二茂铁衍生物因二茂铁的夹心型结构而具有一定的厚度,因而二茂铁衍生物与一些酶的活性中心接触受到了阻碍,具有较强的选择性。特别是含杂环骨架二茂铁化合物具有高效低毒的药理活性,在生物和医药方面有着诸多的应用。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分子设计在二茂铁的结构上引入药效官能团从而增强其抗癌活性。本专利技术遴选出 吡唑酰胺类化合物将其引入到二茂铁的结构上。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二茂铁吡唑酰胺类衍生物,其特征在于其结构由以下通式(I)表示:【权利要求】1.一种二茂铁吡唑酰胺类衍生物,其特征在于其结构由以下通式(I)表示:2.—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茂铁吡唑酰胺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操作: a、室温下向乙醇中加入钠和乙酰基二茂铁,室温反应3h,然后加入三氟乙酸乙酯,回流反应6h ;反应结束后,反应液冷却,蒸去溶剂,剩余物倒入冰水中,调pH至5-6,有固体析出,过滤,干燥,柱层析分离得中间体I ;所述乙酰基二茂铁、钠和三氟乙酸乙酯的摩尔比为1:2:1.5 ; b、将中间体I溶于乙醇中,再向其中滴加水合肼,室温反应5h;反应结束后蒸去溶剂,剩余物用甲醇和水混合溶剂重结晶,即得中间体II ;所述中间体I和水合肼的摩尔比为1:1.5 ; C、将中间体II溶于乙腈中,再向其中依次加入三乙胺和酰氯,回流反应8-12小时;反应结束后蒸去溶剂,剩余物用乙酸乙酯溶解,加水萃取2-3次,合并有机相旋蒸,最后柱层析分离得目标产物;所述中间体I1、三乙胺和酰氯的摩尔比为1:1.2:1.5;所述酰氯的结构通式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a中乙醇的用量为每毫摩尔乙酰基二茂铁1.5-2ml乙醇。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b中乙醇的用量为每毫摩尔乙酰基二茂铁1.5-2ml乙醇。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c中乙腈的用量为每毫摩尔乙酰基二茂铁1.5-2ml乙醇。6.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茂铁吡唑酰胺类衍生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在制备抗肝癌药物或抗胃癌药物中的应用。【文档编号】C07F17/02GK103923127SQ201410161185【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1日 【专利技术者】阮班锋, 王思琦, 倪海军, 程慧洁 申请人:合肥工业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茂铁吡唑酰胺类衍生物,其特征在于其结构由以下通式(1)表示: 其中R选自‑CH3、‑CH2CH3、‑(CH2)2CH3、‑(CH2)3Cl、‑(CH2)3CH3、‑C(CH3)3、异丙烯基、苯基、2‑氯苯基、3‑氯苯基、4‑氯苯基、4‑氟苯基、4‑硝基苯基、4‑溴苯基、4‑甲基苯基、4‑甲氧基苯基或苯乙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班锋王思琦倪海军程慧洁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