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26989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7 2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线夹,包括第一枢转抵压件及座体。座体开设有至少两线材通道,线材通道贯穿座体对应的两侧;且座体还开设有贯穿座体的输送腔,输送腔将线材通道分隔出第一线材通道及第二线材通道;每一第一线材通道对应一个第一枢转抵压件,每一第一枢转抵压件枢接于座体,且每一第一枢转抵压件的一端伸向对应的一个第一线材通道并形成一第一抵压部,每一第一枢转抵压件的另一端沿输送腔的贯穿方向远离输送腔并形成第一受推部,第一受推部驱使第一抵压部旋入第一线材通道并抵压穿置于第一线材通道内的线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线夹能对穿置于线材通道内的线材进行快速的夹紧,并具有操作方便快捷且结构简单的优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线夹,包括第一枢转抵压件及座体。座体开设有至少两线材通道,线材通道贯穿座体对应的两侧;且座体还开设有贯穿座体的输送腔,输送腔将线材通道分隔出第一线材通道及第二线材通道;每一第一线材通道对应一个第一枢转抵压件,每一第一枢转抵压件枢接于座体,且每一第一枢转抵压件的一端伸向对应的一个第一线材通道并形成一第一抵压部,每一第一枢转抵压件的另一端沿输送腔的贯穿方向远离输送腔并形成第一受推部,第一受推部驱使第一抵压部旋入第一线材通道并抵压穿置于第一线材通道内的线材。本技术的线夹能对穿置于线材通道内的线材进行快速的夹紧,并具有操作方便快捷且结构简单的优点。【专利说明】线夹
本技术涉及一种对线材进行夹紧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方便快捷地对线材进行夹紧的线夹。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自动化行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柱,从而促使自动化行业的蓬勃发展。其中,在线缆的市场中,随处可见到带有胶壳的线束,且带胶壳的线束种类多及产量大,故给带胶壳的线束的生产带动巨大的市场的同时,还带来巨大的生产压力。而目前,带胶壳的线束生产方式是,操作人员通过手工的方式将线材一根一根地穿置于胶壳内,但是,由于带胶壳的线束种类多及产量大,单靠操作人员的手工操作是很难满足线束的产量要求,从而无法满足自动化的生产场合中,因此,应用于对线材进行穿胶壳的穿胶壳装置应运而生。但是,现有的穿胶壳装置中用于对线材进行夹紧的夹具都是比较复杂的,且对线材的夹紧操作是极其麻烦的,相应地降低了生产效率。因此,急需要一种线夹来克服上述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对线材进行快速夹紧并具有操作方便及结构简单之优点的线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线夹,包括第一枢转抵压件及座体。所述座体开设有至少两供线材穿置排序用的线材通道,所述线材通道贯穿所述座体对应的两侧;且所述座体还开设有贯穿所述座体以供将穿置于所述线材通道内的线材输送出外界的输送腔,所述输送腔的贯穿方向与所述线材通道的贯穿方向相交错,且所述输送腔将所述线材通道分隔出第一线材通道及第二线材通道;每一所述第一线材通道对应一个所述第一枢转抵压件,每一所述第一枢转抵压件枢接于所述座体,且每一所述第一枢转抵压件的一端伸向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一线材通道并形成一第一抵压部,每一所述第一枢转抵压件的另一端沿所述输送腔的贯穿方向远离所述输送腔并形成第一受推部,所述第一受推部驱使所述第一抵压部旋入所述第一线材通道并抵压穿置于所述第一线材通道内的线材。较佳地,本技术的线夹还包括第二枢转抵压件,每一所述第二线材通道对应一个所述第二枢转抵压件,每一所述第二枢转抵压件枢接于所述座体,且每一所述第二枢转抵压件的一端伸向所述第二线材通道并形成第二抵压部,每一所述第二枢转抵压件的另一端沿所述输送腔的贯穿方向远离所述输送腔并形成第二受推部,所述第二受推部与所述第一受推部呈同侧布置,且所述第二受推部驱使所述第二抵压部旋入所述第二线材通道并抵压穿置于所述第二线材通道内的线材。较佳地,本技术的线夹还包括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受推部及第二受推部之间,且所述弹性元件驱使所述第一受推部及第二受推部相互靠拢,则靠拢的第一受推部驱使第一抵压部抵压穿置于所述第一线材通道内的线材,靠拢的第二受推部驱使第二抵压部抵压穿置于所述第二线材通道内的线材。较佳地,所述第一受推部面对所述第二受推部的一侧具有第一倾斜结构,且所述第一倾斜结构沿远离所述输送腔的方向呈扩大所述第一受推部及第二受推部之间间距的设置,所述弹性元件沿所述输送腔的贯穿方向位于所述输送腔及所述第一倾斜结构之间;或者,所述第二受推部面对所述第一受推部的一侧具有第二倾斜结构,且所述第二倾斜结构沿远离所述输送腔的方向呈扩大所述第一受推部及第二受推部之间间距的设置,所述弹性元件沿所述输送腔的贯穿方向位于所述输送腔及所述第二倾斜结构之间。较佳地,所述第一受推部面对所述第二受推部的一侧具有第一倾斜结构,所述第二受推部面对所述第一受推部的一侧具有第二倾斜结构,所述第一倾斜结构及所述第二倾斜结构均沿远离所述输送腔的方向呈扩大所述第一受推部及第二受推部之间间距的设置,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沿所述输送腔的贯穿方向位于所述输送腔与所述第一倾斜结构之间,所述弹性元件的另一端沿所述输送腔的贯穿方向位于所述输送腔与所述第二倾斜结构之间。较佳地,所述第一倾斜结构邻近所述第一受推部的末端,所述第二倾斜结构邻近所述第二受推部的末端。较佳地,所述座体沿所述输送腔的贯穿方向还开设有第一嵌入槽,每一所述第一线材通道对应一个所述第一嵌入槽,每一所述第一枢转抵压件具有位于所述第一抵压部及第一受推部之间的第一枢接部,每一所述第一枢接部呈枢接的嵌于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一嵌入槽内。较佳地,所述座体沿所述输送腔的贯穿方向还开设有第二嵌入槽,每一所述第二线材通道对应一个所述第二嵌入槽,每一所述第二枢转抵压件具有位于所述第二抵压部及第二受推部之间的第二枢接部,每一所述第二枢接部呈枢接的嵌于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二嵌入槽内。本技术的线夹还包括导线管,每一所述第一线材通道对应一个所述导线管,每一所述导线管呈对接的装配于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一线材通道内。较佳地,所述线材通道贯穿所述座体的左右两侧,所述输送腔贯穿所述座体的上下两侧。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技术的座体开设有至少两线材通道,故一次可穿置多个线材;同时,由于技术的每一第一线材通道对应一个第一枢转抵压件,每一第一枢转抵压件枢接于座体,且每一第一枢转抵压件的一端伸向对应的一个第一线材通道并形成一第一抵压部,每一第一枢转抵压件的另一端沿输送腔的贯穿方向远离输送腔并形成第一受推部,故通过第一受推部驱使第一抵压部旋入第一线材通道内,并抵压穿置于第一线材通道内的线材,从而使线材夹紧于第一抵压部及第一线材通道的内壁之间,因此,本技术的线夹借助座体及第一枢转抵压件的配合,即能实现对线材进行方便快捷的夹紧之目的,还具有操作方便及结构简单之优点。【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线夹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线夹的座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线夹的第一枢转抵压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的线夹的第二枢转抵压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的线夹10包括第一枢转抵压件11及座体12。座体12开设有至少两供线材IOa穿置排序用的线材通道121,线材通道121的数量可以选择为二个、三个、四个或五个等,但,不以此为限,且线材通道121贯穿座体12对应的两侧,如在图1中,线材通道121是贯穿座体12的前后两侧,且座体12还开设有贯穿座体12以供将穿置于线材通道121内的线材IOa输送出外界的输送腔122,输送腔122的贯穿方向与线材通道121的贯穿方向相交错;具体地,如图1所示,输送腔122是贯穿座体12的上下两侦牝而线材通道121是贯穿座体12的前后两侧,故使得输送腔122的贯穿方向与线材通道121的贯穿方向相交错;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当线材通道121贯穿座体12的左右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夹,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枢转抵压件及座体,所述座体开设有至少两供线材穿置排序用的线材通道,所述线材通道贯穿所述座体对应的两侧,且所述座体还开设有贯穿所述座体以供将穿置于所述线材通道内的线材输送出外界的输送腔,所述输送腔的贯穿方向与所述线材通道的贯穿方向相交错,且所述输送腔将所述线材通道分隔出第一线材通道及第二线材通道,每一所述第一线材通道对应一个所述第一枢转抵压件,每一所述第一枢转抵压件枢接于所述座体,且每一所述第一枢转抵压件的一端伸向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一线材通道并形成一第一抵压部,每一所述第一枢转抵压件的另一端沿所述输送腔的贯穿方向远离所述输送腔并形成第一受推部,所述第一受推部驱使所述第一抵压部旋入所述第一线材通道并抵压穿置于所述第一线材通道内的线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树明陈成卢世秋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胜蓝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