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气化项目零废水排放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220089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6 1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煤气化项目零废水排放系统,包括脱硫、煤水处理、化学水处理、第一至四循环水系统、煤气净化、凝结水处理、酚氨回收等煤气化项目中的工艺单元,以及用于按照清污分流、分质使用、分类回收的原则对供水进行分配,并对各用水点产生的污废水进行恰当的处理进行回收利用的污水处理单元、污水回用单元、第一反渗透单元、第二反渗透单元、浓盐水处理单元和蒸发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达到水资源综合利用,实现零废水排放的目的,从而利于环境保护,同时使用水最优化,有效地节省了水资源,明显地降低了煤气化项目运营成本。(*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气化项目零废水排放系统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具体地,本技术涉及一种煤气化项目零废水排放系统。
技术介绍
煤气化项目涉及备煤、空分、煤气化、煤气净化、甲烷化、公用、热电等众多工艺单元,具有用水点多、耗水量大、水质分类复杂等特点,使得该类项目具有供水系统庞杂、处理工艺众多、回收利用要求高的特点,做好该类项目全厂水系统的供应、处理及回用工作,对于企业合理统筹水平衡,保证全厂水资源利用的最优化和最节约化,同时避免产生外排废水,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目前,多数煤气化项目对全厂水系统的综合平衡认识不到位,对于水系统的划分不够科学,污废水处理不够彻底,回收利用不够合理,达不到用水最优化,无法最大程度地节约用水,实现一水多用,并且无法实现废水不外排,既对环境造成了影响,加重了环境负担,又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增加了企业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认识和实践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综合分析煤气化项目用、耗、排水点水质特点及要求,统筹全厂水平衡,能够科学、有效地解决上述不足的煤气化综合水利用系统,从而实现煤气化项目的零废水排放。针对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煤气化项目零废水排放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酚氨回收单元、煤气净化单元、脱硫单元、煤水处理单元、第一循环水单元、第二循环水单元、第三循环水单元、化学水处理单元和凝结水处理单元,所述第一循环水单元、第二循环水单元、第三循环水单元、化学水处理单元和凝结水处理单元相互之间并联地连通在供水管线上,所述系统还包括污水处理单元、污水回用处理单元、第一反渗透处理单元、第二反渗透处理单元、第四循环水单元、浓盐水处理单元和蒸发塘,其中,所述第一循环水单元的出水口与所述煤水处理单元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煤水处理单元的出水口与所述脱硫单元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循环水单元和第三循环水单元的出水口分别与所述脱硫单元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四循环水单元的进水口与所述污水回用处理单元的出水口相连通,所述第四循环水单元的排水口与所述第一反渗透处理单元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反渗透处理单元的进水口还与所述污水回用处理单元的排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反渗透处理单元的出水口与所述化学水处理单元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反渗透处理单元的排水口与所述浓盐水处理单元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反渗透处理单元的进水口分别与所述化学水处理单元的再生废水排水口和所述凝结水处理单元的排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反渗透处理单元的出水口与所述化学水处理单元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反渗透处理单元的排水口与所述浓盐水处理单元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污水处理单元的进水口分别与所述煤气净化单元的排水口和所述酚氨回收单元的排水口相连通,所述污水处理单元的排水口与所述污水回用处理单元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化学水处理单元的反洗废水排水口与所述煤水处理单元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化学水处理单元的进水口还与所述浓盐水处理单元的出水口相连通;所述浓盐水处理单元与所述蒸发塘相连通;优选地,所述浓盐水处理单元为蒸发处理单元或振动膜处理单元。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污水回用处理单元的出水口与所述化学水处理单元的进水口相连通。根据本技术所述的煤气化项目零废水排放系统,所述脱硫单元连通在供水管线上。根据本技术所述的煤气化项目零废水排放系统,所述煤水处理单元连通在供水管线上。在本技术的另一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煤气化项目零废水排放系统还包括排水口与所述污水处理单元的进水口相连通的地坪冲洗系统。在本技术的又一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煤气化项目零废水排放系统还包括连通在供水管线上的耗水单元。优选地,所述耗水单元包括绿化浇洒装置、跑冒滴漏装置和灰渣搅拌装置中的一种或几种。在本技术的再一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煤气化项目零废水排放系统还包括连通在供水管线上的生活化验用水区。优选地,供水管线与所述生活化验用水区之间设置有生活水处理单元。更优选地,所述生活化验用水区的排水口与所述污水处理单元的进水口相连通。在本技术中,所述“第一循环水单元”是指用于煤气化项目中热电工艺单元的循环水系统。在本技术中,所述“第二循环水单元”是指用于煤气化项目中空分工艺单元的循环水系统。在本技术中,所述“第三循环水单元”是指用于煤气化项目中煤气化、煤锁气压缩、硫回收、制冷、甲烷化等工艺单元的净循环水系统。在本技术中,所述“第四循环水单元”是指用于煤气化项目中煤气水分离、酚氨回收、煤气净化、蒸发处理等工艺单元的浊循环水系统。在本技术中,所述“化学水处理单元”是指为煤气化项目提供除盐水的装置或系统。在本技术中,所述“煤水处理单元”是指用于处理煤气化项目中输煤栈桥和转运站等区域含煤废水的装置或系统。在本技术中,所述“污水处理单元”是指处理煤气化项目中产生的气化废水、甲醇废水、生活及化验污水、地坪冲洗废水以及雨水等污废水的装置或系统。在本技术中,所述“生活水处理单元”是指用于预处理供水管线自来水,以满足生活化验区用水要求的装置或系统。在本技术中,所述“脱硫单元”是指用于煤气化项目中热电工艺单元烟气脱硫的装置或系统。在本技术中,所述“凝结水处理单元”是指用于煤气化项目中全厂凝结水精处理的装置或系统。在本技术中,所述“酚氨回收单元”是指用于脱除煤气化项目中产生的气化废水中酚和氨的装置或系统。在本技术中,所述“煤气净化单元”是指煤气化项目中用于脱除粗煤气中各种有害成分的装置或系统。在本技术中,所述“污水回用处理单元”是指用于处理上述污水处理单元的出水,以达到回用点水质要求的装置或系统。在本技术中,所述“第一反渗透处理单元”是指用于处理上述第四循环水单元排出的废水和污水回用处理单元排出的浓水的装置或系统。在本技术中,所述“第二反渗透处理单元”是指用于处理上述化学水处理单元和凝结水处理单元产生的再生废水的装置或系统。在本技术中,所述“浓盐水处理单元”是指用于处理上述第一反渗透处理单元和第二反渗透处理单元产生的浓水的装置或系统。在本技术中,所述“蒸发处理单元”是指利用蒸发工艺处理上述第一反渗透处理单元和第二反渗透处理单元产生的浓水的装置或系统。在本技术中,所述“振动膜处理单元”是指利用振动膜处理上述第一反渗透处理单元和第二反渗透处理单元产生的浓水的装置或系统。在本技术中,所述“蒸发塘”是指用于贮存上述浓盐水处理单元或蒸发处理单元或振动膜处理单元排放的盐泥的装置或系统。在本技术中,所述“出水口”是指仍可以用于煤气化项目中特定工艺单元的水的出口。在本技术中,所述“排水口 ”是指水质不满足煤气化项目中工艺单元用水要求的废水的出口。本技术并不受上述所采用的单元、装置和/或系统的限制,应当理解,凡是能够用于煤气化项目并实现上述工艺作用的单元、装置和/或系统均可用于本技术。例如:王晓宇,王彦明.氨法烟气脱硫技术及适用性分析[J].化工生产与技术,2008,15(2):47-50.中公开的氨法脱硫装置;马孟,靖大为.煤气化废水回用的浸没式超滤-反渗透的组合工艺[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9,15 (4) =280-28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煤气化项目零废水排放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酚氨回收单元、煤气净化单元、脱硫单元、煤水处理单元、第一循环水单元、第二循环水单元、第三循环水单元、化学水处理单元和凝结水处理单元,所述第一循环水单元、第二循环水单元、第三循环水单元、化学水处理单元和凝结水处理单元相互之间并联地连通在供水管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污水处理单元、污水回用处理单元、第一反渗透处理单元、第二反渗透处理单元、第四循环水单元、浓盐水处理单元和蒸发塘,其中, 所述第一循环水单元的出水口与所述煤水处理单元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煤水处理单元的出水口与所述脱硫单元的进水口相连通; 所述第二循环水单元和第三循环水单元的出水口分别与所述脱硫单元的进水口相连通; 所述第四循环水单元的进水口与所述污水回用处理单元的出水口相连通,所述第四循环水单元的排水口与所述第一反渗透处理单元的进水口相连通; 所述第一反渗透处理单元的进水口还与所述污水回用处理单元的排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反渗透处理单元的出水口与所述化学水处理单元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反渗透处理单元的排水口与所述浓盐水处理单元的进水口相连通; 所述第二反渗透处理单元的进水口分别与所述化学水处理单元的再生废水排水口和所述凝结水处理单元的排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反渗透处理单元的出水口与所述化学水处理单元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反渗透处理单元的排水口与所述浓盐水处理单元的进水口相连通; 所述污水处理单元的进水口分别与所述煤气净化单元的排水口和所述酚氨回收单元的排水口相连通,所述污水处理单元的排水口与所述污水回用处理单元的进水口相连通; 所述化学水处理单元的反洗废水排水口与所述煤水处理单元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化学水处理单元的进水口还与所述浓盐水处理单元的出水口相连通;所述浓盐水处理单元与所述蒸发塘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气化项目零废水排放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酚氨回收单元、煤气净化单元、脱硫单元、煤水处理单元、第一循环水单元、第二循环水单元、第三循环水单元、化学水处理单元和凝结水处理单元,所述第一循环水单元、第二循环水单元、第三循环水单元、化学水处理单元和凝结水处理单元相互之间并联地连通在供水管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污水处理单元、污水回用处理单元、第一反渗透处理单元、第二反渗透处理单元、第四循环水单元、浓盐水处理单元和蒸发塘,其中, 所述第一循环水单元的出水口与所述煤水处理单元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煤水处理单元的出水口与所述脱硫单元的进水口相连通; 所述第二循环水单元和第三循环水单元的出水口分别与所述脱硫单元的进水口相连通; 所述第四循环水单元的进水口与所述污水回用处理单元的出水口相连通,所述第四循环水单元的排水口与所述第一反渗透处理单元的进水口相连通; 所述第一反渗透处理单元的进水口还与所述污水回用处理单元的排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反渗透处理单元的出水口与所述化学水处理单元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反渗透处理单元的排水口与所述浓盐水处理单元的进水口相连通; 所述第二反渗透处理单元的进水口分别与所述化学水处理单元的再生废水排水口和所述凝结水处理单元的排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反渗透处理单元的出水口与所述化学水处理单元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反渗透处理单元的排水口与所述浓盐水处理单元的进水口相连通; 所述污水处理单元的进水口分别与所述煤气净化单元的排水口和所述酚氨回收单元的排水口相连通,所述污水处理单元的排水口与所述污水回用处理单元的进水口相连通; 所述化学水处理单元的反洗废水排水口与所述煤水处理单元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化学水处理单元的进水口还与所述浓盐水处理单元的出水口相连通;所述浓盐水处理单元与所述蒸发塘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气化项目零废水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盐水处理单元为蒸发处理单元或振动膜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洪光李春启牟伟腾刘俊峰梅长松宋学平赵荧李国胜王金惠
申请(专利权)人:大唐国际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