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务工作平台机车牵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16986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6 1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机务工作平台机车牵引装置,包括:前架(15),挂架(14),拉杆限位板(12),前架(15)通过双轴四弹簧减震器一维自由度连接前端头(4),后架(10)固联后端头(6),后端头底面以固连的三层梯形层叠弹簧钢板为托架,前、后端头通过折叠轴凸凹相接,前端头绕折叠轴(5)旋转折叠,在后端头折叠侧面设有通过斜面(27)、限位槽(26)配合限位销(22)和相连脚踏板(21)的复位弹簧(20)构成的限位锁紧机构;固联在前架上的手动刹车(16)通过前进/后退开关(17)和急停按钮(2)前相连控制器,控制器通过主接触器接通工作电路,同步电机运行控制程序,向AC电机发出正、反转信号,经减速器机械传动链输出动力至车轮轴,实现前进和后退。(*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机务工作平台机车牵引装置,包括:前架(15),挂架(14),拉杆限位板(12),前架(15)通过双轴四弹簧减震器一维自由度连接前端头(4),后架(10)固联后端头(6),后端头底面以固连的三层梯形层叠弹簧钢板为托架,前、后端头通过折叠轴凸凹相接,前端头绕折叠轴(5)旋转折叠,在后端头折叠侧面设有通过斜面(27)、限位槽(26)配合限位销(22)和相连脚踏板(21)的复位弹簧(20)构成的限位锁紧机构;固联在前架上的手动刹车(16)通过前进/后退开关(17)和急停按钮(2)前相连控制器,控制器通过主接触器接通工作电路,同步电机运行控制程序,向AC电机发出正、反转信号,经减速器机械传动链输出动力至车轮轴,实现前进和后退。【专利说明】机务工作平台机车牵引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务工作平台机车的专用附件。具体地说,是一种供地勤人员对飞机进行地面维护的维护工具。
技术介绍
地面维修人员对飞机进行维修,为了解决空间障碍,需借助机务工作平台。机务工作平台操控部分,分上车操作和牵引操作。上车操作具体控制工作臂升降和旋转,把维修人员送达机翼、机身、垂尾、平尾等纵横高度空间,进行高空作业。牵引是指整车地面移动、地面转动、地面行走。包括整车从外围进入场站,场站内、外的自由行走,如靠近飞机、在飞机旁的整车移动或者转动等。牵引操作就是实现地面点到点的输入操作,是实现牵引的用户控制端,也就是本技术所述的牵引装置。由于整车重近6吨,要实现地面自由行走;运动惯性大,操控灵活,操作力度不宜过大;保证操作者的安全;外观设计考虑便于包装、运输、转场,而且最小化占用空间,否则,影响地面维修人员的行走和工作范围;整车重,震动也厉害,要有良好的减震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折叠,抗震效果好,操控灵活、安全,实现机务工作平台机车地面移动或者转动的机务工作平台机车牵引装置。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务工作平台机车牵引装置,包括:装有操控开关的前架15,刚性连接机车底盘的挂架14,连接机车轮毂固联拉杆11的拉杆限位板12,其特征在于,前架15通过双轴四弹簧减震器一维自由度连接前端头4,后架10固联后端头6,后端头6底面以固连的三层梯形层叠弹簧钢板为托架,前、后端头通过折叠轴凸凹相接,前端头绕折叠轴(5)旋转折叠,在后端头6折叠侧面设有通过斜面27、限位槽26配合限位销22和相连脚踏板21的复位弹簧20构成的限位锁紧机构;固联在前架15上的手动刹车16通过前进/后退开关17和急停按钮2前相连控制器,控制器通过主接触器接通工作电路,同步电机向AC电机发出正、反转信号,经减速器机械传动链输出动力至车轮轴,实现前进和后退。所述的挂架14外部刚性连接机车底盘,与后架10通过转向轴13—维自由度连接,转向轴13为牵引转向中心轴。所述后架10中部刚性连接拉杆11,其末端固连拉杆限位板12,拉杆限位板12外部连接机车的轮毂。所述前架15与前端头4通过减震器3 —维自由度连接,减震器采用双轴四弹簧、加长导向长度,实现双向减震。所述前端头4是“凸”字形,后端头6是“凹”字形,两者凸凹相接,折叠轴5串联前端头4和后端头6,前端头4绕折叠轴5转动,实现折叠功能。所述限位锁紧机构包括两个焊接件:一个是脚踏板21、斜面限位销22和轴套24构成的焊接组合件,另一个是连接板23、固定轴25、复位弹簧20和弹簧套19构成的焊接组合件。所述斜面限位销22通过自身斜面与前端头4斜面27导向而进入侧面的限位槽26,实现自动限位,结束折叠转动。斜面限位销22进入前端头4的限位槽26后锁紧,实现折叠后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控制器是车辆专用控制器,它能提高机车在移动过程中的平稳性,作为机车前进/后退电气系统的核心,具有强大的操作系统,能保证控制电路、电机控制同步运行。本技术集中布局地面牵引操作,集电气、机械操作为一体,使得操作方便快捷。包括电气操作:前进后退急停;机械操作:手刹、转向、折叠、展开。根据实际需要,运用前进、后退、转向操作,实现地面行走、移动、转动等功能。为便于牵引操控,减震机构采用加长导向长度,两轴四弹簧的减震结构,实现双向减震,取得良好的减震效果。本技术折叠功能的设计,由“一”字形折叠成“L”形。其作用在于优化整车外观设计、减少空间占用。一方面,缩小整车外形尺寸,便于包装、运输、转场;另一方面,牵引整车到达飞机旁边合适的工作位置后,折叠起来,占用空间缩小,给机务维护人员提供更大的可利用空间。这样的结构紧凑、美观。为便于折叠操控。后端头底面采用三层弹簧钢板弹簧弯板、弹簧长板、弹簧短板做支承,从结构上改善折叠处受力状况,使其孔、轴间隙均匀,折叠转动平稳顺畅,操控省力。自动限位机构使得折叠操控方便、灵活。自动锁紧机构保证折叠后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折叠转动与限位转动轴线方向垂直,折叠转动通过斜面接触并推动限位转动,通过复位弹簧实现自动限位锁紧。本技术最大外形长度可以是2100mm,最大宽度500mm,最大厚度100mm。牵引环可以万向转动,便于与其它设备的连接。【专利附图】【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图1折叠状态轴示意图。图2本技术外形图。图3限位锁紧机构轴示意图。图4前进/后退电气系统原理图。图中:1手柄,2急停按钮,3减震器,4前端头,5折叠轴,6后端头,7弹簧弯板,8弹簧长板,9弹簧短板,10后架,11拉杆,12拉杆限位板,13转向轴,14挂架,15前架,16手动刹车,17前进/后退开关,18牵引环,19弹簧套,20复位弹簧,21脚踏板,22斜面限位销,23连接板,24轴套,25固定轴,26限位槽,27斜面。【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图2。一种机务工作平台机车牵引装置,包括:牵引环18、装有操控开关的前架15、减震器3、前端头4、后端头6、后架10、拉杆11、拉杆限位板12和挂架14。牵引环18与前架15柔性连接,牵引环18能绕连接轴转动,转动范围360°,以便连接其他外部设备。牵引装置与机车连接接口为“V”形连接。具体的说,有两个外部连接口与机车连接,一个接口是挂架14外部螺钉连接机车底盘,水平与竖直两个方向刚性紧固;另一个接口是后架10中部用螺钉刚性连接的拉杆11,拉杆11末端固连拉杆限位板12,拉杆限位板12外部连接机车的轮毂,通过4个螺钉、垫圈刚性紧固。外部连接两处:一处是挂架14刚性连接机车底盘,另一处是拉杆11固连拉杆限位板12,再外部连接机车轮毂。内部连接:牵引环18与前架15 —维自由度连接,绕连接轴万向转动,前架15集中布局转向手柄1、急停按钮2、手动刹车16、前进/后退开关17 ;前架15与前端头4通过减震器3 —维自由度连接减震,后架10刚性连接后端头6 ;前、后端头凸凹相接,通过折叠轴5串联前端头4和后端头6,前端头4绕折叠轴5旋转折叠;后端头6底面连接三层梯形弹簧钢板为托架;在后端头6侧面加工斜面27、限位槽26配合限位销22、脚踏板21、复位弹簧20等构成自动限位锁紧机构。手动刹车16通、断电路,通过前进/后退开关17和急停按钮2相连控制器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务工作平台机车牵引装置,包括:装有操控开关的前架(15),刚性连接机车底盘的挂架(14),连接机车轮毂固联拉杆(11)的拉杆限位板(12),其特征在于,前架(15)通过双轴四弹簧减震器一维自由度连接前端头(4),后架(10)固联后端头(6),后端头(6)底面以固连的三层梯形层叠弹簧钢板为托架,前、后端头通过折叠轴凸凹相接,前端头绕折叠轴(5)旋转折叠,在后端头(6)折叠侧面设有通过斜面(27)、限位槽(26)配合限位销(22)和相连脚踏板(21)的复位弹簧(20)构成的限位锁紧机构;固联在前架(15)上的手动刹车(16)通过前进/后退开关(17)和急停按钮(2)前相连控制器,控制器通过主接触器接通工作电路,同步电机向AC电机发出正、反转信号,经减速器机械传动链输出动力至车轮轴,实现前进和后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梅彭德富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凯天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