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盛清凯专利>正文

微生物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2152 阅读:3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旨在提供一种保护微生物制剂活性的微胶囊,该胶囊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2-4份的乳酸菌、0.2份的麦芽糊精、1份1%-3%的海藻酸钠溶液、1份1%-3%的黄原胶溶液、3-4份的二氧化硅、3-4份的细米糠或麸皮;它的制备方法有包被和干燥两个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作为猪、鸡的饲料添加剂之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生物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饲料添加剂,具体地说是把微生物包被起来的微胶囊,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它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微生物制剂产品的出现推动了畜牧业的发展。但在生产实践中许多因素等对有益微生物菌种的活性有着重要影响,容易导致微生物失活,微生物制剂应用效果并不理想。一些菌种耐酸性差,在猪、鸡胃中酸性环境下(pH为2.0左右)已经失活,造成有益微生物菌种不能在其肠道中定植,从而无法发挥其调节功能。另外一些有益微生物发酵后,发酵物水分含量高,难于在饲料中混匀,并且夏季产品涨气,难于应用。水分含量高,产品贮存期短,也不利保存。一些菌种耐热性差,在饲料挤压制粒及高温干燥过程中受高温影响,菌种失活。发酵物水分含量、干燥温度、胃液酸度、挤压制粒以及存贮时间等多种因素制约着微生物制剂的活性,因此微生物制剂在生产实践中有时没有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保护微生物制剂的活性,使有益微生物菌种在猪、鸡肠道中定值,提高饲料效率,促进猪、鸡生长,预防疾病,净化环境,贮存时间长的微生物微胶囊。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微生物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胶囊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2-4份的乳酸菌、0.2份的麦芽糊精、1份1%-3%的海藻酸钠溶液,1份1%-3%的黄原胶溶液,3-4份的二氧化硅、3-4份的细米糠或麸皮。一种微生物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骤:a)包被:将2-4份发酵好的乳酸菌与0.2份的麦芽糊精在搅拌机中混匀后,再与1份1%-3%的海藻酸钠溶液、1份1%-3%的黄原胶溶液混合均匀。b)干燥:在搅拌机中加入3-4份的二氧化硅后,开始搅拌1-2分种,将上述包被好的乳酸菌加入,并继续搅拌5-10分钟,然后再加入3-4份的细米糠或麸皮。又继续搅拌5-10分钟,最后物品放出,在室温下晾干即得。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微生物制剂经包被后可以将微生物与饲料中的水分、矿物元素隔离,延长其贮存期,把它放入饲料中可使微生物制剂在胃液酸性环境中不被破坏,具有肠溶性,从而提高微生物乳酸菌在肠道中发挥作用的数量,促进猪、鸡生长,预防疾病,净化环境;提高乳酸菌的耐热性,可使其在挤压制粒过程中耐受高温的影响。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组成原料及各原料的份数和制备方法同于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试验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地点与周期微生物微胶囊(每克含有效活菌数4×1010个):山东正旺工贸有限公司提供:土霉素:山东正旺工贸有限公司提供:未包被的微生物制剂:山东正旺工贸有限公-->司提供。人工模拟胃液和人工模拟肠液。35日龄断奶体重9.13±0.60kg的杜×大×长三元杂交猪108头,武城县养猪厂提供。试验地点为武城县养猪场。试验期为40天。1.2方法1.2.1活菌计数采用平板涂布法计数,于37℃厌氧培养48-60h。1.2.2试验分组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设计,将108头断奶仔猪按体重相近,性别比例基本一致的原则随机分成3个组处理,每个组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头猪。处理1组基础日粮+土霉素200mg/kg;处理2组为基础日粮+未包被微生物制剂200mg/kg;处理3组为基础日粮+微胶囊200mg/kg。基础日粮为玉米豆粕型。表1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成分    原料    比例    营养成分    含量    玉米    62.25    消化能(MJ/kg)    13.42    豆粕    27.0    粗蛋白(%)    19.22    鱼粉    3.0    钙(%)    0.88    乳清粉    5.0    总磷(%)    0.7    食盐    0.3    赖氨酸(%)    1.12    磷酸氢钙    1.1    蛋氨酸(%)    0.69    石粉    1.0    蛋氨酸    0.05    赖氨酸    0.3    预混料    1.0注:预混料由山东正旺工贸有限公司提供1.3饲养管理:试验猪在同一圈内饲养,自由采食,自由饮水,做好保暖防寒。试验进行过程中观察仔猪精神状况,分别记录各重复每天仔猪腹泻数,试验期结束对仔猪进行个体称重,记录各组仔猪饲料消耗量。试验期间按猪场常规免疫操作程序进行卫生防疫及消毒。1.4测定指标:平均日增重、采食量、饲料转化率、腹泻率。1.5数据分析:试验数据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2结果与讨论2.1微胶囊肠溶性的测定将0.1g微胶囊分别置于盛有100ml人工模拟肠液(pH6.8)和人工模拟胃液(pH2.0)的三角瓶中,于37±1℃恒温水浴搅拌,搅拌速度不超过200r/min,分别于15min、60min后取出进行活菌计数[4]。结果如表2所示-->表2微胶囊在人工模拟胃液和人工模拟肠液中的崩解结果    15min    60min    人工模拟胃液    3.0×106    1.0×106    人工模拟肠液    3.6×1010    3.8×1010由表2可看出随微胶囊在人工胃液中时间的延长,菌落数在15min和60min时变化不大,说明该微胶囊在人工胃液中1h基本不崩解。该微胶囊在人工肠液中15min就能释放活菌数的90%以上,说明该微胶囊在人工肠液碱性环境下15min内崩解,崩解性能好,产品具有肠溶性。2.2微胶囊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表3仔猪生产性能及腹泻结果    处理1组    处理2组    处理3组  头数(头)    36    36    36  初重(kg/头)    9.15±0.59    9.12±0.61    9.14±0.62  末重(kg/头)    23.95±1.02    23.78±1.12    25.68±1.22  净增重(kg/头)    14.8±0.87    14.66±0.76    16.52±0.81  日增重(g/头)    370    367    413  耗料(kg/头)    33.45    32.78    35.89  料肉比    2.26±0.15∶1    2.24±0.17∶1    2.12±0.13∶1  腹泻率(%)    11.2    9.4    0注:腹泻率(%)=(腹泻头数×腹泻天数)/(猪只数×试验天数)×100%由表3可以看出,添加微胶囊包被微生物制剂处理3组平均日增重为413g,添加土霉素的处理1组和添加未包被微生物的处理2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370g和367g。处理3组和处理1组、处理2组相比较,日增重分别提高了11.6%和12.5%,差异显著(P<0.05),处理1组和处理2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处理3组的料肉比与处理1组和处理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处理1组和处理2组之间差异不显著。腹泻率处理3组为0,无腹泻,处理1组和处理2组之间腹泻率差异不显著。本试验中,使用的微生物微胶囊在人工胃液低pH环境下基本不崩解,在人工肠液中15分钟即崩解,表明该产品肠溶性好,同时,也表明使用该生产工艺可提高肠道发挥作用的有效活菌数,从而抑制肠道有害菌的生长,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提高机体免疫能力,降低腹泻率,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生物微胶囊,其特征在于该胶囊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2-4份的乳酸菌、0.2份的麦芽糊精、1份1%-3%的海藻酸钠溶液、1份1%-3%的黄原胶溶液、3-4份的二氧化硅、3-4份的细米糠或麸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微胶囊,其特征在于该胶囊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2-4份的乳酸菌、0.2份的麦芽糊精、1份1%-3%的海藻酸钠溶液、1份1%-3%的黄原胶溶液、3-4份的二氧化硅、3-4份的细米糠或麸皮。2、一种微生物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骤:a)包被:将2-4份发酵好的乳酸菌与0.2份的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清凯张延良
申请(专利权)人:盛清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