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墨印刷墨水匣元件的粘着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21098 阅读:2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喷墨印刷墨水匣元件粘着的方法,利用一粘着胶膜将一墨水匣元件粘着于一喷墨印刷墨水匣本体,该粘着胶膜预先成形为适当的形状,其上并形成适当的开孔,该开孔是配合该喷墨印刷墨水匣本体上的该墨水匣元件粘着处的沟槽结构而设计,将该粘着胶膜放置于该喷墨印刷墨水匣本体与该墨水匣元件之间并彼此接触,然后借由加压或加热使该墨水匣元件、该粘着胶膜以及该喷墨印刷墨水匣本体三者相稳固接合。(*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喷墨印刷墨水匣的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将墨水匣元件精确粘着于喷墨印刷墨水匣本体的方法。由于传统点胶粘着的方式存在上述诸多的缺点,因此乃有需要提出一种新的喷墨印刷墨水匣元件粘着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则是在于提供一种,使所涂布的粘胶分布均匀,不会因上胶时间的不同而产生厚度上的差异。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目的则是在于提供一种,能使上胶精准度增加,不会因液态胶水的流动与扩张而产生粘胶对位上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目的则是在于提供一种,使粘胶涂布及固化的速率加快,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利用一粘着胶膜将一墨水匣元件粘着于一喷墨印刷墨水匣本体,以取代传统的点胶方式。该粘着胶膜预先成形为适当的形状,其上并形成适当的开孔。该开孔与该喷墨印刷墨水匣本体上的该墨水匣元件粘着处的沟槽结构相配合而设计,其中该沟槽结构可由单一或数个沟槽所构成。该开孔的位置与在该喷墨印刷墨水匣本体上的该沟槽结构相对应,该开孔的数量可为单一或数个。较佳来说,该粘着胶膜被成形为与该墨水匣元件相同或相近的轮廓外形,而该粘着胶膜上的该开孔则与在该喷墨印刷墨水匣本体上的其所对应的沟槽的形状及大小相同或相近。将该粘着胶膜放置于该喷墨印刷墨水匣本体与该墨水匣元件之间并彼此接触,然后可借由加压或加热使该墨水匣元件、该粘着胶膜以及该喷墨印刷墨水匣本体三者相粘着接合。例如,可利用机械手臂先吸取该粘着胶膜,并将该粘着胶膜对位放置于该喷墨印刷墨水匣本体上的该墨水匣元件粘着处。再将该墨水匣元件放置于该粘着胶膜上,然后施加压力或加热而使该墨水匣元件、该粘着胶膜以及该喷墨印刷墨水匣本体相互紧密而稳固的结合,如此即完成将该墨水匣元件粘着于该喷墨印刷墨水匣本体的粘着制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可运用于一喷墨印头晶片的粘着制程,或是一道气槽盖板的粘着制程,或是其它类似的墨水匣元件粘着制程。由于该粘着胶膜具有厚度均匀、上胶速度快、对位精确以及粘着速度快的优点,因而可解决传统的墨水匣元件粘着制程中利用液态胶水点胶方式上胶的前述许多缺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喷墨印刷墨水匣元件粘着的方法,可提供一种制程稳定性高、布胶均匀、精准度高且高效率的喷墨印刷墨水匣元件粘着方法,提升产品的合格率与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喷墨印刷墨水匣元件粘着方法的第一个实施例,将一喷墨印头晶片粘着于一喷墨印刷墨水匣本体的一晶片槽上;图2A-图2C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粘着胶膜的成形方法;图3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喷墨印刷墨水匣元件粘着方法的第二个实施例,将一通气槽盖板覆盖并粘盖于一喷墨印刷墨水匣本体的一通气槽上。该晶片槽12底部具有一墨水导出槽14,该墨水导出槽14为与该喷墨印刷墨水匣本体12内部的墨水容置空间相通的沟槽。图中虽仅绘示单个该墨水导出槽14,但依照不同的喷墨印刷墨水匣型式,该晶片槽12底部可具有单一沟槽或数个沟槽。例如,一彩色喷墨印刷墨水匣即可能具有三个墨水导出槽以供应三种不同颜色的墨水。在进行粘着制程时,先将预先被成形为适当形状并具有适当开孔22的粘着胶膜20置于该晶片槽12,例如可利用一机械手臂吸取该粘着胶膜20并快速而精确地对准该晶片槽12后放置。该粘着胶膜20较佳地成形为与该喷墨印头晶片2的轮廓相同的形状与尺寸大小。而该粘着胶膜20上的该开孔22其位置与该墨水导出槽14相对应,以避免将该墨水导出槽14堵住。较佳来说,该开孔22与其所对应的该墨水导出槽14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形状与大小。然后,将该喷墨印头晶片2对准放置于该晶片槽12上的该粘着胶膜20上。再利用热压、烘烤或加压方式使该喷墨印头晶片2、该粘着胶膜20以及该喷墨印刷墨水匣本体10互相紧密而稳固结合。如此即完成将该喷墨印头晶片2的粘着制程。上述的粘着胶膜的材质可为热熔胶、加热熔融的背胶、压敏型粘胶或加热固化的环氧树脂(Epoxy)胶,或者其它任何合适的热固型、热塑型或压敏型粘着胶膜。其成形方式如图2A—图2C所示的冲切方式来完成。首先,如图2A所示提供面积较大的一粘着胶膜片30。接着,如图2B所示利用一冲切刀具32冲切该粘着胶膜片30以获得所需形状的粘着胶膜34。可在上述冲切过程中同时在该粘着胶膜34上冲切出如图2C所示的各种所需形状的开孔36、37、38。当然亦可分次冲切,即先冲切出该粘着胶膜34的外型轮廓,在于后续的冲切步骤中形成其内部的该开孔36、37、38。其中,该开孔的数目可为单个或数个(例如三个),该开孔可为需要形成为各种不同的形状,例如可为方形开孔36,圆形开孔37,长条形开孔38或其它规则或不规则形状的开孔。上述的粘着胶膜成形方式仅为各种可行方法的其中一种,本专利技术并不以此为限。例如,根据本专利技术,该粘着胶膜亦可利用适当的模具而以喷胶凝结方式来加以成形。另外,已经完成成形步骤的粘着胶膜可先置于离形纸上,并制成卷带以方便生产线封装。或是的即由机械手臂吸取后,直接置放于喷墨印刷墨水匣上。本专利技术的喷墨印刷墨水匣元件粘着的方法,亦可运用于通气槽盖板的粘着制程。如图3所示,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将一道气槽盖板15粘着于一喷墨印刷墨水匣本体10。该喷墨印刷墨水匣本体10上的一通气槽盖板粘着处17形成有一通气槽18。该通气槽18可为曲折的细长沟槽,其两端则可形成有与该喷墨印刷墨水匣本体10内部相通的通气孔19。该通气槽18与该通气孔19的作用在于提供通往该喷墨印刷墨水匣本体内部墨水储存空间的一个气体流道。以利于当该喷墨印刷墨水匣内部背压过高时,能平顺地补充气体以平衡背压。该通气槽盖板15则形成有一进气孔16,其位置对应该通气槽18的一中间段位置,以做为进气的用。在进行粘着时,将一预先成形为适当形状且具有适当开孔24的粘着胶膜23,置于该通气槽盖板粘着处17。然后,将该通气槽盖板15对位后盖上。接着,同样以热压、烘烤或加压方式,使该通气槽盖板15、该粘着胶膜23以及该喷墨印刷墨水匣本体10快速地彼此紧密稳固结合。同样地,该粘着胶膜23的形状尺寸,以及该开孔24的位置与形状尺寸,亦可预先以冲切或喷胶凝结方式来加以成形。较佳来说,该粘着胶膜23被成形为与该通气槽盖板15相同或相近的形状与大小。而该开孔24则对应于该通气槽18,并且与该通气槽18有着相同或非常接近的形状与大小,如此在完成通气槽盖板的粘着制程后,该通气槽18可顺利发挥其功用而不会被堵住。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其中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范围,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当可做适当的修改与润饰;故凡依本专利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所涵盖。权利要求1.一种,将一墨水匣元件粘着于一喷墨印刷墨水匣本体,其中该喷墨印刷墨水匣本体于该墨水匣元件粘着处具有至少一沟槽与该墨水匣元件相对应,其特征在于该粘着胶膜在对应该至少一沟槽的位置预先形成有至少一开孔;将粘着胶膜置于该墨水匣元件与该喷墨印刷墨水匣本体之间,稳固结合该墨水匣元件、该粘着胶膜以及该喷墨印刷墨水匣本体,而完成该墨水匣元件的粘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中该开孔的形状及大小与该沟槽相配合,以避免该粘着胶膜堵住该沟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中该开孔的形状及大小与该沟槽正好相同。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中该粘着胶膜预先被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喷墨印刷墨水匣元件的粘着方法,将一墨水匣元件粘着于一喷墨印刷墨水匣本体,其中该喷墨印刷墨水匣本体于该墨水匣元件粘着处具有至少一沟槽与该墨水匣元件相对应,其特征在于:该粘着胶膜在对应该至少一沟槽的位置预先形成有至少一开孔;将粘着胶膜置于该墨水匣元件与该喷墨印刷墨水匣本体之间,稳固结合该墨水匣元件、该粘着胶膜以及该喷墨印刷墨水匣本体,而完成该墨水匣元件的粘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志平张智超苏素蓉林顺泉苏士豪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