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供气车车架及具有其的移动供气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09528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2 1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供气车车架及具有其的移动供气车。移动供气车车架,包括车架主体,还包括固定件,固定件与车架主体相连接,固定件包括:第一半卡箍,其一端与车架主体相连接,其另一端为自由端;第二半卡箍,其一端与车架主体相连接,其另一端为自由端;其中,第一半卡箍与第二半卡箍相对布置,共同围成容纳气瓶的空间,第一半卡箍与第二半卡箍距离可调地设置以调节容纳气瓶的空间的大小。移动供气车,包括相互连接的移动供气车车架和滚轮部,移动供气车车架为前述的移动供气车车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移动供气车车架及具有其的移动供气车能够方便安装固定和拆卸气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供气车车架及具有其的移动供气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移动供气车车架及具有其的移动供气车。
技术介绍
现有的在移动供气车上用于固定气瓶的装置为金属或者其他硬质的支撑圈加上软质的织带和带扣组成。这种结构的缺点是安装和拆卸气瓶时比较麻烦,特别是在安装气瓶的时候,因为气瓶里面充满高压气体,需要非常小心避免气瓶磕碰,但是在安装的时候却需要一只手拿着气瓶的阀门部分,另一只手拉开软质的织带(由于没有支撑,软质的织带在未安装气瓶的时候是自由垂落下来的,需要用手拉开),而且必须将软质的织带拉开到足够气瓶的底部放入其中才行(如果气瓶的底部不正对其中,气瓶就会抵住织带,导致气瓶无法放入固定)。这往往需要操作者重复几次才能成功,这增加了操作者的使用难度和劳动强度,同时也增加了使用气瓶的风险。该固定气瓶的装置的另一个缺点是由于是软质织带固定,不能根据气瓶的大小在安装气瓶前预先调节大小并固定住该装置,所以在气瓶的运输及使用过程中,气瓶的横向约束有很大的自由度,该自由度导致了气瓶可以在运输及使用过程中横向晃动 及碰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安装固定和拆卸气瓶的移动供气车车架及具有其的移动供气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供气车车架,包括车架主体,还包括固定件,固定件与车架主体相连接,固定件包括:第一半卡箍,其一端与车架主体相连接,其另一端为自由端;第二半卡箍,其一端与车架主体相连接,其另一端为自由端;其中,第一半卡箍与第二半卡箍相对布置,共同围成容纳气瓶的空间,第一半卡箍与第二半卡箍距离可调地设置以调节容纳气瓶的空间的大小。进一步地,第一半卡箍与车架主体可拆卸地相连接。进一步地,第二半卡箍与车架主体可拆卸地相连接。进一步地,车架主体包括主架和与主架相连接的支撑部,主架的下端部具有底座,支撑部与底座具有间隔距离,固定件设置在支撑部上。进一步地,支撑部具有多个沿水平方向上间隔设置的连接孔,第一半卡箍与第二半卡箍与连接孔选择性地相连接。进一步地,连接孔为3个以上。进一步地,多个连接孔沿支撑部的横向方向上间隔设置。进一步地,多个连接孔为长圆孔,每个长圆孔沿支撑部的纵向方向上延伸。进一步地,固定件由弹簧钢或不锈钢或高分子材料制成。进一步地,第一半卡箍与第二半卡箍对称设置,第一半卡箍包括第一弧形段和第二弧形段,第一弧形段的圆弧半径比气瓶的圆弧半径大,第二弧形段的圆弧半径与气瓶的圆弧半径相同;第二半卡箍包括第三弧形段和第四弧形段,第三弧形段的圆弧半径比气瓶的圆弧半径大,第四弧形段的圆弧半径与气瓶的圆弧半径相同。进一步地,固定件还包括高分子层,高分子层设置于第一半卡箍与第二半卡箍的部分或者全部的内表面上。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供气车,包括相互连接的移动供气车车架和滚轮部,移动供气车车架为前述的移动供气车车架。应用本技术的移动供气车车架,包括车架主体、固定件。固定件与车架主体相连接,固定件包括第一半卡箍和第二半卡箍。第一半卡箍的一端与车架主体相连接,第一半卡箍的另一端为自由端。第二半卡箍的一端与车架主体相连接,第二半卡箍的另一端为自由端。第一半卡箍与第二半卡箍相对布置,共同围成容纳气瓶的空间,第一半卡箍与第二半卡箍距离可调地设置以调节容纳气瓶的空间的大小。由于第一半卡箍和第二半卡箍的距离可调节,因此可以根据气瓶的大小在安装气瓶前或者安装气瓶时调节大小并固定该尺寸,不仅能便于安装固定气瓶还能便于拆卸气瓶,降低了操作者的使用难度和劳动强度,同时也降低了使用气瓶的风险。本技术的移动供气车车架及具有其的移动供气车能够方便安装固定和拆卸气瓶。【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固定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的固定件的主视图;图3示出了本技术的装配有固定件的移动供气车车架;以及图4示出了本技术的移动供气车车架与气瓶的装配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供气车车架。具体地,如图3所示,该移动供气车车架包括车架主体10和固定件30,固定件30与车架主体10相连接。其中,固定件30包括第一半卡箍31和第二半卡箍32。第一半卡箍31的一端与车架主体10相连接,第一半卡箍31的另一端为自由端。第二半卡箍32的一端与车架主体10相连接,第二半卡箍32的另一端为自由端。第一半卡箍31与第二半卡箍32相对布置,共同围成容纳气瓶的空间,第一半卡箍31与第二半卡箍32距离可调地设置以调节容纳气瓶的空间的大小。由于第一半卡箍31和第二半卡箍32的距离可调节,因此可以根据气瓶的大小在安装气瓶前或者安装气瓶时调节大小并固定该尺寸,不仅能便于安装固定气瓶还能便于拆卸气瓶,降低了操作者的使用难度和劳动强度,同时也降低了使用气瓶的风险。该移动供气车能够方便安装固定和拆卸气瓶。其中,固定件30由弹簧钢或不锈钢或高分子材料制成。第一半卡箍31与第二半卡箍32的形状可以是扁的或者是圆棒,优选为呈扁条形,这样的形状与气瓶的接触面会增力口,便于固定夹紧气瓶。但无论使用哪种材料和形状,都必须保证足够长的使用寿命和强度,本技术的固定件30选用弹簧钢或不锈钢或高分子层制成,是因为弹簧钢或不锈钢或高分子层具有很小的变形量及合理的结构。优选地,固定件30还包括高分子层例如橡胶层,具体地,高分子层例如橡胶层设置于第一半卡箍31与第二半卡箍32的部分或者全部的内表面上。具体情况如下:如果固定件30由弹簧钢或不锈钢制成,由于金属和部分塑料的硬度可能会划伤气瓶,因此可以在固定件30的内侧增加高分子层例如橡胶层;如果固定件30由高分子材料例如塑料制成,由于部分塑料的硬度可能会划伤气瓶,因此可以在固定件30的内侧增加一个橡胶层。在第一半卡箍31与第二半卡箍32的部分或者全部的内表面上增加高分子层例如橡胶层,目的是为接触面提供一个软的保护,以降低表面摩擦系数的作用,避免气瓶的划伤。本技术提供的固定件30,可以预先形成气瓶半径大小的圆筒状,安装过程中只要将气瓶从上到下垂直放入筒中即可。第一半卡箍31与第二半卡箍32在形成圆筒状时两者可以有重叠,也可以没有重叠。优选地,第一半卡箍31与车架主体10可拆卸地相连接,第二半卡箍32与车架主体10可拆卸地相连接,以便于更换和维修卡箍。如图3和图4所示,车架主体10包括主架11和支撑部12。支撑部12和与主架11相连接,主架11的下端部具有底座13,支撑部12与底座13具有间隔距离,固定件30设置在支撑部12上。如图3所示,支撑部12具有多个沿水平方向上间隔设置的连接孔121,第一半卡箍31与第二半卡箍32均与连接孔121相连接。如图3所示,优选地,连接孔121为3个以上,多个连接孔121沿支撑部12的横向方向上间隔设置。这样的设计便于第一半卡箍31与第二半卡箍32调节相对距离,对于不同大小的气瓶,可以通过将固定气瓶的第一半卡箍31与第二半卡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供气车车架,包括车架主体(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件(30),所述固定件(30)与所述车架主体(10)相连接,所述固定件(30)包括:第一半卡箍(31),其一端与所述车架主体(10)相连接,其另一端为自由端;第二半卡箍(32),其一端与所述车架主体(10)相连接,其另一端为自由端;其中,所述第一半卡箍(31)与所述第二半卡箍(32)相对布置,共同围成容纳气瓶的空间,所述第一半卡箍(31)与所述第二半卡箍(32)距离可调地设置以调节所述容纳气瓶的空间的大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供气车车架,包括车架主体(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件(30),所述固定件(30 )与所述车架主体(10 )相连接,所述固定件(30 )包括: 第一半卡箍(31),其一端与所述车架主体(10)相连接,其另一端为自由端; 第二半卡箍(32),其一端与所述车架主体(10)相连接,其另一端为自由端; 其中,所述第一半卡箍(31)与所述第二半卡箍(32)相对布置,共同围成容纳气瓶的空间,所述第一半卡箍(31)与所述第二半卡箍(32)距离可调地设置以调节所述容纳气瓶的空间的大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供气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卡箍(31)与所述车架主体(10)可拆卸地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供气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半卡箍(32)与所述车架主体(10)可拆卸地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供气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主体(10)包括主架(11)和与所述主架(11)相连接的支撑部(12),所述主架(11)的下端部具有底座(13),所述支撑部(12 )与所述底座(13 )具有间隔距离,所述固定件(30 )设置在所述支撑部(12 )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供气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2)具有多个沿水平方向上间隔设置的连接孔(121),所述第一半卡箍(31)与所述第二半卡箍(32)与所述连接孔(121)选择性地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文强马改陵
申请(专利权)人:德尔格安全设备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