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1587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7 22:53
一种测试装置,包括:进气端和出气端,其中,所述进气端用于连接气源,所述出气端用于连接待测件;第一气路,所述第一气路的入口与所述进气端连通,所述第一气路的出口与所述出气端连通,所述第一气路用于测试所述待测件的气密性;第二气路,所述第二气路的入口与所述进气端连通,所述第二气路的出口与所述出气端连通,所述第二气路用于测试所述待测件的漏气量;控制件,所述控制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气路和第二气路的导通状态,使得所述第一气路或第二气路处于导通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测试装置,有利于提高待测件的测试效率。有利于提高待测件的测试效率。有利于提高待测件的测试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测试装置


[000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测试
,尤其涉及一种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呼吸阀片是氧气呼吸器中的重要部件,为满足用户呼吸时整个呼吸回路的完整,呼吸阀片的气密性及漏气量是非常重要的参数。为了确保呼吸器的正常使用,在出厂之前需要对呼吸阀片的气密性及漏气量进行测试,以满足行业标准。然而现有的方案中,气密性和漏气量的两项测试总体耗时较长,测试效率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测试装置,能够有利于高效地完成气密性和漏气量两项测试。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测试装置,包括:进气端和出气端,其中,所述进气端用于连接气源,所述出气端用于连接待测件;第一气路,所述第一气路的入口与所述进气端连通,所述第一气路的出口与所述出气端连通,所述第一气路用于测试所述待测件的气密性;第二气路,所述第二气路的入口与所述进气端连通,所述第二气路的出口与所述出气端连通,所述第二气路用于测试所述待测件的漏气量;控制件,所述控制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气路和第二气路的导通状态,使得所述第一气路或第二气路处于导通状态。
[0005]可选的,所述控制件为气动开关,所述控制件的进气口与所述进气端连通。
[0006]可选的,还包括:第一气压调节设备,所述第一气压调节设备串联于所述进气端与所述控制开关的进气口之间的连接通路。
[0007]可选的,还包括: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设置于所述第一气路上,所述控制开关的第一出气口与所述第一开关的控制端连通,所述第一开关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气路导通,所述第一开关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气路不导通。
[0008]可选的,所述第一开关包括:第一气路开关和第二气路开关,所述第一气路开关和第二气路开关串联于所述第一气路的入口和出口之间。
[0009]可选的,还包括:气压检测设备,所述气压检测设备设置于所述第一气路开关和所述第二气路开关之间,所述气压检测设备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气路上的气压。
[0010]可选的,还包括:第一流量计,所述第一流量计用于检测所述待测件的出气流量;所述第二气路开关为两位三通阀,所述两位三通阀的第一接口与所述出气端连通,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一气路开关连通,第三接口与第一流量计连通;其中,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连通,或者,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三接口连通。
[0011]可选的,还包括:第二开关,所述第二开关设置于所述第二气路上,所述控制开关的第二出气口与所述第二开关的控制端连通,所述第二开关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二气路导通;所述第二开关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二气路不导通。
[0012]可选的,还包括:第二流量计,所述第二流量计串联于所述第二开关和所述出气端之间的连接通路上。
[0013]可选的,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用于安装所述待测件,所述待测件为呼吸阀片。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方案中,测试装置包括进气端、出气端、第一气路、第二气路和控制件。其中,进气端用于连接气源,出气端用于连接待测件,第一气路的入口与进气端连通,第一气路的出口与出气端连通,第一气路用于测试待测件的气密性,第二气路的入口与进气端连通,第二气路的出口与出气端连通,第二气路用于测试待测件的漏气量。也即,用于气密性测试的第一气路和用于漏气量测试的第二气路并联于进气端和出气端之间。由于控制件用于控制第一气路和第二气路的导通状态,使得第一气路或第二气路处于导通状态,因此用户可以通过控制件控制不同气路的导通状态,能够在同一测试装置上完成气密性和漏气量两项测试。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在两个测试装置分别进行气密性测试和漏气量测试的方案,采用上述方案可以节省将待测件从一个测试装置移动至另一测试装置的时间,从而可以节省漏气量和气密性两项测试的总体测试时间,有利于高效地完成气密性和漏气量两项测试。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另一种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
技术介绍
所述,亟需一种测试装置,能够有利于高效地完成气密性和漏气量两项测试。
[0019]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测试装置,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方案中,测试装置包括进气端、出气端、第一气路、第二气路和控制件。其中,进气端用于连接气源,出气端用于连接待测件,第一气路的入口与进气端连通,第一气路的出口与出气端连通,第一气路用于测试待测件的气密性,第二气路的入口与进气端连通,第二气路的出口与出气端连通,第二气路用于测试待测件的漏气量。也即,用于气密性测试的第一气路和用于漏气量测试的第二气路并联于进气端和出气端之间。由于控制件用于控制第一气路和第二气路的导通状态,使得第一气路或第二气路处于导通状态,因此用户可以通过控制件控制不同气路的导通状态,能够在同一测试装置上完成气密性和漏气量两项测试。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在两个测试装置分别进行气密性测试和漏气量测试的方案,采用上述方案可以节省将待测件从一个测试装置移动至另一测试装置的时间,从而可以节省漏气量和气密性两项测试的总体测试时间,有利于高效地完成气密性和漏气量两项测试。
[002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测试装置可以用于测试呼吸阀片的气密性和漏气量,更具体地,呼吸阀片可以是呼气阀片,也可以是吸气阀片,本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制。
[0021]呼吸阀片可以是用于氧气呼吸器的呼吸阀片。例如,呼吸阀片可以用于闭路式氧气呼吸器。闭路式氧气呼吸器广泛应用于矿山救援、消防救援等其他需要给使用者提供氧
气的场景。闭路式氧气呼吸器可以包含高压氧气储存装置、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冷却装置、气囊、呼吸软管。使用者从肺部呼出的气体,经由面罩、三通、呼气阀片经过呼气软管进入到二氧化碳吸收装置,经二氧化碳吸收装置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剂吸收了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后,其余气体进入气囊。另外,高压氧气储存装置中贮存的氧气经减压阀、恒定流量控制阀进入气囊,当使用者吸气时,含氧气体从气囊经吸气软管、吸气阀片、面具进入人体肺部,从而完成一个呼吸循环。为确保这一循环,需要保证呼气阀片和吸气阀片的漏气量及气密性。
[0022]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测试装置也可以用于测试其他待测件的气密性和漏气量,本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制。
[0023]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有益效果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0024]参照图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如图1所示,测试装置1可以包括:进气端11、出气端12、第一气路13、第二气路14和控制件15。
[0026]具体而言,进气端11可以用于连接气源(图未示),出气端11可以用于连接待测件(图未示)。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端和出气端,其中,所述进气端用于连接气源,所述出气端用于连接待测件;第一气路,所述第一气路的入口与所述进气端连通,所述第一气路的出口与所述出气端连通,所述第一气路用于测试所述待测件的气密性;第二气路,所述第二气路的入口与所述进气端连通,所述第二气路的出口与所述出气端连通,所述第二气路用于测试所述待测件的漏气量;控制件,所述控制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气路和第二气路的导通状态,使得所述第一气路或第二气路处于导通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件为气动开关,所述控制件的进气口与所述进气端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气压调节设备,所述第一气压调节设备串联于所述进气端与所述控制件的进气口之间的连接通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设置于所述第一气路上,所述控制件的第一出气口与所述第一开关的控制端连通,所述第一开关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气路导通,所述第一开关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气路不导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包括:第一气路开关和第二气路开关,所述第一气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杰王继宗孙梁
申请(专利权)人:德尔格安全设备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