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器、呼吸气囊、以及呼吸器的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00006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1:54
本申请涉及一种呼吸器、呼吸气囊、以及呼吸器的使用方法。该呼吸器(1)包括:相对固定的顶板(10)和底板(60),二者间隔预定距离;弹簧组件(20),弹簧组件的上端连接在顶板的下方;气囊挡板(30),连接至弹簧组件的下端;呼吸气囊(40),其中容纳供呼吸用的气体,呼吸气囊在其所容气体的量与弹簧组件施加的力的作用下能够在膨胀状态和塌缩状态之间变化;配气阀(50),安装在底板上并位于第一壁(401)的凹部(402)中;在呼吸气囊的塌缩状态中,第二壁抵靠凹部的内侧,使凹部沿朝向配气阀的方向变形,从而接触并打开配气阀。根据本申请,呼吸器能够实现自动充气,并且配气阀整体位于呼吸气囊以及气体通路的外部,便于装配与维护。便于装配与维护。便于装配与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器、呼吸气囊、以及呼吸器的使用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呼吸器的
,具体地,涉及一种呼吸器、呼吸气囊、以及呼吸器的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呼吸器是一种用额外气源辅助呼吸的装置,广泛应用于消防、化工、船舶、石油、冶炼、仓库、试验室、矿山等场景,或者用于辅助呼吸能力不足的人进行呼吸。
[0003]CN207306953U公开了一种心血管疾病治疗人工呼吸器,包括呼吸器支撑板和呼吸器主体,所述呼吸器支撑板下端四个角的位置处均安装有万向移动轮,所述万向移动轮由移动轮固定件、移动轮转动件、移动轮主体和移动轮制动板组成,所述呼吸器支撑板上端一侧安装有两个罐限位块,所述罐限位块上方安装有氧气罐,所述氧气罐上端安装有氧气罐阀门,所述氧气罐阀门一端安装有罐接口阀门,所述呼吸器主体由呼吸器转动轴、后单向阀、后固定件、呼吸气囊、前固定件、前单向阀、呼吸面罩转动轴、呼吸面罩和更换式橡胶垫组成,所述呼吸气囊上端安装有后固定件。
[0004]CN202526533U涉及一种肺部功能康复仪,包括,工作主机、气体连接装置和压缩气囊;所述工作主机包括压缩气泵、压力储气装置、分配气阀和输出气体连接装置;工作主机通过气体连接装置与压缩气囊连接。
[0005]CN109966606A涉及一种呼吸治疗系统,具有两个能够单独地并且相互无关地运行的呼吸治疗器。所述呼吸治疗器分别具有一个控制装置和一个能够借助所述控制装置操控的、用于提供仪器功能的仪器组件。在此,设置有耦合装置用于在这两个呼吸治疗器之间建立作用连接。所述耦合装置适用于且构造用于在建立作用连接的情况下操控两个呼吸治疗器的控制装置。借助所述耦合装置能够使一个呼吸治疗器的仪器组件被另外的呼吸治疗器的仪器组件在功能上扩展和/或替代。
[0006]在包括上述文献的现有技术的循环呼吸保护装置中,配气阀(自动供气装置)都是置于或者半置于呼吸气囊内部,且多是插入气囊内部,由气囊挡板下压触位于呼吸气囊内部的配气阀的杠杆,促使其开启;再或者,配气阀需要额外的控制结构,而不能自动完成充气过程。这要求呼吸气囊增加了和配气阀之间的配合。并且配气阀会和气囊内气体有接触,增加了清洁的要求。
[0007]现有技术中还披露一种呼吸器,在其呼吸气囊内增加一个保护套以隔开配气阀和气囊内气体。但因此,该呼吸器的呼吸气囊的复杂性更高,增加了成本。
[0008]因此,存在对一种成本低、且无需对呼吸气囊和配气阀有高清洁要求的呼吸器的需求,并且也需要一种仅通过呼吸气囊与配气阀之间的配合结构就能实现自动充气的呼吸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能够通过本申请的呼吸器、呼吸气囊及呼吸器的
使用方法来解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成本低、且无需对呼吸气囊和配气阀有高清洁要求的呼吸器,也提供了仅通过呼吸气囊与配气阀之间的配合结构就能实现自动充气的呼吸器。
[0010]具体地,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呼吸器,包括:相对固定的顶板和底板,二者间隔预定距离;弹簧组件,具有上端和下端,具有压缩状态和伸展状态,所述弹簧组件的上端连接在所述顶板的下方;气囊挡板,连接至所述弹簧组件的下端;呼吸气囊,其中容纳供呼吸用的气体,所述呼吸气囊设置在所述气囊挡板和所述底板之间,具有相对的第一壁和第二壁,所述第一壁朝向所述底板,所述第二壁朝向所述气囊挡板,所述第一壁上设置有能变形的凹部,所述气囊挡板设置为能够抵靠第二壁并将所述弹簧组件施加的力传递至所述呼吸气囊,所述呼吸气囊在其所容气体的量与所述弹簧组件施加的力的作用下能够在膨胀状态和塌缩状态之间变化;配气阀,安装在所述底板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壁的凹部中,所述配气阀具有连接至气体源的入口和连接至所述呼吸气囊的出口,当所述配气阀打开时所述气体源与所述呼吸气囊的流体连通,从而为所述呼吸气囊充气;其中,在所述呼吸气囊的膨胀状态中,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相距最大距离,在所述呼吸气囊的塌缩状态中,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相距最小距离,并且在所述气囊挡板的作用下,所述第二壁抵靠所述凹部的内侧,使所述凹部沿朝向所述配气阀的方向变形,从而接触并打开所述配气阀。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凹部形状相匹配的能变形的凸部,所述气囊挡板设置为能够抵靠所述凸部并将所述弹簧组件施加的力传递至所述呼吸气囊,所述凹部与所述凸部能够嵌套在一起,并且在所述气囊挡板的作用下,所述凸部和所述凹部沿朝向所述配气阀的方向变形,从而接触并打开所述配气阀。
[0012]进一步地,所述呼吸气囊还包括气囊侧壁,所述气囊侧壁包括位于下部的第一段和位于上部的第二段,所述第一段呈圆柱状,所述第二段呈向上渐缩的圆台状,在所述呼吸气囊处于塌缩状态时,所述第二段折叠在所述第一段的内侧。
[0013]进一步地,所述气囊侧壁还包括中间连接段,所述中间连接段位于所述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间,并从所述第一段的上端向内延伸形成圆弧状。
[0014]进一步地,所述弹簧组件包括在所述顶板与所述气囊挡板之间均匀分布的多个正压弹簧。
[0015]进一步地,所述配气阀配置为在与所述凹部失去接触后关闭。
[0016]进一步地,所述配气阀配置为:在打开预定时间后,在所述呼吸气囊朝向其膨胀状态转变的过程中自动关闭;或者,在达到所述呼吸气囊的膨胀状态时自动关闭。
[0017]进一步地,所述凹部与所述凸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的中央。
[0018]进一步地,所述凹部和/或所述凸部的截面为圆弧形。
[0019]采用根据本申请的呼吸器,借助新的呼吸气囊结构,配气阀可以从呼吸气囊中脱离出来。并且采用新的呼吸气囊结构,降低了工艺复杂程度,从而降低了成本。呼吸气囊与配气阀的外置分离式结构,使得减少了维护操作步骤,不需要将配气阀拔出并再插入呼吸气囊中。因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成本低、且无需对呼吸气囊和配气阀有高清洁要求的呼吸器,也提供了仅通过呼吸气囊与配气阀之间的配合结构就能实现自动充气的呼吸器。
[0020]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呼吸气囊,其中,所述呼吸气囊容纳供呼吸用的气体,具有相对的第一壁和第二壁,所述第一壁上设置有能变形的凹部。
[002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凹部形状相匹配的能变形的凸部。
[0022]采用根据本申请的呼吸气囊的结构,降低了呼吸气囊的制造难度,并提高呼吸气囊的寿命。
[0023]根据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以上所述的呼吸器的使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用充有气体的所述呼吸气囊为使用者供应气体;当所述呼吸气囊移动至其塌缩状态时,所述凹部触发打开所述配气阀,从而从所述气体源为所述呼吸气囊充气;当充气至所述配气阀与所述凹部失去接触后关闭时,所述配气阀关闭;以及再次使用所述呼吸气囊为使用者供应气体。
[0024]利用本申请的呼吸器的使用方法,能够更加稳定和可靠地实现自动循环呼吸。
附图说明
[0025]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器(1),包括:相对固定的顶板(10)和底板(60),二者间隔预定距离;弹簧组件(20),具有上端和下端,具有压缩状态和伸展状态,所述弹簧组件(20)的上端连接在所述顶板(10)的下方;气囊挡板(30),连接至所述弹簧组件(20)的下端;呼吸气囊(40),其中容纳供呼吸用的气体,所述呼吸气囊(40)设置在所述气囊挡板(30)和所述底板(60)之间,具有相对的第一壁(401)和第二壁(403),所述第一壁(401)朝向所述底板(60),所述第二壁(403)朝向所述气囊挡板(30),所述第一壁(401)上设置有能变形的凹部(402),所述气囊挡板(30)设置为能够抵靠第二壁(403)并将所述弹簧组件(20)施加的力传递至所述呼吸气囊(40),所述呼吸气囊(40)在其所容气体的量与所述弹簧组件(20)施加的力的作用下能够在膨胀状态和塌缩状态之间变化;配气阀(50),安装在所述底板(60)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壁(401)的凹部(402)中,所述配气阀(50)具有连接至气体源的入口(501)和连接至所述呼吸气囊(40)的出口(502),当所述配气阀(50)打开时所述气体源与所述呼吸气囊(40)的流体连通,从而为所述呼吸气囊(40)充气;其中,在所述呼吸气囊(40)的膨胀状态中,所述第一壁(401)和所述第二壁(403)相距最大距离,在所述呼吸气囊(40)的塌缩状态中,所述第一壁(401)和所述第二壁(403)相距最小距离,并且在所述气囊挡板(30)的作用下,所述第二壁(403)抵靠所述凹部(402)的内侧,使所述凹部(402)沿朝向所述配气阀(50)的方向变形,从而接触并打开所述配气阀(5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壁(403)上设置有与所述凹部(402)形状相匹配的能变形的凸部(404),所述气囊挡板(30)设置为能够抵靠所述凸部(404)并将所述弹簧组件(20)施加的力传递至所述呼吸气囊(40),所述凹部(402)与所述凸部(404)能够嵌套在一起,并且在所述气囊挡板(30)的作用下,所述凸部(404)和所述凹部(402)沿朝向所述配气阀(50)的方向变形,从而接触并打开所述配气阀(50)。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震宇胡咏梅刘杰
申请(专利权)人:德尔格安全设备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