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料、搅拌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09350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2 1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料、搅拌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固定板以及设置在安装固定板上的下料驱动电机和搅拌驱动电机,所述下料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通过下料动力传递机构与置于储料桶内的下料螺杆驱动连接,所述搅拌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通过搅拌动力传递机构与置于储料桶内的搅拌组件驱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下料动力传递机构与搅拌动力传递机构在结构上的设计配合,使下料螺杆在下料驱动电机作用下按固定方向连续或间隙转动,而搅拌组件则在搅拌驱动电机作用下,与下料螺杆同向或反向转动,整体结构简单、紧凑,在实际使用中运行稳定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下料、搅拌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固定板以及设置在安装固定板上的下料驱动电机和搅拌驱动电机,所述下料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通过下料动力传递机构与置于储料桶内的下料螺杆驱动连接,所述搅拌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通过搅拌动力传递机构与置于储料桶内的搅拌组件驱动连接。本技术利用下料动力传递机构与搅拌动力传递机构在结构上的设计配合,使下料螺杆在下料驱动电机作用下按固定方向连续或间隙转动,而搅拌组件则在搅拌驱动电机作用下,与下料螺杆同向或反向转动,整体结构简单、紧凑,在实际使用中运行稳定可靠。【专利说明】—种下料、搅拌驱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灌装机中的下料、搅拌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灌装机中用于驱动下料螺杆及搅拌杆的驱动机构,其结构设计不够合理,在实际使用中容易出现故障,运作不稳定,影响整个灌装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运作稳定,而且在实际使用中,下料及搅拌驱动效果好的驱动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下料、搅拌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固定板以及设置在安装固定板上的下料驱动电机和搅拌驱动电机,所述下料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通过下料动力传递机构与置于储料桶内的下料螺杆驱动连接,所述搅拌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通过搅拌动力传递机构与置于储料桶内的搅拌组件驱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动力传递机构包括过渡连接轴以及设置过渡连接轴外周且与安装固定板固定连接的连接轴套,所述过渡连接轴上端与下料驱动电机连接,其下端通过快装卡头与下料螺杆上端连接,在所述过渡连接轴与连接轴套之间设置有滚子轴承,所述搅拌动力传递机构包括与搅拌驱动电机驱动连接的主动链轮以及设置在连接轴套外周的从动链轮,所述从动链轮与连接轴套之间设置有滚子轴承,所述主动链轮通过链条与从动链轮连接,所述从动链轮下端与搅拌座连接,所述搅拌座通过快装卡头与搅拌组件连接。本技术所述的下料、搅拌驱动装置,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支座以及设置在对应搅拌支座上的搅拌杆和搅拌轴,所述搅拌杆沿储料桶内壁由上往下延伸形成与储料桶匹配的形状,所述搅拌轴竖直布置且在其下部设置有搅拌片,所述搅拌支座与快装上卡连接,所述搅拌座与快装上卡通过快装卡头连接。本技术所述的下料、搅拌驱动装置,其所述搅拌支座一端与快装上卡连接,其另一端设置有快装卡槽以及锁紧螺钉,所述搅拌杆和搅拌轴的连接端分别卡入对应搅拌支座的快装卡槽内并由锁紧螺钉锁紧固定。本技术利用下料动力传递机构与搅拌动力传递机构在结构上的设计配合,使下料螺杆在下料驱动电机作用下按固定方向连续或间隙转动,而搅拌组件则在搅拌驱动电机作用下,与下料螺杆同向或反向转动,整体结构简单、紧凑,在实际使用中运行稳定可靠。【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图2是图1的剖视图。图3是图2中A部放大图。图中标记:1为安装固定板,2为下料驱动电机,3为搅拌驱动电机,4为下料螺杆,5为过渡连接轴,6为连接轴套,7为快装卡头,8为滚子轴承,9为主动链轮,10为从动链轮,11为搅拌座,12为搅拌支座,13为搅拌杆,14为搅拌轴,15为搅拌片,16为快装上卡,17为锁紧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2和3所示,一种下料、搅拌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固定板I以及设置在安装固定板I上的下料驱动电机2和搅拌驱动电机3,所述下料驱动电机2的动力输出端通过下料动力传递机构与置于储料桶内的下料螺杆4驱动连接,所述搅拌驱动电机3的动力输出端通过搅拌动力传递机构与置于储料桶内的搅拌组件驱动连接。其中,所述下料动力传递机构包括过渡连接轴5以及设置过渡连接轴5外周且与安装固定板I固定连接的连接轴套6,所述过渡连接轴5上端与下料驱动电机2连接,其下端通过快装卡头7与下料螺杆4上端连接,在所述过渡连接轴5与连接轴套6之间设置有滚子轴承8,所述搅拌动力传递机构包括与搅拌驱动电机3驱动连接的主动链轮9以及设置在连接轴套6外周的从动链轮10,所述从动链轮10与连接轴套6之间设置有滚子轴承8,所述主动链轮9通过链条与从动链轮10连接,所述从动链轮10下端与搅拌座11连接,所述搅拌座11通过快装卡头7与搅拌组件连接。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支座12以及设置在对应搅拌支座12上的搅拌杆13和搅拌轴14,所述搅拌杆13沿储料桶内壁由上往下延伸形成与储料桶匹配的形状,所述搅拌轴14竖直布置且在其下部设置有搅拌片15,所述搅拌支座12与快装上卡16连接,所述搅拌座11与快装上卡16通过快装卡头7连接,所述搅拌支座12 —端与快装上卡16连接,其另一端设置有快装卡槽以及锁紧螺钉17,所述搅拌杆13和搅拌轴14的连接端分别卡入对应搅拌支座12的快装卡槽内并由锁紧螺钉17锁紧固定。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下料、搅拌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固定板(I)以及设置在安装固定板(I)上的下料驱动电机(2)和搅拌驱动电机(3),所述下料驱动电机(2)的动力输出端通过下料动力传递机构与置于储料桶内的下料螺杆(4)驱动连接,所述搅拌驱动电机(3)的动力输出端通过搅拌动力传递机构与置于储料桶内的搅拌组件驱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动力传递机构包括过渡连接轴(5)以及设置过渡连接轴(5)外周且与安装固定板(I)固定连接的连接轴套(6 ),所述过渡连接轴(5 )上端与下料驱动电机(2 )连接,其下端通过快装卡头(7 )与下料螺杆(4)上端连接,在所述过渡连接轴(5)与连接轴套(6)之间设置有滚子轴承(8),所述搅拌动力传递机构包括与搅拌驱动电机(3)驱动连接的主动链轮(9)以及设置在连接轴套(6)外周的从动链轮(10),所述从动链轮(10)与连接轴套(6)之间设置有滚子轴承(8),所述主动链轮(9)通过链条与从动链轮(10)连接,所述从动链轮(10)下端与搅拌座(11)连接,所述搅拌座(11)通过快装卡头(7 )与搅拌组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搅拌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支座(12)以及设置在对应搅拌支座(12)上的搅拌杆(13)和搅拌轴(14),所述搅拌杆(13)沿储料桶内壁由上往下延伸形成与储料桶匹配的形状,所述搅拌轴(14)竖直布置且在其下部设置有搅拌片(15),所述搅拌支座(12)与快装上卡(16)连接,所述搅拌座(11)与快装上卡(16)通过快装卡头(7)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料、搅拌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支座(12)—端与快装上卡(16)连接,其另一端设置有快装卡槽以及锁紧螺钉(17),所述搅拌杆(13)和搅拌轴(14)的连接端分别卡入对应搅拌支座(12)的快装卡槽内并由锁紧螺钉(17)锁紧固定。【文档编号】B65B65/02GK203698800SQ2014200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下料、搅拌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固定板(1)以及设置在安装固定板(1)上的下料驱动电机(2)和搅拌驱动电机(3),所述下料驱动电机(2)的动力输出端通过下料动力传递机构与置于储料桶内的下料螺杆(4)驱动连接,所述搅拌驱动电机(3)的动力输出端通过搅拌动力传递机构与置于储料桶内的搅拌组件驱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动力传递机构包括过渡连接轴(5)以及设置过渡连接轴(5)外周且与安装固定板(1)固定连接的连接轴套(6),所述过渡连接轴(5)上端与下料驱动电机(2)连接,其下端通过快装卡头(7)与下料螺杆(4)上端连接,在所述过渡连接轴(5)与连接轴套(6)之间设置有滚子轴承(8),所述搅拌动力传递机构包括与搅拌驱动电机(3)驱动连接的主动链轮(9)以及设置在连接轴套(6)外周的从动链轮(10),所述从动链轮(10)与连接轴套(6)之间设置有滚子轴承(8),所述主动链轮(9)通过链条与从动链轮(10)连接,所述从动链轮(10)下端与搅拌座(11)连接,所述搅拌座(11)通过快装卡头(7)与搅拌组件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友林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海科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