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05815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2 06: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料装置,包括下料筒以及设置在下料筒内的下料螺杆,在所述下料筒内壁均匀分布有至少两条呈螺旋状的导向凸条,每条导向凸条由下料筒的上端进料口延伸至其下端出料口且每条导向凸条在下料筒内壁上的旋转在空间上未超过一周,多条导向凸条将所述下料筒内壁分隔为多个与下料螺杆配合的导料区间,相邻导向凸条形成的导料区间在下料筒内壁上对应的范围在空间上未超过一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大大降低了下料筒内壁上导向凸条的螺旋密度,使导向凸条由下料筒的进料口很快延伸至出料口,使相邻导向凸条形成的导料区间整体呈快速向下导料的趋势,尽可能的减小物料沿下料筒径向旋转滞留的趋势,从而大大加快了出料的速率,使下料更加顺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下料装置
[0001 ]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灌装机中的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灌装机中,被灌装的物料通常通过下料斗与下料螺杆的配合送至灌装容器中,为了实现物料更加顺畅的出料,目前,在下料斗内壁设置有螺旋状的凸条,其螺旋的密度与下料螺杆上螺旋叶片的螺旋密度匹配,因此,在现有结构中,凸条会沿下料斗内壁旋转多圈以形成与下料螺杆配合的导料通道。然而上述结构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凸条螺旋度过密,造成出料速率降低,从而影响整个灌装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保证在下料筒内壁形成导料区间的同时,大大加快出料速率,使下料更加顺畅的下料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下料装置,包括下料筒以及设置在下料筒内的下料螺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料筒内壁均匀分布有至少两条呈螺旋状的导向凸条,每条导向凸条由下料筒的上端进料口延伸至其下端出料口且每条导向凸条在下料筒内壁上的旋转在空间上未超过一周,多条导向凸条将所述下料筒内壁分隔为多个与下料螺杆配合的导料区间,相邻导向凸条形成的导料区间在下料筒内壁上对应的范围在空间上未超过一周。本技术所述的下料装置,其多条导向凸条的上端均匀设置在下料筒上端进料口的同一圆周之上,多条导向凸条的下端均匀设置在下料筒下端出料口的同一圆周之上。本技术所述的下料装置,其所述导向凸条的旋转方向与下料螺杆上的螺旋叶片的旋转方向相反。本技术中大大降低了下料筒内壁上导向凸条的螺旋密度,使导向凸条由下料筒上端的进料口很快延伸至下料筒下端的出料口,使相邻导向凸条形成的导料区间整体呈快速向下导料的趋势,尽可能的减小物料沿下料筒径向旋转滞留的趋势,从而大大加快了出料的速率,在下料螺杆的配合下,使下料更加顺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中下料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俯视图。图4是图2的剖视图。图中标记:1为下料筒,2为下料螺杆,3为导向凸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4所示,一种下料装置,包括下料筒I以及设置在下料筒I内的下料螺杆2,在所述下料筒I内壁均匀分布有三条呈螺旋状的导向凸条3,所述导向凸条以下料筒轴向中心为中心,在空间上呈放射性分布,每条导向凸条3由下料筒I的上端进料口延伸至其下端出料口且每条导向凸条3在下料筒I内壁上的旋转在空间上未超过一周,即导向凸条的螺旋密度小,导向凸条由下料筒上端的进料口很快延伸至下料筒下端的出料口,多条导向凸条3将所述下料筒I内壁分隔为三个与下料螺杆2配合的导料区间,相邻导向凸条3形成的导料区间在下料筒I内壁上对应的范围在空间上未超过一周,即相邻导向凸条形成的导料区间整体呈快速向下导料的趋势,尽可能的减小物料沿下料筒径向旋转滞留的趋势,从而大大加快了出料的速率。其中,三条导向凸条3的上端均匀设置在下料筒I上端进料口的同一圆周之上,三条导向凸条3的下端均匀设置在下料筒I下端出料口的同一圆周之上;所述导向凸条3的旋转方向与下料螺杆2上的螺旋叶片的旋转方向相反。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下料装置,包括下料筒(1)以及设置在下料筒(1)内的下料螺杆(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料筒(1)内壁均匀分布有至少两条呈螺旋状的导向凸条(3),每条导向凸条(3)由下料筒(1)的上端进料口延伸至其下端出料口且每条导向凸条(3)在下料筒(1)内壁上的旋转在空间上未超过一周,多条导向凸条(3)将所述下料筒(1)内壁分隔为多个与下料螺杆(2)配合的导料区间,相邻导向凸条(3)形成的导料区间在下料筒(1)内壁上对应的范围在空间上未超过一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料装置,包括下料筒(I)以及设置在下料筒(I)内的下料螺杆(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料筒(I)内壁均匀分布有至少两条呈螺旋状的导向凸条(3),每条导向凸条(3)由下料筒(I)的上端进料口延伸至其下端出料口且每条导向凸条(3)在下料筒(I)内壁上的旋转在空间上未超过一周,多条导向凸条(3)将所述下料筒(I)内壁分隔为多个与下料螺杆(2)配合的导料区间,相邻导向凸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友林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海科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