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车制动系统膜片式弹簧制动气室内呼吸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202612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2 0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商用车制动系统膜片式弹簧制动气室内呼吸结构,包括活塞杆(1),所述的活塞杆(1)上设有呼吸孔,所述的呼吸孔中从孔底部至孔口依次设有弹簧(5)、定位套(4)、阀门(3),并通过呼吸孔孔口部的固定螺钉(2)固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简化产品结构,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可靠性、产能和耐久性能,从而提高产品的性能和使用寿命,让车辆制动系统更安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商用车制动系统膜片式弹簧制动气室内呼吸结构
本技术属于商用车气制动系统执行元件装置的
。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商用车制动系统膜片式弹簧制动气室内呼吸结构。
技术介绍
如图1和图2所不,在现有技术中,用于商用车制动系统的I吴片式弹黃制动气室内呼吸结构,使用阀门2前后移动来实现内呼吸。当驻车腔放气制动时,活塞杆I向前移动,前后压差小,无法克服弹簧3的力量,阀门不动,气体通过行车进气口到活塞杆I小孔,再通过活塞杆I和阀门2的间隙到达弹簧腔。当驻车腔进气解除制动时,活塞杆I向后移动,压缩弹簧腔气体从阀门座4的小孔经过,进入活塞杆I和阀门2的间隙到达活塞小孔,再从行车进气口排出。行车腔进气时,气体无法通过导向密封圈7进入活塞杆I的小孔,保证行车腔正常工作。当驻车腔损坏、活塞杆I无法向后运动到位;行车腔工作进气,气体从活塞杆小孔进入阀门2,因制动气压压力和流量较大,使阀门向后移动。阀口密封保证行车腔气压稳定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商用车制动系统膜片式弹簧制动气室内呼吸结构,其目的是提闻广品的可罪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的商用车制动系统膜片式弹簧制动气室内呼吸结构,包括活塞杆,所述的活塞杆上设有呼吸孔,所述的呼吸孔中从孔底部至孔口依次设有弹簧、定位套、阀门,并通过呼吸孔孔口部的固定螺钉固定。所述的活塞杆通过导向密封圈导向和双向密封。所述的呼吸孔的孔底部,设有气孔,所述的气孔为通孔。所述的呼吸孔的侧面设有两个小孔。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简化产品结构,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可靠性、产能和耐久性能,从而提高产品的性能和使用寿命,让车辆制动系统更安全。【附图说明】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 A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B— B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2中的标记为:1、活塞杆,2、阀门,3、弹簧,4、阀门座,5、O形密封圈,6、孔用挡圈,7、导向密封圈。图4中的标记为:1、活塞杆,2、固定螺钉,3、阀门,4、定位套,5、弹簧,6、导向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如图3、图4所表达的本技术的结构,为一种商用车制动系统膜片式弹簧制动气室内呼吸结构,包括活塞杆I。膜片式弹簧制动气室通过安装螺栓连接在车桥气室安装支架上,推杆叉和调整臂连接来实现将对制动器输出力制动。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克服其缺陷,实现提高产品的可靠性的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如图3、图4所示,本技术的商用车制动系统膜片式弹簧制动气室内呼吸结构,其中的活塞杆I上设有呼吸孔,所述的呼吸孔中从孔底部至孔口依次设有弹簧5、定位套4、阀门3,并通过呼吸孔孔口部的固定螺钉2固定。本技术的静态位置关系:弹簧5、定位套4、阀门3被固定螺钉2固定在活塞杆I的呼吸孔中。本技术我们对现有产品的结构进行改型设计和更新换代,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降低成本,改善性能,从而提高产品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所述的活塞杆I通过导向密封圈6导向和双向密封。气室工作时,活塞前后移动,活塞杆I同时前后移动,导向密封圈6提供导向,并保证前后腔单独密封。所述的呼吸孔的孔底部,设有气孔,所述的气孔为通孔。所述的呼吸孔的侧面设有两个小孔,即图中的孔C和孔D。本技术的动态位置关系:活塞阀门孔中,阀门3在孔C压力大于孔D压力的时候,克服弹簧力,向下移动到阀门口,使孔C、孔孔和弹簧前密封。本技术的工作原理:车辆停车制动时,驻车腔放气,活塞向前移动弹簧腔气压降低。定位套4阀门面积和产生的压力差都很小,无法向后移动;同时,阀门3也不会向后移动密封阀口,气体通过行车进气口到活塞杆小孔D,再通过定位套4小孔到达弹簧腔,使气压平衡。车辆行驶时,驻车腔进气,解除制动活塞向后移动,同时活塞杆I向后移动。活塞压缩弹簧腔气体从活塞杆I小孔经过,阀腔通过孔D再从行车进气口排出,保证弹簧腔气压正常。行驶中的脚刹制动时,行车腔进气,气体无法通过导向密封圈6进入活塞杆小孔。行车腔可以正常工作。当驻车腔损坏、活塞杆无法向后运动到位;行车腔工作进气,气体分别从活塞杆小孔C、孔D进入,因孔C连接的阀腔很小,而孔D腔连接弹簧腔很大,形成压差,克服弹簧5的弹力,阀门3向下移动,封住阀口,保证行车腔密封。本技术的技术特点:1、将阀体简化、缩小降低材料成本;2、将阀门从深孔加工和装配,更改为简单、便于加工和装配的小孔;3、将原有的一个孔工作改进为普通情况下孔D孔工作,特殊情况下孔C工作,降低故障率、提高可靠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简化了产品结构,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产品的产能和耐久性能,让车辆制动系统更安全。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商用车制动系统膜片式弹簧制动气室内呼吸结构,包括活塞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杆(1)上设有呼吸孔,所述的呼吸孔中从孔底部至孔口依次设有弹簧(5)、定位套(4)、阀门(3),并通过呼吸孔孔口部的固定螺钉(2)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商用车制动系统膜片式弹簧制动气室内呼吸结构,包括活塞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杆(I)上设有呼吸孔,所述的呼吸孔中从孔底部至孔口依次设有弹簧(5)、定位套(4)、阀门(3),并通过呼吸孔孔口部的固定螺钉(2)固定。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商用车制动系统膜片式弹簧制动气室内呼吸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跃平殷国柱叶新年任王玮王华王安芝林苏一欧腊英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盛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