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热敏头打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0252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打印机,包括:    一个主机身;    一个固定到主机身上的打印机部件,该打印机部件有一个第一机盖和一个第二机盖,第二机盖与主机身相连,第一机盖通过一根铰链固定到第二机盖上,从而第一机盖可以绕铰链自由转动,其中当第一机盖闭合到第二机盖上时,就会在第一机盖和第二机盖之间制造出一个空间,该空间适合将打印纸装入到第一机盖与第二机盖之间,所述的打印纸有一个可打印表面和一个不可打印表面,打印纸的不可打印表面上带有至少一个记号;    一个被安装在第一机盖内的记号检测元件,该元件检测打印纸的不可打印表面上的记号;    安装在第一机盖内的一个第一接触元件;    安装在第二机盖内的一个第二接触元件,当第一机盖闭合到第二机盖上时,第二接触元件与第一接触元件产生物理接触;以及    安装在主机身内的一个控制元件,该元件通过第一和第二接触元件与记号检测元件电连接,并且控制打印机的各种操作。(*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热敏头打印机
技术介绍
图7示出了一台常规打印机10局部切割的透视图。打印机10由一名用户进行操作,并且具有打印电费帐单、产品销售信息等类似内容的功能。这台打印机10具有一个主机身11,其中容纳了一个打印机底板(未示出)。该打印机底板上装有一个控制单元(未示出),该控制单元控制打印过程。主机身11带有一个蛤型打印机部件12,装备在主机身的一端11a上。打印机部件12带有一个下盖13和一个上盖14。下盖13和上盖14在接头15处连接起来,从而上盖14可以被自由地打开与闭合。如图8中所示,该图是打印机10沿图7中所示的线A-A’切开的截面视图,当下盖13与上盖14都闭合时,卷筒纸R1被装载在下盖13与上盖14之间的空隙内。卷筒纸R1为带状热敏纸,它被卷绕在一根转动轴上。在卷筒纸可打印表面的至少一条纵向边沿附近,事先要按预定间隔打印上记号。这些记号对应于要开始进行打印的位置(下文中称为“打印起始位置”)以及要停止打印的位置(下文中称为”打印结束位置”)。此后,卷筒纸R1的可打印表面就是正面,信息可以被打印在上面,而不可打印的表面则是卷筒纸R1的反面,信息不能被打印在上面。如图7中所示,上盖14带有一个压纸卷轴16,安装在它的一端14a上。压纸卷轴16可以自由旋转。主机身11还带有一个热敏头18,安装在它的一端11a上。这个热敏头18正对着压纸卷轴16。在打印过程中,压纸卷轴16将装在热敏头18之间的卷筒纸R1以等于一行的距离连贯地传送出去。压纸卷轴16由一台马达(未示出)通过一组齿轮(未示出)进行驱动。主机身11带有一个记号检测传感器17,安装在它的一端11a上。记号检测传感器17由一个发光元件和一个光接收元件构成。记号检测传感器17是用来检测卷筒纸R1的可打印表面上是否有记号的。更具体地说,由发光元件向可打印表面照射一道红外光或类似光线。记号检测传感器17根据光接收元件所接收到的光总量来检测记号。记号检测传感器17与一个控制单元相连(未示出)。如图8中所示,当上盖14闭合时,热敏头18被压在压纸卷轴16上,而卷筒纸R1则被夹在两者之间。热敏头18带有多个加热元件,沿其长度排列。这些加热元件在卷筒纸R1上沿一条直线打点。热敏头18通过向卷筒纸R1加热,从而以点阵形式在卷筒纸R1的可打印表面上打印数据。卷筒纸R1按如下步骤被装入常规打印机10中。装纸的某人(后文称为“用户”)打开上盖14,并将卷筒纸R1装到下盖13与上盖14之间的空隙内。然后用户将卷筒纸R1的末端送过下盖13、导纸区域13a以及记号检测传感器17,并将末端拉到热敏头18为止。接着,用户闭合上盖14。在这种状态下,压纸卷轴16被压到热敏头18上,卷筒纸R1被夹在两者之间,并且卷筒纸R1的末端从一个开口(后文中称为“出纸口”)19上方伸出,卷筒纸R1正是从该开口中送出的。在打印时,控制单元驱动马达并将压纸卷轴16卷动相当于一行的距离。这样,卷筒纸R1就会以相当于一行的长度连贯地从出纸口19中被送出。当记号检测传感器17检测到卷筒纸R1可打印表面上的记号时,它就会告知(也就是发送一个信号)控制单元检测到了记号。控制单元将记号的位置看作打印起始位置并指示热敏头18在卷筒纸R1可打印表面的某个区域上打印数据,这个区域是除了卷筒纸R1上从边沿到打印了记号的地方之间的区域(后文中称为“不可打印区域”)以外的其他区域。当记号检测传感器17检测到下一个记号时,它会通知控制单元检测到了记号。控制单元将该记号视为打印结束位置并关闭马达,从而使压纸卷轴16停止转动。这样,数据就会被打印在卷纸R1可打印表面上的记号之间。然而,由于记号要预先被打印在卷筒纸R1的可打印表面上,不可打印区域就不能被用来打印了。换句话说,在这种常规打印机10中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可以进行打印的区域仅限于不可打印区域以外的区域。图9示出了另一种常规打印机20,它解决了常规打印机10中存在的问题。图9是常规打印机20外部配置的局部切割透视图。打印机20具有一个主机身21,它容纳了一个打印机底板(未示出)。该打印机底板上还装有一个控制单元(未示出),该控制单元对打印过程进行控制。主机身21带有一个蛤型打印机部件22,装备在主机身的一端21a上。打印机部件22带有一个下盖23和一个上盖25。下盖23和上盖25在接头24处连接起来,从而上盖25可以被自由地打开与闭合。如图10中所示,该图是图9沿线B-B’切开的截面视图,当下盖23与上盖25都闭合时,卷筒纸R2被装载在下盖23与上盖25之间的空隙内。卷筒纸R2为带状热敏纸,它被卷绕在一根转动轴上。在卷筒纸R2不可打印表面的至少一条纵向边沿附近,事先要按预定间隔打印上记号。与图8中所示的卷筒纸R1相似,这些记号对应于打印起始位置和打印结束位置。主机身21带有一个压纸卷轴26,安装在它的一端21a上,压纸卷轴26可以自由转动。如图10中所示,压纸卷轴26可以沿一条直线传送卷筒纸R2,卷筒纸R2是被装在热敏头18与压纸卷轴26之间的。压纸卷轴26由一台马达(未示出)通过一组齿轮(未示出)进行驱动。在压纸卷轴26的一端提供了一个旋钮27,该旋钮27可以被用来手工转动压纸卷轴26。如图10中所示,主机身21带有一个记号检测传感器28,安装在它的一端21a上,记号检测传感器28靠近压纸卷轴26。记号检测传感器28能检测卷筒纸R2的不可打印表面上是否有记号。记号检测传感器28与控制单元(未示出)相连。主机身21在靠近压纸卷轴26的地方还有一个热敏头29。当上盖25闭合在下盖23上并且卷筒纸R2被装在两者之间时,热敏头29就会压在压纸卷轴26上,而卷筒纸R2则被夹在它们之间。热敏头29有多个加热元件,沿其长度排列。这些加热元件在卷筒纸R2上沿一条直线打点。热敏头29通过向卷筒纸R2加热,从而以点阵形式在卷筒纸R2的可打印表面上打印数据。与图8中所示的打印机10相比,在打印机20中,可以增加卷筒纸R2上的可打印区域,这是因为记号被印在不可打印的表面上,而不是可打印表面上。卷筒纸R2按以下步骤装到常规打印机20中。用户打开上盖25,并将卷筒纸R2装到下盖23与上盖25之间的空隙内。然后用户将卷筒纸R2的末端送过下盖23、导纸屏23a以及记号检测传感器28,并拉动卷筒纸20的末端直到卷筒纸R2被夹在压纸卷轴26与热敏头29之间为止。接着用户转动旋钮27,将卷筒纸R2送向出纸口19的方向。在打印时,控制单元驱动马达将压纸卷轴26卷动相当于一行的距离。这样,卷筒纸R2就会以相当于一行的长度连贯地从出纸口19中被送出。当记号检测传感器28检测到卷筒纸R2不可打印表面上的记号时,它就会通知控制单元检测到了记号。控制单元将记号的位置看作打印起始位置并指示热敏头29在卷筒纸R2的可打印表面上打印数据。当记号检测传感器28检测到下一个记号时,它会通知控制单元检测到了记号。控制单元将该记号视为打印结束位置并关闭马达,从而使压纸卷轴26停止转动。这样,数据就会被打印在卷纸R2的可打印表面上。但是,在常规打印机20中,由于压纸卷轴26是安装在末端21a上的,因此与打印机10相比,装入卷纸R2有一定的困难。图11示出了另一种常规打印机40,它解决了打印机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下田裕司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通株式会社富士通先端科技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