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钢转运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01576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1 2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圆钢转运机构,其包括至少两个平行且同轴设置的转运盘,所述转运盘之间通过传动轴固连,且该传动轴通过轴承座支撑定位,所述转运盘均为圆盘状,且在该转运盘边缘上均具有一可置纳待转运圆钢料的缺口,该缺口呈钩状,且该缺口向所述转运盘转动方向倾斜;在所述转运盘上设有一可使该转运盘旋转的气缸。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自动下料机的进料机构进行配合使用,使得该自动下料机进行进料、下料流水线作业,提高了对圆钢料的转运连续性,实现自动化,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圆钢转运机构,其包括至少两个平行且同轴设置的转运盘,所述转运盘之间通过传动轴固连,且该传动轴通过轴承座支撑定位,所述转运盘均为圆盘状,且在该转运盘边缘上均具有一可置纳待转运圆钢料的缺口,该缺口呈钩状,且该缺口向所述转运盘转动方向倾斜;在所述转运盘上设有一可使该转运盘旋转的气缸。该技术与自动下料机的进料机构进行配合使用,使得该自动下料机进行进料、下料流水线作业,提高了对圆钢料的转运连续性,实现自动化,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专利说明】圆钢转运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圆钢转运机构。
技术介绍
在机加行业中,需对料坯圆钢料进行搬运转移,尤其是下料或其它需对圆钢料进行单个转移的情形时,目前的处理方式一般为手动或借助吊臂、行车等搬运工具进行转运,劳动强度大,工序流水线连续性差,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与自动下料机相配合的圆钢转运机构,提高了对圆钢料的转运连续性,实现自动化转运,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圆钢转运机构,其包括至少两个平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钢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平行且同轴设置的转运盘(1),所述转运盘(1)之间通过传动轴(2)固连,且该传动轴(2)通过轴承座(3)支撑定位,所述转运盘(1)均为圆盘状,且在该转运盘(1)边缘上均具有一可置纳待转运圆钢料的缺口(11),该缺口(11)呈钩状,且该缺口(11)向所述转运盘(1)转动方向倾斜;在所述转运盘(1)上设有一可使该转运盘(1)旋转的气缸(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观忠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璐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