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辊刷及混凝土模台清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95065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0 0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辊刷及混凝土模台清扫装置,该辊刷包括刷丝、刷瓦和辊轴,其中:所述刷丝设置于所述刷瓦的外壁上,所述刷瓦的内壁与所述辊轴的外壁贴合;所述刷瓦在圆周方向为开放结构,所述刷瓦可拆卸地从开放处安装于所述辊轴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刷丝因磨损等原因需要更换时,可将刷瓦从辊轴上直接拆除,并安装新的刷瓦,具有辊轴免拆免换的特点,更换快速、简单,劳动强度小,可降低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辊刷及混凝土模台清扫装置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混凝土预制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辊刷,以及包括该辊刷的混凝土模台清扫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在混凝土预制领域所使用的模台清扫装置,包括机架和可转动地设置于机架上的棍刷,该辊刷可清扫台面上的混凝土残渣。该辊刷重量较大,约为150kg,并且一般为整体式结构,尼龙丝或杜邦丝直接植于旋转主轴的表面。在该模台清扫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辊刷上的尼龙丝或杜邦丝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磨损。为了保证棍刷的清扫效果,需要对棍刷进行更换。由于传统棍刷为整体式结构,因而必须整体更换。传统棍刷更换的步骤如下:1)准备辊刷用吊具;2)拆除棍刷两端的轴承座;3)将辊刷吊出;4)吊装新的辊刷到安装位置;5)安装辊刷两端轴承座;6)调试辊刷安装高度、轴承安装同轴度等。由以上辊刷的更换步骤可知,其更换过程繁琐,耗时长,劳动强度大。并且由于传统单根辊刷的重量大,所以其操作困难,更换难度较大。另外,由于采用整体更换的方式,能继续使用的主轴也需一起更换,客户使用成本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辊刷,可解决现有技术中更换耗时长、更换难度大、使用成本高的缺陷或至少其中之一。本专利技术的辊刷,包括刷丝、刷瓦和辊轴,其中:所述刷丝设置于所述刷瓦的外壁上,所述刷瓦的内壁与所述辊轴的外壁贴合;所述刷瓦在圆周方向为开放结构,所述刷瓦可拆卸地从开放处安装于所述辊轴上。进一步地,所述刷瓦在圆周方向上小于等于二分之一圆周,所述刷瓦的数量为多个。进一步地,所述刷瓦在圆周方向上大于二分之一圆周,且所述刷瓦由弹性材料制成。进一步地,所述刷瓦整体形成螺旋形结构,或者,所述刷丝整体形成螺旋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刷丝在所述辊轴外包括至少二段,两端的刷丝形成螺旋形结构且螺旋方向相反。进一步地,所述辊轴圆周方向上的刷瓦整体形成圆筒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辊轴的轴向包括至少两段所述圆筒形结构,相邻的两段圆筒形结构中,其中一段在刷瓦之间形成轴向的第一接缝线,另一段在刷瓦之间形成轴向的第二接缝线,所述第一接缝线的延长线和所述第二接缝线的延长线不重合。进一步地,所述刷瓦在圆周方向和/或轴向上部分覆盖所述辊轴的外壁。进一步地,相邻所述刷瓦其中一个的边缘设置第一啮合部,另一个的边缘设置第二哨合部,所述第一哨合部与所述第二哨合部配合。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混凝土模台清扫装置,其包括前述任一项所述的辊刷。本专利技术的辊刷及混凝土模台清扫装置,在辊轴外侧安装刷瓦,刷丝安装于该刷瓦上。在刷丝因磨损需要更换时,可将刷瓦直接从辊轴上拆除,并安装新的刷瓦。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更换工艺繁琐的缺陷,具有辊轴免拆免换的特点,而且也不会因更换部件重量较大而考虑吊重问题,更换快速、简单,劳动强度小。本专利技术采用刷瓦与辊轴分离的结构,形成组合式辊刷,可根据各处刷丝不同的磨损状态,有选择性地进行局部更换,降低了客户使用成本。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刷瓦易于实现模块化、通用化设计,针对不同长度的辊轴,可通过模块化设计保持刷瓦种类的单一,减少了零件种类,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显著的经济效Mo【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辊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在另一方位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刷瓦及刷丝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辊刷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辊刷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辊刷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的辊刷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所示实施例在另一方位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例的辊刷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第七实施例的辊刷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刷丝-1 刷瓦-2辊轴-3 第一接缝线-41第二接缝线-42【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图1和图2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辊刷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中显示了圆周方向结构,图2中显示了轴向结构。该第一实施例的辊刷包括刷丝1、刷瓦2和辊轴3,该辊刷可应用于如混凝土模台清扫装置或其它多种可能场合。刷丝I设置于刷瓦2的外壁上,并可从刷瓦2的外壁伸出。该刷丝I可以为尼龙丝或杜邦丝等材质,也可以根据实际工况需要,将不同材质的刷丝I组合安装在同一刷瓦2上。为了便于刷丝I的安装,可在刷瓦2上开设多个小孔,刷丝I植入各小孔内。刷丝I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如一体形成等设置于刷瓦2上。优选刷丝I规则地在刷瓦2外壁形成多束。刷瓦2的内壁与辊轴3的外壁贴合,可以是部分贴合或完全贴合,该刷瓦2在圆周方向为开放结构,刷瓦2可拆卸地从开放处安装于该辊轴3上。在图1和图2所示的部分,刷瓦2在圆周方向及轴向布满辊轴3的外壁,将辊轴3包裹于刷瓦2内侧。本专利技术所指开放结构是相对于封闭结构而言,其在圆周方向具有开放处,如开缝、切边或开口等。在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刷瓦2在圆周方向上小于等于二分之一圆周,刷瓦2的数量为多个。该刷瓦2为弧形结构。在刷瓦2的数量为二个时,上部和下部的刷瓦2拼接,将辊轴3覆盖。本专利技术在辊轴3及刷瓦2之间可形成多种安装方式,以实现刷瓦2相对于辊轴3的安装与脱离。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刷瓦2与辊轴3之间可拆卸连接,如在辊轴3上设置有螺孔,当穿过刷瓦2的螺钉安装于该螺孔内,可使得刷瓦2的内壁与辊轴3的外壁贴合;当该螺钉从螺孔拔出时,刷瓦2与辊轴3脱离。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在刷瓦2的数量为多个时,各刷瓦2之间可拆卸地连接,安装时刷瓦2将辊轴3箍紧于刷瓦2内侧。各刷瓦2之间通过销轴、螺栓等方式实现连接,同样地可以便于刷瓦2的安装、拆卸与更换。此外,应当清楚,采用上述两种实施方式的结合,或者其它可能的方式,同样能够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进一步地,为了减少刷瓦2连接所需的紧固件,还可在相邻刷瓦2其中一个的边缘设置第一哨合部,另一个的边缘设置第二哨合部,第一哨合部与第二哨合部配合。可在第一啮合部及第二啮合部上设置相互配合的凹槽和凸起结构。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辊刷的结构示意图。该第二实施例的辊刷也包括刷丝1、刷瓦2和棍轴3,各部分的结构可以参考第一实施例的描述。不同的是,在前述第一实施例中,辊轴3圆周方向上的各刷瓦2整体形成圆筒形结构;而在第二实施例中,各刷瓦2整体形成螺旋形结构。该螺旋形结构的螺距可以根据实际工况进行设置,在螺距较大时,可以看见有部分辊轴3的外壁没有被刷瓦2覆盖。应当清楚,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各刷丝I也可整体形成螺旋形结构。采用该结构形式,可根据需要将残渣向一个方向清扫(如朝向模台的一侧),这样便于对残渣进行处理。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辊刷的结构示意图。该第三实施例也包括前述的刷丝1、刷瓦2和辊轴3,具体可参考前述说明。不同的是,在第一实施例中,在圆周方向上由二块刷瓦拼接将辊轴3覆盖;而在第三实施例中,在圆周方向上由四块刷瓦拼接形成。应当清楚,在圆周方向的刷瓦2为其它数量如三个、五个、六个等时,同样能够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在形成圆筒形结构时,轴向上可以仅包括一段,优选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辊刷,其特征在于,包括刷丝(1)、刷瓦(2)和辊轴(3),其中:所述刷丝(1)设置于所述刷瓦(2)的外壁上,所述刷瓦(2)的内壁与所述辊轴(3)的外壁贴合;所述刷瓦(2)在圆周方向为开放结构,所述刷瓦(2)可拆卸地从开放处安装于所述辊轴(3)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辊刷,其特征在于,包括刷丝(I)、刷瓦(2)和辊轴(3),其中: 所述刷丝(I)设置于所述刷瓦(2)的外壁上,所述刷瓦(2)的内壁与所述辊轴(3)的外壁贴合; 所述刷瓦(2)在圆周方向为开放结构,所述刷瓦(2)可拆卸地从开放处安装于所述辊轴(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刷瓦(2)在圆周方向上小于等于二分之一圆周,所述刷瓦(2)的数量为多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刷瓦(2)在圆周方向上大于二分之一圆周,且所述刷瓦(2)由弹性材料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辊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刷瓦(2)整体形成螺旋形结构,或者,所述刷丝(I)整体形成螺旋形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辊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刷丝(I)在所述辊轴(3)外包括至少二段,两端的刷丝(I)形成螺旋形结构且螺旋方向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永红裴娟苗邱云阳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