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系统和供电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193497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0 0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供电系统,该系统包括:负载,负载与市电相连;第一充电器和第一蓄电池组,第一充电器与第一蓄电池组相连,第一充电器为第一蓄电池组充电;负载用直流母线,负载用直流母线与第一蓄电池组相连,第一蓄电池组在市电发生故障时通过负载用直流母线为负载供电;以及备用电源系统,备用电源系统与负载用直流母线相连并在市电发生故障后的预定时间后通过负载用直流母线为负载供电。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供电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化、实用性高、可靠性高、可维护性高、效率高、生产投入低的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供电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供电系统,该系统包括:负载,负载与市电相连;第一充电器和第一蓄电池组,第一充电器与第一蓄电池组相连,第一充电器为第一蓄电池组充电;负载用直流母线,负载用直流母线与第一蓄电池组相连,第一蓄电池组在市电发生故障时通过负载用直流母线为负载供电;以及备用电源系统,备用电源系统与负载用直流母线相连并在市电发生故障后的预定时间后通过负载用直流母线为负载供电。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供电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化、实用性高、可靠性高、可维护性高、效率高、生产投入低的优点。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供电方法。【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源
,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现有的数据中心中,通常使用UPS(Uninterruptible Power System,不间断电源)为主要供电设备。但是该设备存在转换效率低、输入电流谐波大、可靠性低、成本高等缺点。在此背景下,HVDC (high-voltage direct current,高压直流输电)技术进入人们的视野,并逐渐走向成熟。目前,国内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主流的供电电压为240V,该供电技术的架构形式为,使用整流器输出和蓄电池输出挂接到同一直流母线上,通过直流供电控制系统实现对负载功率的供电和对蓄电池充放电管理。例如,如图1所示,当前高压直流供电系统架构延续了传统模式,由整流屏和直流屏组成,整流模块输出并联挂接在直流母线上,经二极管后为负载供电。当高压直流供电系统正常供电时,开关Al和BI闭合,开关A2和B2断开,蓄电池则处于浮充状态;当高压直流供电系统故障时,蓄电池通过直流屏的直流供电母线对负载放电,从而可实现高压直流系统在离线模式下为负载供电。但是,现有的离线式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存在以下问题:I)由传统整流屏和直流屏组成,系统架构不简洁;2)供电系统相对独立,无法实现供电设备在供电组间的共享;3)若二极管发生短路,上述解耦架构将被破坏,特别是两组蓄电池电压不一致时,会出现不可控制且较大的环流,所以为了缩短大电流对蓄电池组的冲击需要在蓄电池组前端加入保护开关,这样使得关键开关器件数量增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的技术缺陷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结构简单化、实用性高、可靠性高、可维护性高、效率高、生产投入低的优点的供电系统。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供电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方面实施例的供电系统,包括:负载,所述负载与市电相连;第一充电器和第一蓄电池组,所述第一充电器与所述第一蓄电池组相连,所述第一充电器为所述第一蓄电池组充电;负载用直流母线,所述负载用直流母线与所述第一蓄电池组相连,所述第一蓄电池组在市电发生故障时通过所述负载用直流母线为所述负载供电;以及备用电源系统,所述备用电源系统与所述负载用直流母线相连并在市电发生故障后的预定时间后通过所述负载用直流母线为所述负载供电。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供电系统,至少存在以下优点:1)采用高压直流完全离线的方式,供电效率高于传统的高压直流在线模式输出的供电方案;2)离线模式供电架构更加简洁,通过配置两组充电器,实现充电冗余,方便隔离情况下对蓄电池的充电;3)关键开关器件使用数量少,减少了投入成本,且降低了系统控制的复杂度;4)控制流程大大优化,供电系统在正常模式、电池测试模式和故障紧急模式切换时更加智能化,大大减少了运维人员的参与,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5)离线模式去掉了整流屏,只需给充电器配置少量充电模块,优化了结构并且降低了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实施例的供电方法,包括:判断与负载相连的市电是否发生故障;如果是,则通过第一蓄电池组和第二蓄电池组为所述负载供电;判断所述第一蓄电池组和第二蓄电池组的当前电量是否均小于预设电量;以及如果是,则通过备用电源系统为所述负载供电。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供电方法,当与负载相连的市电发生故障时,可通过第一蓄电池组和第二蓄电池组为负载供电;当第一蓄电池组和第二蓄电池组的当前电量均小于预设电量时,可通过备用电源系统为负载供电,即在出现紧急情况时可通过蓄电池进行过渡,保证了在系统切换时不会出现对负载的供电中断的现象,并且保证了系统投切时不会对蓄电池有大电流冲击。本专利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专利附图】【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现有的闻压直流供电系统的结构不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离线模式供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供电系统离线模式供电控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供电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离线模式供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供电系统离线模式供电控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和图3所不,该供电系统可以包括:负载10、第一充电器20、第一蓄电池组30、负载用直流母线40和备用电源系统50。其中,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负载10与市电相连,即负载10与市电直供母线相连。第一充电器20与第一蓄电池组30相连,第一充电器20可为第一蓄电池组30充电。其中,负载10可为例如应用在数据中心中的刀片式服务器、多电源服务器、打印机、扫描仪、传真机等。如图2所示,负载用直流母线40与第一蓄电池组30相连,第一蓄电池组30在市电发生故障时可通过负载用直流母线40为负载10供电。如图2所示,备用电源系统50与负载用直流母线40相连,并在市电发生故障后的预定时间后可通过负载用直流母线40为负载10供电。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该供电系统还可以包括供电控制器60,供电控制器60与第一充电器20相连,供电控制器60可控制第一充电器20对第一蓄电池组30的充电电压。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该供电系统还包括第一开关70和第二开关80。其中,第一开关70的一端与第一蓄电池组30相连,第一开关70的另一端与负载用直流母线40相连。第二开关80的一段与第一蓄电池组30相连,第二开关80的另一端与测试用直流母线90相连。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该供电系统还包括第二充电器100和第二蓄电池组110。其中,第二充电器100与第二蓄电池组110相连,第二充电器100可为第二蓄电池组110充电。其中,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供电控制器60还可与第二充电器100相连,供电控制器60可控制第二充电器100对第二蓄电池组110的充电电压。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该供电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三开关120和第四开关130。其中,第三开关120的一端与第二蓄电池组110相连,第三开关120的另一端与负载用直流母线40相连。第四开关130的一端与第二蓄电池组110相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负载,所述负载与市电相连;第一充电器和第一蓄电池组,所述第一充电器与所述第一蓄电池组相连,所述第一充电器为所述第一蓄电池组充电;负载用直流母线,所述负载用直流母线与所述第一蓄电池组相连,所述第一蓄电池组在市电发生故障时通过所述负载用直流母线为所述负载供电;以及备用电源系统,所述备用电源系统与所述负载用直流母线相连并在市电发生故障后的预定时间后通过所述负载用直流母线为所述负载供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平张炳华朱永忠李孝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