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编机气动开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92823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9 2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经编机气动开幅装置,包括转轴,固定安装在所述转轴上的刀毡,以及与刀毡相配合的开幅刀,还包括第一刀架、第二刀架及一个设置在转轴上方的支承轴,第一刀架的上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支承轴上,第二刀架可转动地与第一刀架的下端相连,开幅刀转动地安装在第二刀架上,第二刀架内设有空腔,空腔通过通气管与一控压装置连接,控压装置通过气压控制第二刀架上升或下降来调节开幅刀与毛毡之间的切割力大小。该经编机气动开幅装置采用控压装置自动调节开幅刀和刀毡的切割力大小,避免了手工操作的繁琐,自动化程度高,保证了开幅质量,并且可以将支承轴加长到270mm,增加了安装开幅刀的数量,提高了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经编机气动开幅装置,包括转轴,固定安装在所述转轴上的刀毡,以及与刀毡相配合的开幅刀,还包括第一刀架、第二刀架及一个设置在转轴上方的支承轴,第一刀架的上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支承轴上,第二刀架可转动地与第一刀架的下端相连,开幅刀转动地安装在第二刀架上,第二刀架内设有空腔,空腔通过通气管与一控压装置连接,控压装置通过气压控制第二刀架上升或下降来调节开幅刀与毛毡之间的切割力大小。该经编机气动开幅装置采用控压装置自动调节开幅刀和刀毡的切割力大小,避免了手工操作的繁琐,自动化程度高,保证了开幅质量,并且可以将支承轴加长到270mm,增加了安装开幅刀的数量,提高了生产效率。【专利说明】经编机气动开幅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机械,尤其涉及一种将经编机编织的织物切割成符合规定门幅要求的气动开幅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经编机开幅装置,包括安装在经编机机架上的转轴,分别安装在经编机横梁上的开幅刀,以及位于所述开幅刀下方且与该开幅刀的刀头贴合配合的圆盘形开幅刀毡,所述开幅刀毡固定安装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由电机驱动转动。该开幅装置在工作时,电机驱动转轴及其上的刀毡旋转,旋转的刀毡与开幅刀配合将织物切割成规定的门幅。但是,这种开幅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缺陷,即无法调节开幅刀的位置,使得开幅刀与刀毡配合不密切,因而使得开幅效果不理想。中国专利号CN202509221U公开了一种经编机开幅装置,该开幅装置设有一个用于调节开幅刀与刀毡之间的切割力大小的切割力调节装置,该切割力调节装置包括压簧和调节螺杆,采用这样的结构后,使用压簧与转动副结构相结合,可以根据不同织物的厚度,通过旋动调节螺杆,使压簧压缩或回复变形,从而调整开幅刀与刀毡之间的切割力大小。然而由于调节螺杆是通过人为调节的,会导致每个开幅刀和刀毡之间的切割力均不相同,切割力不同会影响开幅效果,并且对于安装的开幅刀的个数是有限制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提供一种经编机气动开幅装置,可以灵活调节开幅刀的高度及前后位置,提高开幅效果,并且可以安装更多组的开幅刀。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经编机气动开幅装置,包括转动地安装在经编机机架上的转轴,固定安装在所述转轴上的刀毡,以及与所述刀毡相配合的用于切割织物的开幅刀,还包括第一刀架、第二刀架及一个设置在所述转轴上方的支承轴,所述第一刀架的上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支承轴上,所述第二刀架可转动地与所述第一刀架的下端相连,所述开幅刀转动地安装在第二刀架上,所述第二刀架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通过通气管与一控压装置连接,所述控压装置通过气压控制第二刀架上升或下降来调节开幅刀与毛毡之间的切割力大小。由于现有技术中是通过压簧及调节螺杆来调节开幅刀与刀毡之间的切割力大小,需要人工一个个调试,而一台经编机上有10多组开幅刀,人工调试非常费时费力,另外由于人工调试精度较差,各组开幅刀之间切割力的大小均不相同,会对切割的织物造成影响,另外,由于刀毡受力不均,经编机上支承轴的长度是一定的,一般为240mm,这势必造成了一定的局限。因此,如何自动调节经编机上开幅刀和刀毡之间的切割力大小,使其切割力较为均匀,并能够延长支承轴的长度,从而增加开幅刀的组数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经编机气动开幅装置采用控压装置往第二刀架内的空腔充气,通过气压控制第二刀架升降,由于第一刀架的上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支承轴上,第一刀架围绕支承轴旋转,从而方便地任意调节开幅刀的高度和前后位置,使开幅刀与刀毡能更好地配合,提高开幅效果,提高切口质量。由于采用同一控压装置通气,各组开幅刀与刀毡之间的切割力均相同,因此可以延长经编机支承轴的长度,使得支承轴上可以安装更多组的开幅刀。为了方便第二刀架的安装和维护,所述第二刀架上固定有旋转块,第二刀架通过旋转块与第一刀架下端转动连接。加工中,织物经开幅刀和刀毡的配合一般均能切断,然而在无法避免的情况下,会有某一根连接带经切割后没有完全断裂,因此,在转轴下方设置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固定有若干刀片,所述刀片与开幅刀位置相对应,每一个开幅刀正下方对应一个刀片,由于织物随着运输辊不断前进,经开幅刀和刀毡切割后的织物继续经刀片二次切割,保证织物能够完全开幅。为了节约材料,所述刀毡为若干圆盘形刀毡,每一个开幅刀对应一个圆盘形刀毡。为了加工方便,所述刀毡为一圆柱形刀毡,所有的开幅刀均在同一圆柱形刀毡上切割。所述转轴通过电机驱动,所述控压装置为气缸。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经编机气动开幅装置采用控压装置自动调节开幅刀和刀毡的切割力大小,避免了手工操作的繁琐,自动化程度高,保证了开幅质量,并且可以将支承轴加长到270_,增加了安装开幅刀的数量,提高了生产效率。【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经编机气动开幅装置的侧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经编机气动开幅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经编机气动开幅装置另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中:1.刀毡,2.转轴,3.开幅刀,4.第一刀架,5.支承轴,6.第二刀架,7.通气管,8.控压装置,9.旋转块,10.固定轴,11.刀片。【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一种经编机气动开幅装置,包括转动地安装在经编机机架上的转轴2,固定安装在所述转轴2上的刀毡1,以及与所述刀毡I相配合的用于切割织物的开幅刀3,还包括第一刀架4、第二刀架6及一个设置在所述转轴2上方的支承轴5,所述第一刀架4的上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支承轴5上,所述第二刀架6可转动地与所述第一刀架4的下端相连,所述开幅刀3转动地安装在第二刀架6上,所述第二刀架6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通过通气管7与一控压装置8连接,所述控压装置8通过气压控制第二刀架6上升或下降来调节开幅刀3与毛毡I之间的切割力大小。为了方便第二刀架6的安装和维护,所述第二刀架6上固定有旋转块9,第二刀架6通过旋转块9与第一刀架4下端转动连接。所述转轴2通过电机驱动,所述控压装置8为气缸。加工中,织物经开幅刀3和刀毡I的配合一般均能切断,然而在无法避免的情况下,会有某一根连接带经切割后没有完全断裂,因此,在转轴2下方设置有固定轴10,所述固定轴10上固定有若干刀片11,所述刀片11与开幅刀3位置相对应,每一个开幅刀3正下方对应一个刀片11,由于织物随着运输辊不断前进,经开幅刀3和刀毡I切割后的织物继续经刀片11 二次切割,保证织物能够完全开幅。如图2所示,作为优选,所述刀毡I为若干圆盘形刀毡I’,每一个开幅刀3对应一个圆盘形刀毡I ’,节约了原材料。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刀毡I也可为一圆柱形刀毡1”,所有的开幅刀3均在同一圆柱形刀毡I”上切割,相对于圆盘形刀毡I’,圆柱形刀毡I”加工更方便。加工时,打开控压装置8上的开关,调节第二刀架6内的气压,从而调节开幅刀3和刀毡I之间的切割力,织物随经编机的运输辊不断前进,先经开幅刀3和刀毡I开幅,开幅后的织物继续前进,经固定轴10上的刀片11 二次开幅,从而得到质量较好的织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经编机气动开幅装置采用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经编机气动开幅装置,包括转动地安装在经编机机架上的转轴,固定安装在所述转轴上的刀毡,以及与所述刀毡相配合的用于切割织物的开幅刀,还包括第一刀架、第二刀架及一个设置在所述转轴上方的支承轴,所述第一刀架的上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支承轴上,所述第二刀架可转动地与所述第一刀架的下端相连,所述开幅刀转动地安装在第二刀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刀架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通过通气管与一控压装置连接,所述控压装置通过气压控制第二刀架上升或下降来调节开幅刀与毛毡之间的切割力大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品一廖家辉陈美城谢兰珍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天常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