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塑剂反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184922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3 1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增塑剂反应系统,包括:反应槽系统,处理槽系统及抽真空装置,该抽真空装置与第一换热器的出口管线连接;其中,反应槽系统的第一回收槽与第二回收槽之间管线连接,第一回收槽与第二回收槽之间的管线上安装有第二电磁阀,反应槽系统的反应槽与处理槽系统的处理槽管线连接,反应槽与处理槽的管线上安装有第二液流泵和第三电磁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反应槽系统中的第一回收槽及接收槽和处理槽系統中的第二回收槽串连使用,在不影响反应槽系统和处理槽系统作业情況下,将反应槽系统中的反应槽物料可直接转料至处理槽系统中的处理槽进行处理,可减少占用反应槽系统中的反应槽时间,从而降低批次时间,达到节能减排目的。(*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增塑剂反应系统,包括:反应槽系统,处理槽系统及抽真空装置,该抽真空装置与第一换热器的出口管线连接;其中,反应槽系统的第一回收槽与第二回收槽之间管线连接,第一回收槽与第二回收槽之间的管线上安装有第二电磁阀,反应槽系统的反应槽与处理槽系统的处理槽管线连接,反应槽与处理槽的管线上安装有第二液流泵和第三电磁阀;本技术通过反应槽系统中的第一回收槽及接收槽和处理槽系統中的第二回收槽串连使用,在不影响反应槽系统和处理槽系统作业情況下,将反应槽系统中的反应槽物料可直接转料至处理槽系统中的处理槽进行处理,可减少占用反应槽系统中的反应槽时间,从而降低批次时间,达到节能减排目的。【专利说明】一种增塑剂反应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增塑剂的反应系统,特别是一种如对苯二甲醇二辛酯等增塑剂的反应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如对苯二甲醇二辛酯等增塑剂的生产反应系统中的反应槽系统与处理槽系统是分开进行作业,也就是说反应槽反应结束后需转料至处理槽进行后处理作业,以回收产品中过量的醇。由于处理槽系统中的回收槽容量不足,反应槽的过量醇需在反应槽先进行预脱醇处理,部份醇经换热器图冷却后先存于反应槽系统中的回收槽及接收槽中,再用泵转料至处理槽系统的处理槽再一次进行脱醇作业,两个系统设备均为独立作业,这样的操作具有批次时间长、能耗高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增塑剂的反应系统,采用该增塑剂的反应系统可减少占用反应槽系统中的反应槽时间,从而降低批次时间,达到节能减排目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增塑剂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槽系统,该反应槽系统具有一反应槽、第一回收槽和接收槽,所述第一回收槽和接收槽管线连接,接收槽与反应槽管线连接,接收槽与反应槽之间的管线上安装有第一液流泵和第一电磁阀;处理槽系统,该处理槽系统具有一处理槽、第一换热器和第二回收槽,所述处理槽与第一换热器进口管线连接,第一换热器的液流出口与第二回收槽管线连接;一抽真空装置,该抽真空装置与第一换热器的出口管线连接;其中,反应槽系统的第一回收槽与第二回收槽之间管线连接,第一回收槽与第二回收槽之间的管线上安装有第二电磁阀,反应槽系统的反应槽与处理槽系统的处理槽管线连接,反应槽与处理槽的管线上安装有第二液流泵和第三电磁阀。优选地,所述反应槽系统还具有一第二换热器,该第二换热器的出口与抽真空装置管线连接,第二换热器的进口与反应槽管线连接,第二换热器的液流出口与第一回收槽管线连接,第二换热器与第一回收槽之间的管线上安装有第四电磁阀。上述接收槽和第一回收槽的排气口通过管线连接,该管线和第二换热器的出口与抽真空装置之间的管线连接,该管线上安装有第五电磁阀。第一换热器的液流出口和第二回收槽之间的管线上并接有一连通管,该连通管的另一端连接在接收槽及第一回收槽的排气口的管线上,连通管上安装有第六电磁阀。所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可采用管壳式换热器。所述第二回收槽与第一回收槽具有可使第二回收槽中的液体保持向第一回收槽流动的高度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反应槽系统中的反应槽物料可直接转料至处理槽系统中的处理槽进行处理,可减少占用反应槽系统中的反应槽时间,从而降低批次时间,达到节能减排目的。【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增塑剂反应系统,包括:反应槽系统1、处理槽系统2及一抽真空装置3。该反应槽系统I具有一反应槽11、第一回收槽12和接收槽13,其中第一回收槽12和接收槽13管线连接,接收槽13与反应槽11管线连接,接收槽13与反应槽11之间的管线上安装有第一液流泵14和第一电磁阀15,第一回收槽12的液态醇可通过管线流入接收槽13内,接收槽13内的液态醇通过第一液流泵14抽入反应槽11内,与反应槽11内的酸反应,以制备增塑剂。该处理槽系统2具有一处理槽21、第一换热器22和第二回收槽23,第一换热器22可采用管壳式换热器,处理槽21与第一换热器22的进口管线连接,第一换热器22的液流出口与第二回收槽23管线连接,该管壳式换热器的热介质走壳程,冷介质走管程,热介质冷凝后的液态醇通过第一换热器22的液流出口进入第二回收槽23。该抽真空装置3与第一换热器22的出口管线连接,该抽真空装置3可采用真空泵,通过真空泵可将处理槽中的气态醇抽至第一换热器22进入冷凝。本技术的反应槽系统I的第一回收槽12与处理槽系统2的第二回收槽23之间管线连接,第一回收槽12与第二回收槽23之间的管线上安装有第二电磁阀24,并且,第二回收槽23与第一回收槽12具有可使第二回收槽23中的液体保持向第一回收槽12流动的高度差;反应槽系统I的反应槽11与处理槽系统2的处理槽21管线连接,反应槽11与处理槽21的管线上安装有第二液流泵24和第三电磁阀25。反应槽系统I还具有一第二换热器16,该第二换热器16的出口与抽真空装置3管线连接,第二换热器16的进口与反应槽11管线连接,第二换热器16的液流出口与第一回收槽12管线连接,第二换热器16与第一回收槽12之间的管线上安装有第四电磁阀17。第二换热器可采用管壳式换热器,该管壳式换热器的热介质走壳程,冷介质走管程,热介质冷凝后的液态醇通过第二换热器的液流出口进入第一回收槽。接收槽13和第一回收槽12的排气口通过管线连接,该管线和第二换热器16的出口与抽真空装置3之间的管线连接,该管线上安装有第五电磁阀18。在第一换热器22的液流出口和第二回收槽23之间的管线上并接有一连通管26,该连通管26的另一端连接在接收槽13及第一回收槽12的排气口的管线上,连通管26上安装有第六电磁阀27,通过该连通管26使接收槽13、第一回收槽12和第二回收槽23连通,以达到使接收槽、第一回收槽和第二回收槽的压力平衡,使液态醇从第二回收槽至第一回收槽,现从第一回收槽至接收槽的的回流顺畅。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技术的第一回收槽及接收槽和处理槽系统的第二回收槽串接,反应槽反应完后不需在反应槽进行预脱醇,可直接转料至处理槽进行一次性脱醇作业,操作是过程是将反应槽物料经第二液流泵抽至处理槽(其间需开启第三电磁阀)进行脱醇,醇经过处理后在处理槽系统中的第一换热器换热冷凝后回流至处理槽系统中的第二回收槽,由于第二回收槽与第一回收槽具有可使第二回收槽中的液体保持向第一回收槽流动的高度差,第二回收槽内的醇会顺流入反应槽系统中的第一回收槽与接收槽。如上述操作所示应用,反应槽人工投料作业约需I小时,该段时间反应槽系统的第一回收槽与接收槽可空出作为处理槽系统中回收槽用,待反应槽投料作业完成后,通过计算机控制程序自动切换电磁阀,让处理槽系统与反应槽系统分离,反应槽系统中的第一回收槽与接收槽重新回归反应槽系统中,此时处理槽系统继续作业,该操作不影响反应槽系统与处理槽系往下作业,从而达到缩短批次时间与节能减排目的。采用本技术公开的反应系统,反应槽系统中反应槽物料可直接转料至处理槽系统中处理槽进行处理,可减少占用反应槽系统中的反应槽时间约40min,即缩短批次时间40Min。采用本技术后,每天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增塑剂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槽系统,该反应槽系统具有一反应槽、第一回收槽和接收槽,所述第一回收槽和接收槽管线连接,接收槽与反应槽管线连接,接收槽与反应槽之间的管线上安装有第一液流泵和第一电磁阀;处理槽系统,该处理槽系统具有一处理槽、第一换热器和第二回收槽,所述处理槽与第一换热器进口管线连接,第一换热器的液流出口与第二回收槽管线连接;一抽真空装置,该抽真空装置与第一换热器的出口管线连接;其中,反应槽系统的第一回收槽与第二回收槽之间管线连接,第一回收槽与第二回收槽之间的管线上安装有第二电磁阀,反应槽系统的反应槽与处理槽系统的处理槽管线连接,反应槽与处理槽的管线上安装有第二液流泵和第三电磁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贤刘治河吴衡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联成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