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型钢板安装支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175697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2 15:54
一种压型钢板安装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预埋件、压型钢板和托架,压型钢板两端支撑在框架梁或柱侧模上,并将压型钢板两端各探入梁或柱侧模内侧24mm、25mm或26mm,压型钢板与框架梁或柱交界处下方设有预埋件,托架安装于压型钢板底部并距框架梁或柱侧模不大于500mm、跨中按间距不大于1800mm与框架梁或柱平行。该安装支撑系统提供了一种不需要角钢、安装方便方便、快捷、安全适用、可有效降低工程成本的工艺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压型钢板安装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预埋件、压型钢板和托架,压型钢板两端支撑在框架梁或柱侧模上,并将压型钢板两端各探入梁或柱侧模内侧24mm、25mm或26mm,压型钢板与框架梁或柱交界处下方设有预埋件,托架安装于压型钢板底部并距框架梁或柱侧模不大于500mm、跨中按间距不大于1800mm与框架梁或柱平行。该安装支撑系统提供了一种不需要角钢、安装方便方便、快捷、安全适用、可有效降低工程成本的工艺方法。【专利说明】一种压型钢板安装支撑系统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技术背景钢梁、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具有环保节能、施工周期短、施工方便、安全可靠等特点,因此近几年国内较多的建筑工程已较多的采用了此工艺方法。常规施工图纸的设计要求压型钢板在此处的支撑安装方式为:压型钢板与框架梁(柱)交界处,在梁(柱)侧相应标高处设置预埋件),在施工时在预埋的前述埋件上焊接L100*10通长角钢,以支撑压型钢板。此种安装支撑工艺不仅钢板、角钢等材料消耗量很大、造价昂贵,同时较大的增加施工难度、作业安全风险较高,无形中延长施工周期,致使综合经济效益显著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提供一种不需要角钢、安装方便方便、快捷、安全适用、可有效降低工程成本的工艺方法。压型钢板的作用主要是楼板混凝土浇筑成型的底模,在楼板钢筋混凝土浇筑成型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时,压型钢板是完全不起承受楼面荷载作用的。为此只要使压型钢板在楼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前进行临时支撑,完全可以不必再使用在梁(柱)侧埋件上焊接通常角钢对其进行支撑。为实现本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压型钢板安装支撑系统包括预埋件、压型钢板和托架,压型钢板两端支撑在框架梁或柱侧模上,并将压型钢板两端各探入框架梁或柱侧模内侧24mm、25mm或26mm,压型钢板与框架梁或柱交界处下方设有预埋件,托架安装于压型钢板底部并距框架梁或柱侧模不大于500mm、跨中按间距不大于1800mm与框架梁或柱侧模平行。通过以上压型钢板安装支撑系统可以达到在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致使压型钢板受力产生超过其不得大于跨度的1/180允许挠度值,确保施工安全,同时不需要角钢、安装方便方便、快捷、安全适用,托架可以多次使用可有效降低工程成本的工艺方法。【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1:压型钢板安装支撑系统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根据附图1所示,一种压型钢板安装支撑系统包括预埋件3、压型钢板2和托架4,压型钢板2两端支撑在框架梁或柱侧模I上,并将压型钢板2两端各探入梁或柱I侧模内侧25_,压型钢板2与框架梁或柱侧模I交界处下方设有预埋件3,托架4安装于压型钢板2底部并距框架梁或柱侧模I不大于500mm、跨中按间距不大于1800mm与框架梁或柱侧模平行。压型钢板2两端各探入框架梁或柱侧模I内侧24mm或26mm皆可以,托架4可以由钢架管搭建而成。【权利要求】1.一种压型钢板安装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预埋件、压型钢板和托架,压型钢板两端支撑在框架梁或柱侧模上,并将压型钢板两端各探入梁或柱侧模内侧24mm、25mm或26mm,压型钢板与框架梁或柱交界处下方设有预埋件,托架安装于压型钢板底部并距框架梁或柱侧模不大于500mm、跨中按间距不大于1800mm与框架梁或柱侧模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型钢板安装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托架由钢架管搭建r fo )?。【文档编号】E04B5/40GK203684478SQ201420058635【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7日 【专利技术者】张安峰, 王奇 申请人: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公司, 青岛鸿瑞电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型钢板安装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预埋件、压型钢板和托架,压型钢板两端支撑在框架梁或柱侧模上,并将压型钢板两端各探入梁或柱侧模内侧24mm、25mm或26mm,压型钢板与框架梁或柱交界处下方设有预埋件,托架安装于压型钢板底部并距框架梁或柱侧模不大于500mm、跨中按间距不大于1800mm与框架梁或柱侧模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安峰王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公司青岛鸿瑞电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