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孟杰专利>正文

用甜高粱茎秆制乙醇的废秆渣生产生物发酵饲料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1731 阅读:3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以甜高粱茎秆制取乙醇所产生的废秆渣为原料,生产生物发酵饲料的方法,属于饲料加工技术领域。利用甜高粱茎秆生产乙醇后的废秆渣,再配合油粕、棉籽粕作为底物。将培养好的菌种接到粉碎的原料中,与底物原料搅拌均匀,装入塑料袋中进行固体发酵;要将塑料袋中的原料压紧压实,扎口密封,形成厌氧环境,抑制杂菌生长,于20-38℃范围内发酵15-20天。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生产出营养丰富的全价饲料,同时可解决乙醇工业造成的环境污染。甜高粱废秆渣粉与其它油粕、棉籽粕等多种原料混用营养更全,粗蛋白含量显著提高。在饲养方面,甜高粱废秆渣发酵饲料可以取代20%的基础日粮,增重率和屠宰率均明显提高,节约饲养成本10%左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以甜高粱茎秆制取乙醇所产生的废秆渣为原料,生产生物发酵饲料的方法,属于饲料加工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针对以甜高粱茎秆为原料生产乙醇的行业存在的问题,对废秆渣饲料化处理提出新的技术方案。甜高粱是能源作物,甜高粱茎秆是乙醇工业的重要原料。在生产乙醇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甜高粱废秆渣。甜高粱废秆渣中含有一定的营养物质,可以直接用作饲料。但是,由于这些废秆渣的适口性及营养成份尚不符合畜牧养殖业的要求,而且积压的废秆渣会造成环境污染,这就决定了甜高粱废秆渣还不能成为畜牧业广泛使用的饲料。为了解决上述存在问题,必须对甜高粱废秆渣进行饲料加工处理。国家“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中都明确提出畜禽养殖业,要主攻食草型和非粮食型饲料的战略构想。发展畜牧养殖业,需要发展饲料工业,同时还必须开辟新的饲料资源。将甜高粱废秆渣进行饲料化处理,即可补充饲料来源,部分代替粮食饲料,又可解决乙醇行业环境污染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甜高粱茎秆制取乙醇所产生的废秆渣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废秆渣营养成份低,且适口性差的缺点,提供一种可充分利用甜高粱茎秆为原料的乙醇工业废秆渣,提高甜高粱废秆渣的营养价值,使其成为畜牧业广泛应用的优质饲料。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利用甜高粱茎秆制乙醇产生的废秆渣生产生物发酵饲料的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包括以下步骤:A)利用甜高粱茎秆生产乙醇后的废秆渣,再配合油粕、棉籽粕作为底物,将上述底物粉碎成20目以上的细粉,粉碎后按一定比例混合成为发酵饲料的原-->料底物,混合均匀;B)将培养基溶于水中,加水量为原料底物固体量的1.7-2倍,以手用力捏净指缝中有水为度,培养基包括厌氧微生物必要的营养成份及PH缓冲调节系统;C)菌种包括以溶纤菌系为主的多酶菌系复合物,将培养好的菌种接到粉碎的原料中,接种量为原料底物固体量的0.1%-0.6%,与底物原料搅拌均匀,装入塑料袋中进行固体发酵;要将塑料袋中的原料压紧压实,扎口密封,形成厌氧环境,抑制杂菌生长,于20-38℃范围内发酵15-20天,经过一系列“酵解”反应,将甜高粱废秆渣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粗脂肪等大分子转化为多种低分子糖和氨基酸等,并能合成大量的蛋白,在动物体外人为地分解和初步消化草纤维,转化为含有大量乳酸菌体的粗蛋白、粗脂肪、低聚糖、氨基酸的易为畜禽消化利用的优质饲料。生产的优质饲料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能减少动物消化道的病害。本专利技术进行发酵的生物饲料,产品质量高,蛋白及脂肪含量高,生产成本低,可直接应用于畜牧养殖业,不仅适用于反刍牲畜,同时也适用于单胃畜禽。本专利技术突出特点在于成本低廉,操作简便,节粮和降低饲养成本。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不仅生产出营养丰富的全价饲料,同时可解决乙醇工业造成的环境污染。甜高粱废秆渣粉与其它油粕、棉籽粕等多种原料混用营养更全,粗蛋白含量显著提高。厌氧发酵还能使油粕、棉籽粕脱毒,饲用更安全,加量可以更大。尤其乙醇和乙酸含量较高,香味纯正而浓郁,口感好,适口性强。在饲养方面,甜高粱废秆渣发酵饲料可以取代20%的基础日粮,增重率和屠宰率均明显提高,节约饲养成本10%左右,尤其抗病能力显著提高,解剖检查各种组织和器官均正常无病变。本专利技术可以在甜高粱茎秆生产乙醇的同时,延长产业链条,总体经济效益明显。具体实施方式:利用甜高粱茎秆生产乙醇后的废秆渣,再配合油粕、棉籽粕作为底物,将上述底物粉碎成20目以上的细粉,粉碎后按4∶1∶1(重量比)比例混合成为发酵饲料的原料底物,混合均匀;将培养基溶于水中,加水量为原料底物固体量的1.7-2倍,以手用力捏净指-->缝中有水为度,培养基包括厌氧微生物必要的营养成份及PH缓冲调节系统;菌种包括以溶纤菌系为主的多酶菌系复合物,将培养好的菌种接到粉碎的原料中,接种量为原料底物固体量的0.3%,与底物原料搅拌均匀,装入塑料袋中进行固体发酵;要将塑料袋中的原料压紧压实,扎口密封,形成厌氧环境,抑制杂菌生长,于20-38℃范围内发酵15-20天,经过一系列“酵解”反应,将甜高粱废秆渣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粗脂肪等大分子转化为多种低分子糖和氨基酸等,并能合成大量的蛋白,在动物体外人为地分解和初步消化草纤维,转化为含有大量乳酸菌体的粗蛋白、粗脂肪、低聚糖、氨基酸的易为畜禽消化利用的优质饲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甜高粱茎秆制乙醇的废秆渣生产生物发酵饲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利用甜高粱茎秆生产乙醇后的废秆渣,再配合油粕、棉籽粕作为底物,将上述底物粉碎成20目以上的细粉,粉碎后按一定比例混合成为发酵饲料的原料底物,混合均匀;    B)将培养基溶于水中,加水量为原料底物固体量的1.7-2倍,以手用力捏净指缝中有水为度,培养基包括厌氧微生物必要的营养成份及PH缓冲调节系统;    C)菌种包括以溶纤菌系为主的多酶菌系复合物,将培养好的菌种接到粉碎的原料中,接种量为原料底物固体量的0.1%-0.6%,与底物原料搅拌均匀,装入塑料袋中进行固体发酵;要将塑料袋中的原料压紧压实,扎口密封,形成厌氧环境,抑制杂菌生长,于20-38℃范围内发酵15-20天,经过一系列“酵解”反应,将甜高粱废秆渣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粗脂肪等大分子转化为多种低分子糖和氨基酸等,并能合成大量的蛋白,在动物体外人为地分解和初步消化草纤维,转化为含有大量乳酸菌体的粗蛋白、粗脂肪、低聚糖、氨基酸的易为畜禽消化利用的优质饲料。

【技术特征摘要】
1.用甜高粱茎秆制乙醇的废秆渣生产生物发酵饲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利用甜高粱茎秆生产乙醇后的废秆渣,再配合油粕、棉籽粕作为底物,将上述底物粉碎成20目以上的细粉,粉碎后按一定比例混合成为发酵饲料的原料底物,混合均匀;B)将培养基溶于水中,加水量为原料底物固体量的1.7-2倍,以手用力捏净指缝中有水为度,培养基包括厌氧微生物必要的营养成份及PH缓冲调节系统;C)菌种包括以溶纤菌系为主的多酶菌系复合物,将培养好的菌种接到粉碎的原料中,接种量为原料底物固体量的0.1%-0.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孟杰
申请(专利权)人:王孟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