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170059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2 1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依次层叠的如下结构:阳极导电基板、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阴极层、有机阻挡层、无机阻挡层、湿气吸收层和散热层。上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无机阻挡层的材质采用碲化物和硫化物的混合物,具有致密性高,防水防氧能力强等特点,湿气吸收层的材质采用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锶和氧化镁中的至少一种,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汽。无机阻挡层和湿气吸收层协同作用,能够减少水汽和氧气进入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相对于传统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这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上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依次层叠的如下结构:阳极导电基板、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阴极层、有机阻挡层、无机阻挡层、湿气吸收层和散热层。上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无机阻挡层的材质采用碲化物和硫化物的混合物,具有致密性高,防水防氧能力强等特点,湿气吸收层的材质采用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锶和氧化镁中的至少一种,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汽。无机阻挡层和湿气吸收层协同作用,能够减少水汽和氧气进入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相对于传统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这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上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致发光领域,特别是涉及。
技术介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0LED)是基于有机材料的一种电流型半导体发光器件,其典型结构是在ITO玻璃上制作一层几十纳米厚的有机发光材料作发光层,发光层上方有一层低功函数的金属电极。当电极上加有电压时,发光层就产生光福射。OLED器件具有主动发光、发光效率高、功耗低、轻、薄、无视角限制等优点,被业内人士认为是最有可能在未来的照明和显示器件市场上占据霸主地位的新一代器件。作为一项崭新的照明和显示技术,OLED技术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发展迅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由于全球越来越多的照明和显示厂家纷纷投入研发,大大的推动了 OLED的产业化进程,使得OLED产业的成长速度惊人,目前已经到达了大规模量产的前夜。柔性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是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展趋势,传统的柔性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采用金属材料作为阴极层,由于金属在蒸镀制备时,容易存在针孔和缺陷,这样导致水汽和氧气容易从针孔和缺陷处向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内部渗透,导致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失效,因此封装的好坏直接影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寿命。传统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对水汽和氧气的阻挡性能不佳,使用寿命不长。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使用寿命较长的。—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依次层叠的如下结构:阳极导电基板、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阴极层、有机阻挡层、无机阻挡层、湿气吸收层和散热层;所述无机阻挡层的材质为碲化物和硫化物的混合物,所述硫化物占所述无机阻挡层的重量百分比为10%~30%;所述湿气吸收层的材质为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锶和氧化镁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有机阻挡层的材质为酞菁铜、N, N’ - 二苯基-N,N’ - 二(1-萘基)-1, I’ -联苯-4,4’-二胺、8-羟基喹啉铝、4,4’,4"-三(Ν-3-甲基苯基-N-苯基氨基)三苯胺和4,7- 二苯基-1,10-邻菲罗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散热层的材质为铝、银和铜中的至少一种。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締化物为締化铺、締化秘、締化镉、締化铟、締化锡和締化铅中的一种。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硫化物为二硫化钥、二硫化钽、二硫化钨、三硫化二锑、硫化铺和硫化锋中的一种。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机阻挡层的厚度为100nnT200nm ;所述有机阻挡层的厚度为 200nm~300nm。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湿气吸收层的厚度为100nnT500nm;所述散热层的厚度为200nm~500nm。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还包括封装盖,所述封装盖将所述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阴极层、有机阻挡层、无机阻挡层、湿气吸收层和散热层封装于所述阳极导电基板上。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封装盖为金属箔片。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穴注入层的材质为掺杂了三氧化钥的N,N’-二苯基-N,N’ - 二(1-萘基)-1, I’ -联苯-4,4’ - 二胺,所述三氧化钥占所述空穴注入层的重量百分比为25%;所述空穴传输层的材质为4,4’,4"-三(咔唑-9-基)三苯胺;所述发光层的材质为掺杂了三(2-苯基吡啶)合铱的1,3,5_三(1-苯基-1H-苯并咪唑-2-基)苯,所述三(2-苯基吡啶)合铱占所述发光层的重量百分比为5% ;所述电子传输层的材质为4,7- 二苯基-1,10-菲罗啉;所述电子注入层的材质为掺杂了叠氮化铯的4,7- 二苯基-1,10-菲罗啉,所述叠氮化铯占所述电子注入层的重量百分比为25%。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阳极导电基板;在所述阳极导电基板的阳极导电层上依次真空蒸镀形成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和阴极层;在所述阴极层上真空蒸镀形成有机阻挡层;在所述有机阻挡层表面依次磁控溅射制备无机阻挡层和湿气吸收层;在所述湿气吸收层表面真空蒸镀制备散热层;其中,所述无机阻挡层的材质为碲化物和硫化物的混合物,所述硫化物占所述无机阻挡层的重量百分比为10%~30% ;所述湿气吸收层的材质为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锶和氧化镁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有机阻挡层的材质为酞菁铜、N, N’ - 二苯基-N,N’ - 二(1-萘基)-1, I’ -联苯-4,4’-二胺、8-羟基喹啉铝、4,4’,4"-三(N-3-甲基苯基-N-苯基氨基)三苯胺和4,7- 二苯基-1,10-邻菲罗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散热层的材质为铝、银和铜中的至少一种。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和阴极层真空蒸镀制备时,真空度为3父10々&,蒸发速度为0.1人/5;所述有机阻挡层真空蒸镀制备时,其真空度为I X 10_5Pa~l X 10?,蒸发速度为0.5 A~5 A/s;所述无机阻挡层和湿气吸收层磁控溅射制备时,其真空度为I X KT4Pa~I X KT3Pa ;以及所述散热层真空蒸镀制备时,其真空度为lX10_5Pa~lX10_3Pa,蒸发速度为I A~5 A/s。上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依次层叠阳极导电基板、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阴极层、有机阻挡层、无机阻挡层、湿气吸收层和散热层,无机阻挡层的材质采用碲化物和硫化物的混合物,具有致密性高,防水防氧能力强等特点,湿气吸收层的材质采用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锶和氧化镁中的至少一种,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汽。无机阻挡层和湿气吸收层协同作用,能够减少水汽和氧气进入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相对于传统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这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实施方式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备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如图1所示的一实施方式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100,包括依次层叠的如下结构:阳极导电基板110、空穴注入层115、空穴传输层120、发光层125、电子传输层130、电子注入层135、阴极层140、有机阻挡层145、无机阻挡层150、湿气吸收层155和散热层160。阳极导电基板110的材质包括阳极导电层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的如下结构:阳极导电基板、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阴极层、有机阻挡层、无机阻挡层、湿气吸收层和散热层;所述无机阻挡层的材质为碲化物和硫化物的混合物,所述硫化物占所述无机阻挡层的重量百分比为10%~30%;所述湿气吸收层的材质为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锶和氧化镁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有机阻挡层的材质为酞菁铜、N,N'‑二苯基‑N,N'‑二(1‑萘基)‑1,1'‑联苯‑4,4'‑二胺、8‑羟基喹啉铝、4,4',4″‑三(N‑3‑甲基苯基‑N‑苯基氨基)三苯胺和4,7‑二苯基‑1,10‑邻菲罗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散热层的材质为铝、银和铜中的至少一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杰王平钟铁涛陈吉星
申请(专利权)人: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