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芯片及采用该打印芯片的喷墨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6993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打印芯片,适用于墨水匣的喷墨头结构,且墨水匣具有一本体,打印芯片包含:芯片本体;复数个焊垫,设置于芯片本体的两相对侧;至少一出墨侧边,垂直于焊垫设置的方向,用以与墨水匣的芯片本体构成至少一侧边供墨流道;至少一中央供墨流道,设置于芯片本体上,且置于焊垫的两相对侧之间并平行于侧边供墨流道设置的方向;复数个墨滴产生器群组,设置于芯片本体上,且邻近侧边供墨流道及中央供墨流道;其中,墨滴产生器群组分别包含复数个墨滴产生器,用以因加热作用产生复数个墨滴,且墨滴产生器之间是以一特定方式排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打印芯片,尤指一种应用于喷墨打印机的打印芯片。
技术介绍
随着电脑多媒体技术的提升及数位化电子设备的发展,打印输出装置如打印机等,已非仅供普通文字输出,而是成为一个同时可使用于文宣资料输出,或数字照片输出,集商务办公、家用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设备。而喷墨打印机因其具有价格低廉、操作容易以及低噪音等优点,又可打印于如纸张、相片纸等多种喷墨媒体,为一种经济、有效的彩色打印输出装置,因此被广为使用。一般而言,喷墨打印机的打印品质取决于墨滴的体积、墨滴的形状、以及打印喷孔的数目等,皆与墨水匣的设计有关,尤其是控制打印芯片释出墨滴至喷墨媒体的结构设计,更为墨水匣设计的主要考量因素。以现有热汽泡式(thermal bubble)喷墨技术而言,多半采用中央供墨流道的设计,借此增加喷孔排列数的方式,以提高喷墨时的解析度。请参阅图1,其为现有使用中央供墨流道的喷墨头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喷墨头1是由一打印芯片11以及一喷孔板12所构成,该打印芯片11的两相对侧边具有复数个焊垫111,且打印芯片11的中央设置有一平行于两侧边复数个焊垫111的中央供墨流道112,中央供墨流道112的两相对侧边则设置有复数个墨水腔113及复数个加热电阻(未图示)。而喷孔板12具有复数个喷孔121,且喷孔121的位置相对于打印芯片11上的复数个墨水腔113,故当打印芯片11与喷孔板12组装,并设置于墨水匣的出墨口(未图示)时,墨水便会自中央供墨流道112流至其两侧的复数个墨水腔113,并经过加热电阻(未图示)加热后,再由喷孔板12上相对应的喷孔121喷至喷墨媒体上。使用中央供墨流道112的打印芯片11固然具有较高的清晰度,但需利用喷砂、激光切割或蚀刻等加工方式来形成打印芯片11上的中央供墨流道112,而喷砂工艺的洁净度低,激光的加工费用昂贵,蚀刻则会使打印芯片11的结构较为脆弱,进而增加加工及制造的成本。且为了预留空间形成中央供墨流道112,打印芯片11因此需要较大的体积,这将会提升打印芯片11的制造成本。此外,由于中央供墨流道112的墨水必须同时供给两侧的复数个墨水腔113,才能使墨水自喷孔121喷出至喷墨媒体上,故容易造成供墨不顺畅或供墨不均的情形。为了解决上述中央供墨流道的问题,现有技术乃发展出一种采用侧边供墨流道的打印芯片,请参阅图2,其为现有使用侧边供墨流道的喷墨头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喷墨头2亦包括一打印芯片21以及一喷孔板22,打印芯片21的两相对侧边设置有复数个焊垫211,而相异于焊垫211设置的另外两侧边则分别具有侧边供墨流道212,打印芯片21上邻近侧边供墨流道212的一侧亦设有复数个墨水腔213及复数个加热电阻(未图示)。而喷孔板22则具有位置对应于墨水腔213的复数个喷孔221,故当打印芯片21与喷孔板22组装,并设置于墨水匣的出墨口(未图示)上时,墨水便会自打印芯片21的侧边供墨流道212流至复数个墨水腔213,并经过加热电阻加热后再由喷孔板22上相对应的喷孔221喷至喷墨媒体上。然而,使用侧边供墨流道212的打印芯片22虽不需以喷砂、激光或蚀刻等方式进行加工,且其结构亦较使用中央供墨流道的打印芯片为强,尺寸也相对较小,具有降低打印芯片21的加工成本及物料成本等优点,但是,这种使用侧边供墨流道212的设置方式,相对打印芯片21只能利用两侧来配置构成喷孔221,因此喷墨头2的喷孔221数目会受到限制,间接影响清晰度。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打印芯片,同时考量成本及清晰度,并在有限的打印芯片面积上增加喷孔数,以增加打印速度,并增加打印的变化以及提升打印品质,实为相关
者目前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打印芯片,适用于一墨水匣,其是结合中央供墨流道及侧边供墨流道,主要借由侧边供墨流道来节省打印芯片的整体面积,以降低制作成本,而结合中央供墨流道的设计则可增加喷孔排列数,以具有较高清晰度及提升打印品质。此外,本专利技术亦将墨滴产生器群组中的墨滴产生器预设成不同排列的位置及相隔间距,且利用供墨流道中同色、异色或浓淡不同的墨水,使打印芯片得以用最佳的打印方式呈现在喷墨媒体上。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较广义实施样态为提供一种打印芯片,其适用于墨水匣的喷墨头,且墨水匣具有本体,打印芯片包含芯片本体;复数个焊垫,设置于芯片本体的两相对侧;至少一出墨侧边,其是垂直于焊垫设置的方向,用以与墨水匣的芯片本体构成至少一侧边供墨流道;至少一中央供墨流道,设置于芯片本体上,且置于焊垫的两相对侧之间并平行于侧边供墨流道设置的方向;复数个墨滴产生器群组,设置于芯片本体上,且实质上邻近侧边供墨流道及中央供墨流道;其中,墨滴产生器群组是分别包含复数个墨滴产生器,用以因加热作用产生复数个墨滴,且墨滴产生器之间是以一特定方式排列。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想,其中打印芯片具有两出墨侧边,设置于垂直焊垫的方向,用以与墨水匣的本体构成两侧边供墨流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想,其中打印芯片具有并列或串列的两中央供墨流道,设置于焊垫的两相对侧之间且平行侧边供墨流道的方向。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想,其中打印芯片具有并列或串列的三中央供墨流道,设置于焊垫的两相对侧之间且平行侧边供墨流道的方向。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想,其中打印芯片具有并列的五中央供墨流道,设置于焊垫的两相对侧之间且平行侧边供墨流道的方向。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想,其中墨滴产生器群组于芯片本体邻近侧边供墨流道者为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而邻近中央供墨流道的为中央墨滴产生器群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想,其中墨滴产生器群组的总数为m,而特定方式为每一相邻的墨滴产生器群组间对应的墨滴产生器于垂直焊垫的方向具有一间距p,而每一墨滴产生器群组自身群组中相邻的墨滴产生器于垂直焊垫的方向具有一间距mp,其中p为1/150英时、1/300英时或1/600英时;而m为3或大于3的整数,例如6,以配置同色墨水做单色喷墨打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想,其中特定方式为每一相邻的墨滴产生器群组间对应的墨滴产生器位于平行焊垫方向的同一直线上,而每一个墨滴产生器群组中相邻的墨滴产生器于垂直焊垫的方向具有一间距p,以配置不同色墨水做多色喷墨打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想,其中打印芯片上覆盖喷孔板,喷孔板具有复数个喷孔,喷孔对应于芯片本体上的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以及中央墨滴产生器群组的墨滴产生器,用以将墨滴产生器所产生的复数个墨滴分别自对应于喷孔板上的喷孔喷出至喷墨媒体上。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亦提供另一种喷墨头结构,其适用于墨水匣,用以将复数个墨滴喷至喷墨媒体上,该喷墨头具有打印芯片,大体上成矩形,包括芯片本体;复数个焊垫,设置于芯片本体的两相对侧;至少一出墨侧边,位于垂直焊垫设置的方向,用以与墨水匣的本体构成至少一侧边供墨流道;至少一中央供墨流道,设置于芯片本体上,且置于焊垫的两相对侧之间且平行侧边供墨流道的方向;复数个墨滴产生器群组,由至少一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及至少一中央墨滴产生器群组所组成,墨滴产生器群组总数为m,最小构成单位为墨滴产生器,且芯片本体实质上邻近侧边供墨流道的表面仅分别配置有一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而芯片本体邻近中央供墨流道的表面仅分别配置有一中央墨滴产生器群组,其中每一相邻的墨滴产生器群组间对应的墨滴产生器于垂直焊垫的方向具有一间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打印芯片,其适用于一墨水匣的一喷墨头,且该墨水匣具有一本体,该打印芯片包含:一芯片本体;复数个焊垫,设置于该芯片本体的两相对侧;至少一出墨侧边,其垂直于该复数个焊垫设置的方向,用以与该墨水匣的该芯片本体构成至少一 侧边供墨流道;至少一中央供墨流道,设置于该芯片本体上,且置于该复数个焊垫的两相对侧之间并平行于该至少一侧边供墨流道设置的方向;复数个墨滴产生器群组,设置于该芯片本体上,且实质上邻近该至少一侧边供墨流道及该至少一中央供墨流道; 其中,该复数个墨滴产生器群组分别包含复数个墨滴产生器,用以因加热作用产生复数个墨滴,且该复数个墨滴产生器之间是以一特定方式排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英伦戴贤忠
申请(专利权)人: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