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叉车变速箱装配的承载托盘的抬起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61973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1 17: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叉车变速箱装配的承载托盘的抬起定位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顶部设有驱动机构和固定板;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气缸和一个以上的摆臂,气缸带动一个以上的摆臂水平移动;固定板的上方设有活动板,活动板平行于固定板,且相对于固定板上下摆动;一个以上的摆臂的上端和活动板的底面接触,一个以上的摆臂的上下摆动推动活动板实现上下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承受的载荷达到三吨,解决了输送辊道上不适应敲装的难题,也实现了在线压装设备的承载设计,提高了装配输送线的可靠性与耐用性;其结构紧凑,有效解决了装配线上下输送辊道之间仅有的狭隘空间里设计的难题;其定位精确,提高了装配托盘的定位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叉车变速箱装配的承载托盘的抬起定位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顶部设有驱动机构和固定板;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气缸和一个以上的摆臂,气缸带动一个以上的摆臂水平移动;固定板的上方设有活动板,活动板平行于固定板,且相对于固定板上下摆动;一个以上的摆臂的上端和活动板的底面接触,一个以上的摆臂的上下摆动推动活动板实现上下移动。本专利技术承受的载荷达到三吨,解决了输送辊道上不适应敲装的难题,也实现了在线压装设备的承载设计,提高了装配输送线的可靠性与耐用性;其结构紧凑,有效解决了装配线上下输送辊道之间仅有的狭隘空间里设计的难题;其定位精确,提高了装配托盘的定位精度。【专利说明】用于叉车变速箱装配的承载托盘的抬起定位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加工工艺
,具体涉及叉车变速箱装配的工艺装备。
技术介绍
在叉车变速箱装配生产线上,叉车变速箱总成在装配托盘上进行装配,装配托盘布置于输送辊道上,输送滚道分为上下两层,上层辊道用于装配托盘及工件的装配与输送,下层辊道用于装配托盘的返回。叉车变速箱装配有手工装配工序、半自动压装工序和自动装配工序。由于敲装载荷通过装配托盘传递到输送辊道上,手工装配工序中的长时间敲装冲击容易造成输送辊道变形;由于不能直接将压装作用于输送辊道,半自动压装工序只能通过多次手工敲装完成;由于没有将装配托盘精确定位,自动装配工序也只能通过人工装配完成。这样叉车变速箱装配生产线只能进行纯手工装配,不能实现压装、自动翻身降低劳动强度,不能实现设备测量、多轴同步拧紧提高装配精度。在叉车变速箱装配过程中,各种人工敲装工位、设备压装工位和自动翻身/测量/拧紧等自动化工位,都需要承载装配托盘的抬起定位装置。抬起定位装置既要满足对托盘的大承载载荷要求,又要满足对托盘的精定位要求,同时又要符合装配线上下辊道之间狭小空间的布置要求。虽然市场上也出现有用于装配托盘承载的抬起定位装置,如气缸直推式抬起机构承载力小,闻度上占用空间大;油缸推动抬起机构虽解决了大承载需求,但渗漏故障率闻,高度上占用空间也大。在叉车变速箱装配线的上下输送辊道之间这样狭小空间里实现大承载的抬起定位装置,常规设计的设备已不能满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使叉车变速箱装配的辊道输送线,满足适当敲装、压装和精定位的技术要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叉车变速箱装配的承载托盘的抬起定位装置。用于叉车变速箱装配的承载托盘的抬起定位装置包括具有四条支腿的框架式的机架1,所述机架I的顶部设有驱动机构和固定板4。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气缸6和一个以上的摆臂14,气缸6带动一个以上的摆臂14水平移动;一个以上的摆臂14的上部通过固定板上相对应的摆臂孔伸至固定板4的外部;固定板4的上方设有活动板18,活动板18平行于固定板4,且相对于固定板4上下摆动;一个以上的摆臂14的上端和活动板18的底面接触,一个以上的摆臂14的上下摆动推动活动板18实现上下移动。所述驱动机构为侧置式连杆驱动机构,包括四个摆臂14、两根同步轴13、推拉轴8和气缸6 ;所述气缸6固定于机架I的一侧;所述固定板4上均布开设有四个摆臂孔;每根同步轴13的两侧分别连接着一个摆臂14的下部;一根同步轴13的中部连接着两根推拉杆12的一端,另一根同步轴13的中部分别连接着两根推拉杆12的另一端和两根连杆10的一端,两根连杆10的另一端通过连杆销11连接着推拉轴8的一端,推拉轴8的另一端通过气缸接头7连接着气缸6的活塞杆;每个摆臂14的中部两侧分别通过转轴15设有支座块16,每个摆臂14相对于转轴15转动;每个摆臂14两侧的支座块16分别固定在固定板4顶面相对应的摆臂孔的两侧。所述固定板4的顶面四周均布设有四个导向套管19,与四个导向套管19对应的活动板18的底部均布设有四个导向轴20,四个导向轴20的下部分别对应动配合位于四个导向套管19内。所述机架I的顶部一侧设有水平的辊道安装板3,且辊道安装板3平行于驱动机构的气缸6的活塞杆;辊道安装板3和固定板4之间的间距大于120mm。推拉轴8的中部套设有导向座9,所述导向座9固定在固定板4的底部。两根推拉杆12的两端之间的两根同步轴13上分别设有隔套,两根连杆10分别位于两根推拉杆12的内侧。所述摆臂14的上端的外轮廓呈光滑过渡的凸轮状。与四个摆臂14的上端接触的活动板18的底面分别设有四块垫块17。所述活动板18的顶面的四个角处分别设有两个垫座21和两个销座22,位于同一对角线上的一个销座22上设有定位销23,另一个销座22上设有菱形销2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 1.本专利技术的承载力大,承受载荷达到三吨,解决了输送辊道上不适应敲装的难题,也实现了在线压装设备的承载设计; 2.本专利技术结构紧凑,有效解决了装配线上下输送辊道之间仅有的狭隘空间里设计的难题; 3.本专利技术定位精确,提高了装配托盘定位精度,在线测量、翻身和拧紧等自动化设备能够实施; 4.本专利技术消除了装配过程对输送辊道和停止器的直接受力,提高了装配输送线的可靠性与耐用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去掉活动板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活动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去掉活动板和驱动机构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为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驱动机构的俯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状态图。上图中序号:机架1、辊道安装板3、固定板4、气缸6、气缸接头7、推拉轴8、导向座9、连杆10、连杆销11、推拉杆12、同步轴13、摆臂14、转轴15、支座块16、垫块17、活动板18、导向套管19、导向轴20、垫座21、销座22、定位销23、菱形销24、上辊道25、下辊道26、装配托盘28、停止器2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说明。参见图1,用于叉车变速箱装配的承载托盘的抬起定位装置包括具有四条支腿的框架式的机架1,所述机架I的顶部设有驱动机构和固定板4。参见图5和图6,所述驱动机构为侧置式连杆驱动机构,包括四个摆臂14、两根同步轴13、推拉轴8和气缸6。气缸6固定于机架I的一侧;固定板4上均布开设有四个摆臂孔;每根同步轴13的两侧分别连接着一个摆臂14的下部;一根同步轴13的中部连接着两根推拉杆12的一端,另一根同步轴13的中部分别连接着两根推拉杆12的另一端和两根连杆10的一端,两根连杆10的另一端通过连杆销11连接着推拉轴8的一端,推拉轴8的另一端通过气缸接头7连接着气缸6的活塞杆;两根推拉杆12的两端之间的两根同步轴13上分别安装有隔套,两根连杆10分别位于两根推拉杆12的内侧。推拉轴8的中部套装有导向座9,导向座9固定在固定板4的底部,导向座9对推拉轴8的水平移动起导向作用。参见图2,每个摆臂14的中部两侧分别通过转轴15设有支座块16,每个摆臂14相对于转轴15转动;每个摆臂14两侧的支座块16分别固定在固定板4顶面相对应的摆臂孔的两侧。气缸6通过推拉轴8、两根连杆10、两根推拉杆12和两根同步轴13带动四个摆臂14水平移动,四个摆臂14的上部通过固定板上相对应的四个摆臂孔伸至固定板4的外部。固定板4的上方设有活动板18,活动板18平行于固定板4,且相对于固定板4上下移动;四个摆臂14的上端和活动板18的底面接触。参见图2,固定板4的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用于叉车变速箱装配的承载托盘的抬起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四条支腿的框架式的机架(1),所述机架(1)的顶部设有驱动机构和固定板(4);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气缸(6)和一个以上的摆臂(14),气缸(6)带动一个以上的摆臂(14)水平移动;一个以上的摆臂(14)的上部通过固定板(4)上相对应的摆臂孔伸至固定板(4)的外部;固定板(4)的上方设有活动板(18),活动板(18)平行于固定板(4),且相对于固定板(4)上下移动;一个以上的摆臂(14)的上端和活动板(18)的底面接触,一个以上的摆臂(14)的上下摆动推动活动板(18)实现上下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双前张伟程贵珠王庆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