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电容元件及谐振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57932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1 12:04
由电介质层(3)和隔着电介质层(3)而层叠、并以使构成静电电容的电极主体的中心配置在层叠方向的直线上的方式配置的至少3个以上的内部电极形成的2个以上的电容器构成电容元件主体(2)。该电容元件主体(2)中,该2个以上的电容器沿内部电极的层叠方向串联连接。而且,在电容元件主体(2)的侧面形成与构成静电电容的电极主体电连接的外部端子(20~2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静电电容元件及谐振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静电电容元件,尤其涉及具备沿电极的层叠方向串联连接而配置的多个电容器的静电电容元件。另外,涉及具备该静电电容元件的谐振电路。
技术介绍
以前,本申请专利技术人提出了由沿内部电极的层叠方向串联连接的多个可变电容电容器构成的可变电容器件(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通过采用将隔着电介质层构成各可变电容电容器的内部电极层叠的结构,能够减少单位层的内部电极的数,可以扩大电极、电容值等的设计自由度。另一方面,本申请专利技术人提出了在层叠多个内部电极而形成的电容元件中,作为应力控制部,在形成静电电容的电容元件主体设置无关系的内部电极,通过在烧成时产生的残留应力来提高电特性的技术(专利文献2)。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技术中,通过在电容元件主体的上下设置层叠内部电极而形成的应力控制部,能够使在电容元件烧成时起因于电介质层的收缩的内部应力产生于电容元件主体的电介质层。其结果是,能够提高电容元件主体的电介质层的相对介电常数。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19482号公报专利文献2:WO2011/01365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此外,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可变电容器件中也因烧结时的电介质层的收缩而产生内部应力。然而,各层中的内部电极的形状是根据静电电容而适当设定的,并不是考虑内部应力的形状。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存在的问题是通过改变构成串联连接的各可变电容电容器的内部电极的面积积,形成在串联连接的各可变电容电容器间不形成电容器的电极部分,因该电极部分导致电极电阻过于增加。鉴于上述点,本公开的目的是在具备沿电极的层叠方向串联连接的多个电容器的静电电容元件中提高电特性。另外,目的在于通过采用该静电电容元件来提供可靠性优异的谐振电路。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本公开的静电电容元件具备电容元件主体和外部端子。电容元件主体具备电介质层和隔着电介质层而层叠的、以使构成静电电容的电极主体的重心配置在层叠方向的直线上的方式配置的至少3个以上的内部电极。而且,在电容元件主体中,通过这些内部电极形成2个以上的电容器,该2个以上的电容器沿内部电极的层叠方向串联连接。另外,外部端子形成在电容元件主体的侧面,并电连接至构成静电电容的电极主体。本公开的静电电容元件中,由于构成静电电容的电极主体的重心配置在层叠方向的直线上,所以以使电容元件主体烧成时的电极材料或电介质材料的收缩方向朝着其重心所配置的直线的方式产生收缩。由此,残留应力集中于内部形成的电容器的中心。本公开的谐振电路,具备:包含上述的静电电容元件的谐振电容器;和与谐振电容器连接的谐振线圈。依据本公开,在具备沿电极的层叠方向串联连接的多个电容器的静电电容元件中,能够增大制造时烧成处理中产生的残留应力,因此能谋求电特性的提高。附图说明图1A是本公开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的概略立体图,图1B是可变电容元件的截面结构图;图2是从长边方向的一个侧面观看本公开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主体时的分解图;图3A是从上表面观看第1电极时的平面结构图,图3B是从一个侧面观看第1电极时的结构图;图4A是从上表面观看第2电极时的平面结构图,图4B是从一个侧面观看第2电极时的结构图;图5A是从上表面观看第3电极时的平面结构图,图5B是从一个侧面观看第3电极时的结构图;图6是本公开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的等效电路图;图7A是比较例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的外观立体图,图7B是比较例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的截面构成;图8A是从上表面观看比较例的可变电容元件中的第1电极时的平面结构图,图8B是从上表面观看比较例的可变电容元件中的第2电极时的平面结构图,图8C是从上表面观看比较例的可变电容元件中的第3电极时的平面结构图;图9是比较例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的等效电路图;图10A是本公开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的立体图,图10B是本公开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的截面结构图;图11是从长边方向的一个侧面观看本公开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主体时的分解图;图12A是从上表面观看第4电极时的平面结构图,图12B是从一个侧面观看第4电极时的结构图;图13是本公开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的等效电路图;图14A是本公开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的立体图,图14B是本公开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的截面结构图;图15是从长边方向的一个侧面观看本公开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主体时的分解图;图16A是从上表面观看第5电极时的平面结构图,图16B是从一个侧面观看第5电极时的结构图;图17是本公开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的等效电路图;图18A是本公开的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的立体图,图18B是本公开的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的截面结构图;图19是从长边方向的一个侧面观看本公开的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主体时的分解图;图20A是从上表面观看第6电极时的平面结构图,图20B是从一个侧面观看第6电极时的结构图;图21是本公开的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的等效电路图;图22A是本公开的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的立体图,图22B是本公开的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的截面结构图;图23是从长边方向的一个侧面观看本公开的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主体时的分解图;图24A是从上表面观看第7电极时的平面结构图,图24B是从一个侧面观看第7电极时的结构图;图25是本公开的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的等效电路图;图26A是本公开的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的立体图,图26B是本公开的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的截面结构图;图27是从长边方向的一个侧面观看本公开的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主体时的分解图;图28A是从上表面观看第8电极时的平面结构图,图28B是从一个侧面观看第8电极时的结构图;图29是本公开的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的等效电路图;图30A是本公开的第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的立体图,图30B是本公开的第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的截面结构图;图31是从长边方向的一个侧面观看本公开的第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主体时的分解图;图32A是本公开的第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的内部的电路结构图,图32B是本公开的第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的等效电路图;图33A是本公开的第8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的立体图,图33B是本公开的第8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的截面结构图;图34是从长边方向的一个侧面观看本公开的第8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主体时的分解图;图35A是本公开的第9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的立体图,图35B是本公开的第9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的截面结构图;图36是采用本公开的第10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谐振电路的非接触IC卡的接收系统电路部的块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静电电容元件及具备它的谐振电路的一个例子。按以下顺序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另外,在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中,以随着施加电压而电容值发生变化的可变电容元件为例进行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静电电容元件,具备:电容元件主体,其中由电介质层和隔着所述电介质层而层叠、并以使构成静电电容的电极主体的重心配置在层叠方向的直线上的方式配置的至少3个以上的内部电极形成2个以上的电容器,该2个以上的电容器沿所述内部电极的层叠方向串联连接;以及外部端子,形成在所述电容元件主体的侧面,与构成静电电容的所述电极主体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10.24 JP 2011-2328971.一种静电电容元件,具备:电容元件主体,其中由电介质层和隔着所述电介质层而层叠、并以使构成静电电容的电极主体的重心配置在层叠方向的直线上的方式配置的至少3个以上的内部电极形成2个以上的电容器,该2个以上的电容器沿所述内部电极的层叠方向串联连接;以及外部端子,形成在所述电容元件主体的侧面,与构成静电电容的所述电极主体电连接,其中所述电容元件主体在层叠方向具备多个层叠体,该层叠体具备构成沿层叠方向串联连接的多个电容器的多个内部电极,并且设置所述外部端子的数量以及所述外部端子与所述电极主体的电连接关系使得由不同的层叠体形成的电容器彼此并联连接,其中不同的层叠体中的多个电容器的串联连接的顺序在层叠方向上相互不同而成为相反顺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电容元件,其中所述内部电极的重心配置在通过所述电容元件主体的重心的直线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电容元件,其中所述内部电极由所述电极主体、和用于电连接所述电极主体与所述外部端子的连接电极构成,层叠的多个电极主体形成为同一形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电容元件,其中在邻接的两个层叠体间,形成在一个层叠体的最上层的内部电极,兼作形成在另一个层叠体的最下层的内部电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则孝
申请(专利权)人:迪睿合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