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钢管气密性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48544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30 17: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钢管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机主体,所述检测机主体上设有水箱,所述水箱内设置有浮升板,所述浮升板下端设置有浮升板驱动装置,所述浮升板左端固定设置有左试压气缸,浮升板右端固定安装有右试压气缸,所述左试压气缸和右试压气缸的活塞杆相对设置,且所述左试压气缸和右试压气缸的活塞杆上套接固定有钢管橡胶垫,所述浮升板上端固定设置有若干个钢管夹具,且浮升板上端面中部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托料支架,所述每个托料支架下端与浮升板上端面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自动化程度高,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小,生产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钢管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机主体,所述检测机主体上设有水箱,所述水箱内设置有浮升板,所述浮升板下端设置有浮升板驱动装置,所述浮升板左端固定设置有左试压气缸,浮升板右端固定安装有右试压气缸,所述左试压气缸和右试压气缸的活塞杆相对设置,且所述左试压气缸和右试压气缸的活塞杆上套接固定有钢管橡胶垫,所述浮升板上端固定设置有若干个钢管夹具,且浮升板上端面中部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托料支架,所述每个托料支架下端与浮升板上端面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自动化程度高,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小,生产成本低。【专利说明】一种全自动钢管气密性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钢管气密性检测机
,具体涉及全自动钢管气密性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钢管气密性检测机的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机主体,检测主体内设置有水箱,钢管是通过人工手动放入水箱内检测,待检测完成后再通过手动取出钢管,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费时费力,导致生产成本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小,生产成本低的全自动钢管气密性检测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钢管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机主体,所述检测机主体上设有水箱,所述水箱内设置有浮升板,所述浮升板下端设置有浮升板驱动装置,所述浮升板左端固定设置有左试压气缸,浮升板右端固定安装有右试压气缸,所述左试压气缸和右试压气缸的活塞杆相对设置,且所述左试压气缸和右试压气缸的活塞杆上套接固定有钢管橡胶垫,所述浮升板上端固定设置有若干个钢管夹具,且浮升板上端面中部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托料支架,所述每个托料支架下端与浮升板上端面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管从承料架下落到托料支架定位,然后通过钢管夹具夹紧固定,左试压气缸和右试压气缸将钢管两端压紧,钢管橡胶垫可以保护钢管不被损伤,通过浮升板驱动装置将钢管下降至水箱内的水中,进行检测,自动化程度高,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小,生产成本低。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检测机主体上端后部固定设置有两个顶料气缸,所述每个顶料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顶料板,所述顶料板上端面朝向检测机主体前端倾斜设置。通过本设置,顶料气缸驱动顶料板将承料架中的钢管送入托料支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每个顶料气缸上端固定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检测机主体上端后部通过螺钉连接固定。通过本设置,顶料气缸连接可靠。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检测机主体上端前部均匀设置有三组分料气缸组,所述每组分料气缸组包括第一分料气缸和第二分料气缸,所述第一分料气缸紧靠第二分料气缸设置,且第一分料气缸和第二分料气缸的活塞杆方向相反设置,所述的第一分料气缸和第二分料气缸的活塞杆上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分料板和第二分料板,所述第一分料板和第二分料板等高设置,且第一分料板和第二分料板朝向检测机主体前端倾斜设置。通过本设置,分料气缸组结构简单,分料操作方便,工作稳定。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浮升板驱动装置为竖直设置的气缸。通过本设置,浮升板驱动装置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本技术的优点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结构设置更加合理,钢管从承料架下落到托料支架定位,然后通过钢管夹具夹紧固定,左试压气缸和右试压气缸将钢管两端压紧,钢管橡胶垫可以保护钢管不被损伤,通过浮升板驱动装置将钢管下降至水箱内的水中,进行检测,自动化程度高,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小,生产成本低。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I部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中II部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2和图3,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全自动钢管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机主体1,所述检测机主体I上设有水箱2,所述水箱2内设置有浮升板3,所述浮升板3下端设置有浮升板驱动装置4,所述浮升板3左端固定设置有左试压气缸5,浮升板3右端固定安装有右试压气缸6,所述左试压气缸5和右试压气缸6的活塞杆相对设置,且所述左试压气缸5和右试压气缸6的活塞杆上套接固定有钢管橡胶垫7,所述浮升板3上端固定设置有若干个钢管夹具8,且浮升板3上端面中部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托料支架9,所述每个托料支架9下端与浮升板3上端面固定连接。作为优选的,本实施例浮升板3上端面中部共均匀设置五个托料支架9。所述左试压气缸5和右试压气缸6均通过螺钉与浮升板3连接固定,所述的浮升板3上端面共均匀设置四个钢管夹具8,四个钢管夹具8均通过螺钉与浮升板3连接固定,且四个钢管夹具8连接有气缸装置,可以自动加紧或松开钢管,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作为优选的,所述浮升板驱动装置4为竖直设置的气缸。为使本技术结构更加可靠,作为优选的,本实施例所述检测机主体I上端后部固定设置有两个顶料气缸10,所述每个顶料气缸10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顶料板11,所述顶料板11上端面朝向检测机主体I前端倾斜设置,其倾斜角度为15-45°。所述每个顶料气缸10上端固定设置有连接板12,所述连接板12与检测机主体I上端后部通过螺钉连接固定。每个顶料气缸10上端与连接板12通过螺钉连接固定。所述检测机主体I上端前部均匀设置有三组分料气缸组,所述每组分料气缸组包括第一分料气缸13和第二分料气缸14,所述第一分料气缸13紧靠第二分料气缸14设置,且第一分料气缸13和第二分料气缸14的活塞杆方向相反设置,所述的第一分料气缸13和第二分料气缸14的活塞杆上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分料板15和第二分料板16,所述第一分料板15和第二分料板16等高设置,且第一分料板15和第二分料板16朝向检测机主体I前端倾斜设置,其倾斜角度为15-45°。本技术结构设置合理,钢管从承料架下落到托料支架定位,然后通过钢管夹具夹紧固定,左试压气缸和右试压气缸将钢管两端压紧,钢管橡胶垫可以保护钢管不被损伤,通过浮升板驱动装置将钢管下降至水箱内的水中,进行检测,自动化程度高,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小,生产成本低。上述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描述,只用于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的技术工程师根据上述技术的内容对本技术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全自动钢管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机主体(I),所述检测机主体(I)上设有水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内设置有浮升板(3),所述浮升板(3)下端设置有浮升板驱动装置(4),所述浮升板(3)左端固定设置有左试压气缸(5),浮升板(3)右端固定安装有右试压气缸(6),所述左试压气缸(5)和右试压气缸(6)的活塞杆相对设置,且所述左试压气缸(5 )和右试压气缸(6 )的活塞杆上套接固定有钢管橡胶垫(7 ),所述浮升板(3 )上端固定设置有若干个钢管夹具(8),且浮升板(3)上端面中部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托料支架(9),所述每个托料支架(9)下端与浮升板(3)上端面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钢管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自动钢管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机主体(1),所述检测机主体(1)上设有水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内设置有浮升板(3),所述浮升板(3)下端设置有浮升板驱动装置(4),所述浮升板(3)左端固定设置有左试压气缸(5),浮升板(3)右端固定安装有右试压气缸(6),所述左试压气缸(5)和右试压气缸(6)的活塞杆相对设置,且所述左试压气缸(5)和右试压气缸(6)的活塞杆上套接固定有钢管橡胶垫(7),所述浮升板(3)上端固定设置有若干个钢管夹具(8),且浮升板(3)上端面中部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托料支架(9),所述每个托料支架(9)下端与浮升板(3)上端面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腾忠周超黎伟红黄振骁李柳波赵谢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康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