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皮内免疫有效性评价用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144034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30 1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IPV皮内免疫有效性评价用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选择猪龄为3-5个月、体重为10-20kg的属于华南型猪种的云南版纳小耳猪,随机分组,分别进行第一次无针皮内注射IPV疫苗免疫,免疫后30天采血,分离血清,再分别进行第二次无针皮内注射IPV疫苗免疫,免疫后7天和30天采血,分离血清,再分别进行第三次无针皮内注射IPV疫苗免疫,免疫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和24个月采血,分离血清,将各血清于56℃灭活30分钟,用常规稀释后,用Sabin株I型、Ⅱ型和Pfizer株III型病毒中和各血清,病毒用量为30~300TCID50,在35~37℃下中和3小时,加入细胞,于35~36℃培育7天后,根据CPE判定结果,即建立起IPV皮内免疫有效性评价用动物模型。为疫苗的皮内免疫研究提供了一种理性动物模型,可为研究皮内免疫途径减少疫苗抗原用量提供可靠手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IPV皮内免疫有效性评价用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选择猪龄为3-5个月、体重为10-20kg的属于华南型猪种的云南版纳小耳猪,随机分组,分别进行第一次无针皮内注射IPV疫苗免疫,免疫后30天采血,分离血清,再分别进行第二次无针皮内注射IPV疫苗免疫,免疫后7天和30天采血,分离血清,再分别进行第三次无针皮内注射IPV疫苗免疫,免疫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和24个月采血,分离血清,将各血清于56℃灭活30分钟,用常规稀释后,用Sabin株I型、Ⅱ型和Pfizer株III型病毒中和各血清,病毒用量为30~300TCID50,在35~37℃下中和3小时,加入细胞,于35~36℃培育7天后,根据CPE判定结果,即建立起IPV皮内免疫有效性评价用动物模型。为疫苗的皮内免疫研究提供了一种理性动物模型,可为研究皮内免疫途径减少疫苗抗原用量提供可靠手段。【专利说明】IPV皮内免疫有效性评价用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疫苗皮内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评价用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特别是一种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皮内免疫评价用小型猪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属医学生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IPV皮内免疫有效性评价用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其选择猪龄为3‑5个月、体重为10‑20kg的属于华南型猪种的云南版纳小耳猪,其特征在于经过下列步骤:A、将所选小猪随机分成五组,即无针皮内注射的下列三个试验组:1/3剂量组、1/5剂量组、1/10剂量组,以及肌肉注射的全剂量对照组和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每组5~10只,免疫前先对每只小猪采血3‑5ml,于37℃下放置2小时,再放入4℃过夜,于次日在无菌条件下吸出血清,冻于‑80℃待用;B、对步骤A的1/3剂量组、1/5剂量组、1/10剂量组的每只小猪,按对应的1/3剂量、1/5剂量、1/10剂量,分别进行第一次无针皮内注射IPV疫苗免疫,同时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国阳孙明波马磊寸怡娜蔡玮周健杨卉娟刘婧张新文戴忠祥代小虎胡文柱姜述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