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异响的汽车机械转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14915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04 1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止异响的汽车机械转向器,包括有支承座、螺旋弹簧及调整螺塞;所述支承座其一端为圆弧凹面结构,与齿条圆柱面压紧配合;所述圆弧凹面设置有由耐磨材料制成的支承座垫片;所述支承座的另一端依次设置有螺旋弹簧及调整螺塞;所述螺旋弹簧一端顶住支承座,另一端与调整螺塞内表面接触;所述支承座的圆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圈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O型密封圈;所述支承座靠近调整螺塞一端的端面与调整螺塞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蝶形弹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止异响的汽车机械转向器,包括有支承座、螺旋弹簧及调整螺塞;所述支承座其一端为圆弧凹面结构,与齿条圆柱面压紧配合;所述圆弧凹面设置有由耐磨材料制成的支承座垫片;所述支承座的另一端依次设置有螺旋弹簧及调整螺塞;所述螺旋弹簧一端顶住支承座,另一端与调整螺塞内表面接触;所述支承座的圆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圈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O型密封圈;所述支承座靠近调整螺塞一端的端面与调整螺塞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蝶形弹簧。【专利说明】—种防止异响的汽车机械转向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机械转向器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防止异响的汽车机械转向器。
技术介绍
在机械转向器中,齿条与齿轮轴中间隙调整装置由支承座、支承座垫片、支承座外圆柱面O型密封圈、螺旋弹簧、调整螺塞、锁紧螺母组成。支承座垫片安装在支承座上,支撑齿条,支承座外圆柱面上安装有O型密封圈,能够缓冲齿条上冲击,减少噪音并增加手感。螺旋弹簧能够补偿由于齿轮齿条磨损而增大的间隙量,保证转向器性能。现机械转向器的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齿轮轴I与齿条2的啮合间隙调整装置由支承座3、支承座垫片4、0型密封圈5、螺旋弹簧6、调整螺塞7、锁紧螺母8组成。支承座垫片4安装在支承座2上在螺旋弹簧6的作用下以支撑齿条2,支承座3上的外圆柱面安装有O型密封圈5,能够缓冲齿条2上的冲击,减少噪音并增加手感。螺旋弹簧6能够补偿由于齿轮齿条磨损而增大的间隙量,保证转向器性能。支承座3与调整螺塞7之间只有一个调整弹簧6,当过颠簸路面时,齿条会发生冲击,导致支承座3往外移动,与支承座调整螺塞7的端面发生碰撞产生异响。当过颠簸路面时,齿条在外力负载的作用下会发生冲击,导致支承座往外移动,与支承座调整螺塞发生碰撞。因为两者都是金属,所以撞击时发出的声音比较清脆,人耳能够轻易的分辨出来,降低了整车的NVH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对现有的机械转向器提出改进技术方案,通过本技术方案能够降低齿条支撑块与调整螺塞发生碰撞时发出较大的噪音。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种防止异响的汽车机械转向器,包括有支承座、螺旋弹簧及调整螺塞;所述支承座为圆柱状中空结构,其一端为圆弧凹面结构,与齿条圆柱面压紧配合;所述圆弧凹面设置有由耐磨材料制成的支承座垫片;所述支承座设置于转向器壳体内;所述支承座的另一端依次设置有螺旋弹簧及调整螺塞;所述螺旋弹簧设置于支承座的中空结构内,一端顶住支承座,另一端与调整螺塞内表面接触;所述调整螺塞接触螺旋弹簧的一端设置有中空结构;所述螺旋弹簧一端设置于该中空结构内;所述支承座的圆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圈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O型密封圈;所述支承座靠近调整螺塞一端的端面与调整螺塞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蝶形弹簧。所述支承座的中空结构内径不同,其中近圆弧凹面的内径小于另一端的内径。所述每个蝶形弹簧自由状态下的高度为1_。所述支承座垫片的形状与支承座的圆弧凹面结构相配合,并在圆弧凹底部设置有凸起,该凸起与支承座的中空部分内径相适应。所述调整螺塞的外端还设置有防松螺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支承座和支承座调整螺塞之间除压块的螺旋弹簧之外增加了一个蝶形弹簧,从而避免了支承座与调整螺塞相碰,将相对运动转变为蝶形弹簧自身的变形,避免了异响的发生,提高了整车的NVH性能。【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现机械转向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机械转向器总成结构图;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2的A-A剖示图;图5为图4的B部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蝶形弹簧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如图2至图6所示,防止异响的汽车机械转向器,包括有支承座3、螺旋弹簧6及调整螺塞7 ;所述支承座3为圆柱状中空结构,其一端为圆弧凹面结构,与齿条2圆柱面压紧配合;所述圆弧凹面设置有由耐磨材料制成的支承座垫片4 ;所述支承座3设置于转向器壳体9内;所述支承座3的另一端依次设置有螺旋弹簧6及调整螺塞7 ;所述螺旋弹簧6设置于支承座3的中空结构内,一端顶住支承座3,另一端与调整螺塞7内表面接触;所述调整螺塞7接触螺旋弹簧6的一端设置有中空结构;所述螺旋弹簧6 —端设置于该中空结构内;所述调整螺塞7的外端还设置有防松螺栓8。所述支承座3的圆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圈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O型密封圈5 ;所述支承座3靠近调整螺塞一端的端面与调整螺塞7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蝶形弹簧10 ;所述蝶形弹簧为中空结构,螺旋弹簧穿入中空结构。所述支承座的中空结构内径不同,其中近圆弧凹面的内径小于另一端的内径。所述支承座垫片的形状与支承座的圆弧凹面结构相配合,并在圆弧凹底部设置有凸起,该凸起与支承座的中空部分内径相适应。具体是在转向器的支承座3和调整螺塞7的内端面(即与支承座碰撞接触的面)间放置一个蝶形弹簧10,该蝶形弹簧的技术参数为:自由状态下高度为1mm,蝶簧片厚为0.4mm,材料为65Mn并经淬火处理。蝶簧在受到压力的时候,自身高度减小的同时提供轴向的反弹支撑力。当整车经过颠簸路面或者转向时,齿轮轴I和齿条2受到冲击使支承座和调整螺塞发生相碰的趋势时,由于蝶簧的存在,支承座和调整螺塞不会直接相碰撞,而是以一种蝶簧自身相对变形的支撑方式隔绝了支承座和调整螺塞之间的碰撞,以一种柔和的方式降低了噪音。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权利要求】1.一种防止异响的汽车机械转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支承座、螺旋弹簧、调整螺塞及蝶形弹簧; 所述支承座为圆柱状中空结构,其一端为圆弧凹面结构,与齿条圆柱面压紧配合;所述圆弧凹面设置有由耐磨材料制成的支承座垫片;所述支承座设置于转向器壳体内; 所述支承座的另一端依次设置有螺旋弹簧及调整螺塞;所述螺旋弹簧设置于支承座的中空结构内,一端顶住支承座,另一端与调整螺塞内表面接触; 所述调整螺塞接触螺旋弹簧的一端设置有中空结构;所述螺旋弹簧一端设置于该中空结构内; 所述支承座的圆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圈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O型密封圈; 所述支承座靠近调整螺塞一端的端面与调整螺塞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蝶形弹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异响的汽车机械转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座的中空结构内径不同,其中近圆弧凹面的内径小于另一端的内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异响的汽车机械转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蝶形弹簧自由状态下的高度为1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异响的汽车机械转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座垫片的形状与支承座的圆弧凹面结构相配合,并在圆弧凹底部设置有凸起,该凸起与支承座的中空部分内径相适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异响的汽车机械转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螺塞的外端还设置有防松螺栓。【文档编号】B62D3/12GK103832466SQ201410098178【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7日 【专利技术者】邵文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止异响的汽车机械转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支承座、螺旋弹簧、调整螺塞及蝶形弹簧;所述支承座为圆柱状中空结构,其一端为圆弧凹面结构,与齿条圆柱面压紧配合;所述圆弧凹面设置有由耐磨材料制成的支承座垫片;所述支承座设置于转向器壳体内;所述支承座的另一端依次设置有螺旋弹簧及调整螺塞;所述螺旋弹簧设置于支承座的中空结构内,一端顶住支承座,另一端与调整螺塞内表面接触;所述调整螺塞接触螺旋弹簧的一端设置有中空结构;所述螺旋弹簧一端设置于该中空结构内;所述支承座的圆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圈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O型密封圈;所述支承座靠近调整螺塞一端的端面与调整螺塞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蝶形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文彬罗朗张雷廖武朱联邦王文建王海峰原丰勇许宽林尹爱霞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