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体后部的上侧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14914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04 19:12
提供一种能够在不增加车辆重量并且增加车室空间的情况下提高车体的载荷承受性能的车体后部的上侧结构。在用于增强车体侧面与车体后表面之间的角部分的上部的车体后部的上侧结构中,车体侧面的上侧区域中的上侧后侧围内板和位于上侧后侧围内板下方的下侧后侧围内板在上侧后侧围内板的安全带固定件安装部的下方接合,上侧后侧围内板与在车体后表面的上侧区域中配置在上侧后侧围内板后方的上侧后柱内板接合,上侧后柱内板与配置在下侧后侧围内板后方并且配置在上侧后柱内板下方的下侧后柱内板接合,并且下侧后侧围内板与下侧后柱内板接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提供一种能够在不增加车辆重量并且增加车室空间的情况下提高车体的载荷承受性能的车体后部的上侧结构。在用于增强车体侧面与车体后表面之间的角部分的上部的车体后部的上侧结构中,车体侧面的上侧区域中的上侧后侧围内板和位于上侧后侧围内板下方的下侧后侧围内板在上侧后侧围内板的安全带固定件安装部的下方接合,上侧后侧围内板与在车体后表面的上侧区域中配置在上侧后侧围内板后方的上侧后柱内板接合,上侧后柱内板与配置在下侧后侧围内板后方并且配置在上侧后柱内板下方的下侧后柱内板接合,并且下侧后侧围内板与下侧后柱内板接合。【专利说明】车体后部的上侧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增强车体侧面与车体后表面之间的角部分的上部的车体后部的上侧结构。
技术介绍
通常,在诸如汽车等车辆中,为了提高车体抵抗从车体外侧施加的载荷的载荷承受性能,设置有用于增强位于车体侧面与车体后表面之间的角部分(下文中称“车体后方角部分”)的上部的结构。例如,作为构造车体后方角部分的上部的构件,在车体侧面的上侧区域的后端部配置有后侧围内板。用于支撑安全带的安全带固定件安装至后侧围内板。载荷从安全带经由安全带固定件施加至后侧围内板的安全带固定件安装部。因此,还要求提高车体后方角部分的抵抗来自安全带的该载荷的载荷承受性能。例如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这种用于提高车体的载荷承受性能的结构。在专利文献I中,后柱配置在作为车体后方角部分的部件的车体侧面后端部中。安全带固定件(肩部固定件)配置成与后侧围内板(内板)的车室内侧面重叠,该后侧围内板的车室内侧面构成后柱的车室内侧面。延伸部是内板的朝向后柱延伸的部分,该内板构成设置于车体侧面的车门开口与车顶之间的车顶边纵梁(roof side rail)。该延伸部配置成与后柱的内板的车室外侧面重叠。增强板配置成与延伸部的车室外侧面重叠。安全带固定件、后侧围内板、车顶边纵梁的内板的延伸部以及增强板通过紧固件拧紧到一起。在现有技术中的车体后部的上侧结构中,后侧围内板有时形成为跨在车体侧面和车体后表面之间延伸的车体后方角部分。:日本特开2011-2584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当如专利文献I那样设置有通过使车顶边纵梁的内板延伸而形成的延伸部时,车辆重量增加。专利文献I的结构的目的是局部地增强后侧围内板的安全带固定件安装部和抑制后侧围内板变形。因此,在这种结构中,需要增加车顶边纵梁的内板的延伸部的厚度和诸如增强板等增强构件的厚度。结果,车辆重量增加。当后侧围内板形成为跨在车体侧面与车体后表面之间延伸的车体后方角部分时,如现有技术的车体后部的上侧结构一样,通过使用大型成型机弯曲板材等来制造后侧围内板。具有这种结构的后侧围内板的成型性差。后侧围内板在车体后方角部分具有大的曲率半径(R)。在这种结构中,例如当在具有莫希干型(Mohican type)的车顶结构体的车体中采用该车体后部的上侧结构时,后侧围内板的上端部和车顶内板的车顶莫希干部在远离车体后边缘的状态下在车体后方角部分前方的位置接合。因此,为了增强车体后方角部分,需要单独地采取诸如增加后侧围内板等的厚度以及添加增强部件等措施。结果,车辆重量增力口。此外,由于曲率半径增加,所以车室空间减小。这制约车辆内饰构件在车室中的布局。鉴于该实际情况作出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不增加车辆重量并且增加车室空间的情况下提高车体的载荷承受性能的车体后部的上侧结构。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车体后部的上侧结构构成为一种车体后部的上侧结构,其用于增强车体侧面与车体后表面之间的角部分的上部,所述车体后部的上侧结构包括:上侧后侧围内板,其配置在所述车体侧面的上侧区域并且包括安全带固定件安装部;下侧后侧围内板,其在所述车体侧面的上侧区域中配置在所述上侧后侧围内板的下方;上侧后柱内板,其在所述车体后表面的上侧区域中配置在所述上侧后侧围内板的后方;和下侧后柱内板,其在所述车体后表面的上侧区域中配置在所述下侧后侧围内板的后方并且配置在所述上侧后柱内板的下方;其中,所述上侧后侧围内板的下端部和所述下侧后侧围内板的上端部通过在所述安全带固定件安装部下方沿着车辆前后方向配置的多个前侧接合部接合;所述上侧后侧围内板的后端部和所述上侧后柱内板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通过沿着车辆上下方向配置的多个上侧接合部接合;所述上侧后柱内板的下端部和所述下侧后柱内板的上端部通过沿着车辆宽度方向配置的多个后侧接合部接合;并且所述下侧后侧围内板的后端部和所述下侧后柱内板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通过沿着车辆上下方向配置的多个下侧接合部接合。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该方面的车体后部的上侧结构中,所述多个上侧接合部并排地配置成两列,并且所述上侧接合部的两列配置在所述角部分的上部的两侧并且彼此被隔开。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该方面的车体后部的上侧结构中,所述前侧接合部和所述后侧接合部配置成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彼此错开。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该方面的车体后部的上侧结构中,所述安全带固定件安装部形成为朝向所述上侧后侧围内板的车室内侧面突出,增强构件在所述上侧后侧围内板的车室外侧面安装至所述安全带固定件安装部,所述安全带固定件安装部形成为从所述上侧后侧围内板与所述上侧后柱内板之间的交界向车辆前侧斜下方延伸,并且在所述上侧后侧围内板和所述下侧后侧围内板中形成有跨越所述前侧接合部延伸的收窄部。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该方面的车体后部的上侧结构中,在所述上侧后侧围内板中形成有从所述安全带固定件安装部的前方位置向所述上侧后侧围内板的上端部延伸的脆弱部。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获得下述有利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车体后部的上侧结构是如下的车体后部的上侧结构,其用于增强车体侧面与车体后表面之间的角部分的上部,所述车体后部的上侧结构包括:上侧后侧围内板,其配置在所述车体侧面的上侧区域并且包括安全带固定件安装部;下侧后侧围内板,其在所述车体侧面的上侧区域中配置在所述上侧后侧围内板的下方;上侧后柱内板,其在所述车体后表面的上侧区域中配置在所述上侧后侧围内板的后方;和下侧后柱内板,其在所述车体后表面的上侧区域中配置在所述下侧后侧围内板的后方并且配置在所述上侧后柱内板的下方;其中,所述上侧后侧围内板的下端部和所述下侧后侧围内板的上端部通过在所述安全带固定件安装部下方沿着车辆前后方向配置的多个前侧接合部接合;所述上侧后侧围内板的后端部和所述上侧后柱内板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通过沿着车辆上下方向配置的多个上侧接合部接合;所述上侧后柱内板的下端部和所述下侧后柱内板的上端部通过沿着车辆宽度方向配置的多个后侧接合部接合;并且所述下侧后侧围内板的后端部和所述下侧后柱内板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通过沿着车辆上下方向配置的多个下侧接合部接合。因此,车体侧面与车体后表面之间的角部分上部通过将作为彼此独立的构件的上侧后侧围内板和上侧后柱内板接合而构成。该角部分上部通过将作为独立的构件的下侧后侧围内板和下侧后柱内板接合而构成。如上所述构造的各个构件的厚度和材料设置成彼此大致相同。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小了角部分的上部的强度与其他部分的强度之间的差异。所以,在没有单独设置构件的情况下,当载荷施加车体时防止了角部分的上部上的应力集中,并且应力被分散至角部分的上部及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体后部的上侧结构,其用于增强车体侧面与车体后表面之间的角部分的上部,所述车体后部的上侧结构包括:上侧后侧围内板,其配置在所述车体侧面的上侧区域并且包括安全带固定件安装部;下侧后侧围内板,其在所述车体侧面的上侧区域中配置在所述上侧后侧围内板的下方;上侧后柱内板,其在所述车体后表面的上侧区域中配置在所述上侧后侧围内板的后方;和下侧后柱内板,其在所述车体后表面的上侧区域中配置在所述下侧后侧围内板的后方并且配置在所述上侧后柱内板的下方;其中,所述上侧后侧围内板的下端部和所述下侧后侧围内板的上端部通过在所述安全带固定件安装部下方沿着车辆前后方向配置的多个前侧接合部接合;所述上侧后侧围内板的后端部和所述上侧后柱内板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通过沿着车辆上下方向配置的多个上侧接合部接合;所述上侧后柱内板的下端部和所述下侧后柱内板的上端部通过沿着车辆宽度方向配置的多个后侧接合部接合;并且所述下侧后侧围内板的后端部和所述下侧后柱内板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通过沿着车辆上下方向配置的多个下侧接合部接合。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藤研作
申请(专利权)人:铃木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